鄭松濤

鄭松濤

鄭松濤(1918—1940年),鄭寄雲之孫、鄭肅恭之子,共產黨員,抗日英烈。

鄭松濤犧牲時年僅22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追認鄭松濤為革命烈士

基本介紹

  • 本名:鄭松濤
  • 出生日期:1918年 
  • 逝世日期:1940年5月
  • 籍貫:廣東省澄海
  • 祖父:鄭寄雲 
  • 父親:鄭肅恭 
  • 胞弟:鄭松芝、鄭松楠 
  • 堂弟:鄭柏秋 
人物生平,親屬成員,

人物生平

鄭松濤1918年生於泰國,1930年在曼谷後新民學校讀書,畢業後回國就讀於汕頭礐光中學。1935年12月9日,北平爆發抗日救國運動後,激發起鄭松濤抗日救國的革命熱情,他決心投身抗日救亡鬥爭中,於是毅然離開汕頭,與友人同赴上海,考進上海美術專科學校西洋畫系。1937年“七·七”事變後,鄭松濤回到潮汕參加抗日救亡活動。1938年七八月間,鄭松濤當選為澄海青抗會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執委,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盧溝橋事變後,鄭松濤滿懷救國熱情回到自己的家——“大夫第”。1937年8月,汕頭青年救亡同志會成立,並派出工作隊到潮屬各縣開展抗日救亡宣傳活動。同年9月18日,鄭松濤、王慕真、陳銳志、柳潤、楊君勉等人在澄城揚祖祠成立澄海青年救亡同志會(1938年統一改稱“青年抗敵同志會”)。初期,青抗會活動經費十分困難,家中經濟寬裕的鄭松濤經常慷慨解囊資助青抗會開展工作,青抗會的工作也隨形勢發展逐漸由城鎮轉向農村。在中共黨組織的領導下,鄭松濤在冠山組織了青抗、婦抗和少工隊,他的胞弟松芝、松楠和堂弟柏秋都加入少工隊,教唱抗日歌曲,張貼抗日標語,組織傳統節日“提燈會”和街頭演出等活動,培養骨幹力量。冠山的羅列、許傑等少工隊員,後來都走上革命道路,成為革命幹部。
在此期間,鄭松濤的家成了澄海青抗會和少工隊的活動基地,隊員們常在他家食宿。在他的影響下,他的母親和家人也十分熱情地接待往來同志。在經濟上無私地支持抗日活動。
鄭松濤
汕頭市澄海區鄭氏“大夫第”
1939年5月,汕頭青抗會為適應形勢發展,組織了一支以20多名少工隊員為主體的抗日兒童流動劇團,鄭松濤在該團擔任隊長,巡迴於潮汕各縣宣傳抗日。1940年4月27日凌晨3時許,日寇偽軍300多人分三路進犯包圍縣戰工隊駐地——澄海蓮陽北李(現蓮上鎮南徽村)李氏宗祠,在這危急關頭,鄭松濤不顧自身安危,協助多名隊員越牆轉移後,敵人已進入駐地搜查。此時他只要越牆而過,就能順利脫險。可他毅然把生的希望讓給同志,把死的威脅留給自己。看著還未脫險的4名女隊員,他鎮定地讓女隊員踏上自己肩膀越牆,因女隊員慌亂而耽擱時間,鄭松濤不幸被日寇逮捕。面對日寇的威逼利誘,鄭松濤毫不屈服,敵人惱羞成怒,最後殘忍地將他押到庵埠賜茶渡亭附近斬首,犧牲時年僅22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追認鄭松濤為革命烈士;2000年澄海冠山社區和一批老幹部集資在平山仔西南面修建“聽濤亭”,以紀念鄭松濤烈士。2015年央視《華人世界》欄目以《泰國歸僑鄭松濤:犧牲前高喊“中國抗戰必勝”》為題,詳細記錄了鄭松濤烈士的英勇事跡。

親屬成員

  • 祖父:愛國僑領排難解紛馳譽僑社
鄭寄雲,旅泰企業家,愛國華僑,泰國潮州會館第三屆主席。
鄭寄雲早年與父親於南洋經商有成後返鄉捐官建宅,因生意原因往返於冠山與泰國兩地。泰國潮州會館成立於1938年,第一屆主席由著名僑界領袖陳景川擔任。全民族抗戰爆發後,因潮州會館是一個團結旅泰潮人進行抗日救亡的愛國團體,1939年11月21日,會館發起人之一蟻光炎曼谷被暗殺。1942年2月,潮州會館主席陳景川和其他僑領被日軍逮捕入獄,會館一時陷入停頓。而日本占領下的泰國當局又以會館無人負責為藉口,通知要徵收會館館址,以期扼殺該華僑組織。在此形勢之下,潮屬各僑領共商對策,推出德高望重、老成忠厚的鄭寄雲擔任泰國潮州會館第三屆主席。鄭寄雲領導下的潮州會館,承擔了救濟與安置在各地逃難出來的僑胞。期間又發生了數十年未遇的水災,潮州會館積極組織開展了各項救災工作。在此艱難的時局中,鄭寄雲始終為解決僑胞在異國他鄉遇到的各種問題而不辭辛勞,深為旅泰僑胞所敬仰,因其為人忠厚、排難解紛才幹馳譽僑社,被尊稱為“合興爺”“和事佬”
  • 父親:旅歐醫學博士默默支持抗戰
鄭肅恭,鄭寄雲之子,旅歐醫學博士、愛國華僑。
五四運動激發了廣大青年的愛國熱情,他們開始思考、開始尋求中國自強之道,以救國救民。當年,以蔡元培為會長的華僑教育會公開招考赴法留學生200名,澄海有5人被錄取,分別是:鄭肅恭、許包野、陳國梁、林聖端、藍鐵夫。
1923年,鄭肅恭與同鄉的許包野等中國學生紛紛前往德國留學。從珍藏照片資料可知,旅歐期間,鄭肅恭、許包野周恩來朱德等常有往來。許包野於1923年經朱德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編入旅歐支部,後回國參加革命活動,作出積極貢獻,被譽為“革命聖火接引人”。從許包野烈士的家書可以看出,當時鄭肅恭與一幫旅歐知識青年們志同道合,都在努力學習西方學術,以求強國救民之策。
在父親的支持下,鄭肅恭刻苦學習醫學知識,在德國獲得醫學博士,返回泰國之後開辦了“南國”藥房,以“為病患解除病痛,救死扶傷”為己任,用旅歐所學之醫術治病救人。抗戰期間,鄭肅恭也在背後做了不少努力,為中國抗戰盡一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