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明明:追夢的拓荒者

鄭明明:追夢的拓荒者

鄭明明是開拓中國美容職業教育的第一人,充滿著愛國主義情懷。本書通過這位華僑創業者從雅加達——香港——北京——上海——廣州的創業經歷,講述了祖國當代歷史巨變賜予的天時機遇。

基本介紹

  • 書名:鄭明明:追夢的拓荒者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2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08105027
  • 作者:柯達群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頁數:116頁
  • 開本:16
  • 品牌: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柯達群所著的《鄭明明(追夢的拓荒者)》作者提出“鄭明明蝴蝶效應”。“蝴蝶效應”是說一個微小的動作,造成的空氣波動可能在很遙遠的地方引起很大反應。作為婦女工作者,我很欣賞鄭明明女士的努力,她在祖國創辦了龐大的美容職業教育網路,為不少婦女,尤其是草根階層的婦女、下崗工人,提供千千萬萬就業和創業的機會。

作者簡介

柯達群: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博士,任教香港珠海學院新聞及傳播學系。八十年代以降,曾先後任職福建人民廣播電台、香港經濟日報、中國新聞社香港分社、香港商報、香港文匯報、香港亞洲電視台;曾任《大公報》特約評論員。多次獲香港文學賽事獎項。

著作

人物專訪集:

《港人訪問錄》

《回歸心聲》

《書卷留香》

《香港巾幗擷英》

小說集:

《命運》

《秋月之戀》

《碩士班女教授》

長篇小說:

《大霧瀰漫的鳳凰山》

《山嬰和她的男人》

《拂曉》

專著:

《港澳大眾傳播簡史》

圖書目錄

序一 “中國心”的共鳴
序二 我與明姐的共性
序三 傳記是人生榜樣
一 造夢的歲月:由雅加達到香港
雅加達華僑報人之家
外祖父創辦《天聲日報》
父親是副總領事,也是記者
傳承中國心與不倒翁精神
香港,是她的福地
熱血沸騰的巴中歲月
從小喜歡自卷頭髮聽人讚美
揮別家人遠渡香港尋夢
初見藍色維多利亞港灣
尖東上岸,鐘樓大鐘指著五點
到金馬倫道典賣金項鍊
二 尋夢的艱辛:飲水思源的感恩旅程
跟阿滿姐學藝
天時,上海衰退令香港崛起
反傳統的女大闖世界
委屈,異鄉謀生必由之路
五位當紅明星自殺
留學東京山野高等美容學校
一個冬天只有一件大衣
飲水思源感恩房東夫婦
創辦蒙妮坦美容美髮學院
福氣,最好四十歲才來
年初一,躺在床上吊腳消腫
偷渡失敗,“天意要我紮根香港”
火燒旺地,中外影星雲集
設廠荃灣生產“貴夫人”
橫渡鱷魚河深入麻風島的“阿信”
發明紋眉技術門庭若市
女兒心做女兒事建起女人世界
歐美遊學汲取先進知識
巴黎拜師,悟出“精緻”之道
在“香水之鄉”住了四個月
驚嘆沙宣小剪刀的深刻學問
力爭國際文憑試改用中文
對攝影師大發脾氣,踢翻相機
三 追夢的播種:北上拓展美容教育
北京,建全國首家合資職業學校
天時地利人和,皆備
初見劉曉慶,“興奮得發抖”
聯名在皇家飯莊開記者會
新華社:北京成立蒙妮坦美容學校
遇上職業教育改革天時
聶寶殉出場了,諢號“聶大侃”
一位女生三天捨不得卸妝
欲知潮流,回母校看看
收穫季節,聶寶殉走了
全國開花,創辦美容高等教育
西安:以北京模式辦學
重慶:首創蒙妮坦本科教育
武漢:蒙妮坦是美容教育的“北大”
鄭州:蒙妮坦令他實現人生轉型
大連:全國化妝學校排名第一
遍植香草,流芳大河上下
四 圓夢的收穫:奠基上海轉戰廣州
上海,建全國首家獨資港企
鄧小平視察南方,又賜她天時
發揮“阿信”精神深入西部
“鄭明明”十年穩居上海榜首
獨資買地建廠,門牌1686
對手退場,獨留“鄭明明”
廣州,開闢第二戰線
審時度勢,避過亞洲金融風暴
中國行將入世,必須轉型
廣州公司情人節開張
“鄭明明”三字是質量證書
惹同行“追殺蒙妮坦”
壯志未酬的香水夢
鄭明明的“蝴蝶效應”
山東平原縣婦女創業故事
有位女士在“美博會”跪下感謝
五 播夢的虔誠:寧靜與自信之源
邀請喬宏創辦“藝人之家”
異鄉漂泊,“靈糧堂”受洗信主
翁美玲自殺前深夜電話
以大姐之心關懷年輕藝人
少林俠女黃秋燕轉型化妝師
吳綺莉感恩上海十年親情
黎燕珊釋懷無愛也無恨
熱心公益,關懷失足少女
六 說夢的享受:榮耀與天倫之情
從髮型學徒到職業教育家
美容界首位全國政協委員
父親留下“中國心”遺產
看英國殖民者暴雨中西歸
親情長在,高處不黨寒
既當大姐又當母親
“沒想到她是福州媳婦”
要事業,更要家庭
白首偕老之道在忍讓
舐犢情深,從小培養社交能力
兩位女兒都有了理想歸宿
回首人生旅程的啟思
人生應及早自我規劃
應敢於踏出創業第一步
投資樓市最忌貪
俯瞰藍色海灣的感恩
跋:以新聞筆法寫傳記

後記

以新聞筆法寫傳記
當過記者,寫過小說,也教新聞寫作,因此,我決定用新聞筆法寫這本人物傳記。
新聞筆法,就是真實、客觀,可以遏制主觀表達欲望,將想當然的假設性描寫限制到接近零。
因此,撰寫過程中,常忍不住查證一些可以一筆帶過的歷史細節。這是記者求真本能,也是這些年寫學術論文的習慣。一些數據,能夠與當事者訪談的,我都儘量通過電話交談,近如內地多個城市,遠至印度尼西亞。
認識鄭明明女士,約始於一九九三年。有一次,問一位從事美容工作的本地女作家,香港美容界哪一位最出名?答:鄭明明。於是,到尖東金馬倫道宏威中心訪問,首次認識鄭明明女士。
那時我任職中國新聞社香港分社記者,工余寫小說,短篇長篇都寫。新聞報導,擅長人物專訪。那類特稿,比一般訊息有更多的文字發揮空間。
記者身份,令筆者可以尋訪香港諸多行業的諸多優秀人物。後來在本港結集成書《港人訪問錄》,上、下冊。上海詩人桂興華先生,受上海人民出版社委託,到香港為“九七”回歸組稿。經本港作家盼耕(陳蕃庚)介紹,三人在北角一處快餐店見面。他一看到那兩冊書,就決定拿到上海出版。
“九七”回歸前夕,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回歸心聲——港人訪問錄》,書中就有鄭明明女士。那本書,當時《明報》說,是上海灘“九七”暢銷書之一。
後來,為中新社香港分社月刊《中華文摘》撰稿,再次訪問鄭女士。月刊創辦人賴祖銘先生,來自福建分社,是著名攝影師,那一趟他也去拍照。
接著,新華社香港分社的《紫荊》月刊約稿,我有機會再次與鄭明明女士詳談。
一九九八年,又為香港《文匯報》副刊訪問她。專門談書,才知道她喜歡閱讀。
上述訪問,加深我對鄭明明女士社會貢獻的認識,也認定她是一個值得寫傳的人物。
但是,系統地從社會大背景認識她個人奮鬥的社會意義,是這一次撰書前的資料蒐集與分析。知道鄭明明名氣的人,一般只將她視作商界成功人士。只有站在時代背景的高處俯瞰,才能看到她背後的森林,看到她對香港與中國內地美容規範教育的貢獻,看到她在曠野上孜孜不倦的拓荒,以及深遠的“鄭明明蝴蝶效應”。
林貝聿嘉女士、劉曉慶小姐,在百忙中寫序,以她們的知名度為此書增加色彩。解英崗牧師的序,以另類精彩文筆,注釋了鄭明明女士下半生最重要的人生內容:宗教信仰。
二0一一年十一月,此書在香港首次出版(香港作家出版社),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出版系陳藩庚教授,撥冗承擔此書編輯與設計,謹此致謝。
二0一二年春,此書將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在內地出簡體字版,羅湘小姐負責編輯工作。“九七”那年,她亦是拙作《回歸心聲——港人訪問錄》的責任編輯。正是由於她的熱心促成,我才能藉這本源於“九七”採訪緣份的鄭明明傳記,再次與上海人民出版社合作。我十分珍惜“九七”的採訪歲月,也十分感謝羅小姐由“九七”延續至今的支持。
感謝鄭明明女士,以及所有接受訪談的朋友。有了他們的支持,筆者才能順利完成傳記的組合工程,令最挑剔的讀者也不得不承認,寫的都是事實。
感恩,珍惜,這是寫此書的感悟,也是修養之道。

序言

“中國心”的共鳴
林貝聿嘉
認識鄭明明女士,大約是_九九七年,她參加婦協(香港各界婦女協進會)。在這之前,我就聽過她的名字,知道她在香港美容界很出名,而且很早到內地辦學,推動中國美容職業教育。
在我的印象中,鄭明明女士是一位很有成就的美容教育家,也是優秀企業家。她白手起家,創造自己的化妝品牌,而且開辦美容學院,為香港引進規範的國際美容職業教育。
我早就聽說,她在內地辦了很多美容職業學校,為很多婦女提供就業和創業機會。因此,當《鄭明明:追夢的拓荒者》的作者請我寫一篇序,我就不加思索答應了。
我比較了解鄭明明女士,她是我們香港婦協的名譽會長與理事。她也是全國政協委員,對中國美容職業教育貢獻很大。能夠有一本書,介紹我們香港婦協優秀人士的故事,我很高興。
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那時中國政府推行改革開放不久,中英兩國政府關於香港“九七”回歸的《聯合聲明》簽定不久,大部分香港人對祖國缺乏了解,甚至有不少人準備移民。就在這個時候,鄭明明女士卻踏出拓展內地市場的第一步,一九八五年就到北京考察,一九八六年就與北京一家職業高中合作,開辦全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的美容職業學校。這也是中國職業教育領域第一家中外合資的職業學校。
鄭明明女士有先見之明,香港社會還在觀望“九七”前景的時候,她就進入了不熟悉的內地市場。這本書叫“追夢的拓荒者”,拓荒者三字,很貼切地概括了鄭明明女士的勇氣和她的貢獻。大家都知道,那個年頭的內地婦女是不化妝的,不管是工人還是專業人士,都沒有美容概念。
這本書講鄭明明女士人生追夢故事。我們都有童年與少女時代的夢想,但是要將夢想變成終生的追求與職業,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鄭明明女士做到了,做得很出色,很有名氣。她在香港與內地,建立龐大的“蒙妮坦”美容教學網路,實現人生夢想。
為什麼她有勇氣與毅力,那么早就到內地“拓荒”?這本書提到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她有一顆熾熱的“中國心”。
她是印度尼西亞僑生,父親是舊中國派駐雅加達總領事館的副總領事兼秘書,曾經協助安排抗日僑領陳嘉庚的逃亡,是傳統的華僑知識分子。她的外祖父是支持辛亥革命的印度尼西亞僑報創辦人,受過孫中山先生嘉獎。家族幾代華僑,都有濃厚的“中國心”。因此,鄭明明來香港後,在殖民統治時期,仍然不忘自己是中國人,一有機會服務祖國,她就用“中國心”的熱情拓展中國美容職業教育。
這點,我有共鳴。我雖然不是生在異國,但在殖民統治地區生活了很長時間,對於海外中國人特彆強烈的“中國心”,我完全理解。
本書作者提出“鄭明明蝴蝶效應”。“蝴蝶效應”是說一個微小的動作,造成的空氣波動可能在很遙遠的地方引起很大反應。作為婦女工作者,我很欣賞鄭明明女士的努力,她在祖國創辦了龐大的美容職業教育網路,為不少婦女,尤其是草根階層的婦女、下崗工人,提供千千萬萬就業和創業的機會。
在香港,她很早引進國際規範的美容教育,努力提高行業服務素質與社會地位。因此,香港教育局聘請她擔任“資歷架構評審計畫”的“美容行業諮詢委員會”主席。
這本書,令我看到鄭明明女士早年創業努力,那是我不知道的。她懷孕期間,還親自跑到印度尼西亞推銷產品,渡過鱷魚出沒的河流,去過麻風病人群居的村落。她的勤奮與吃過的苦頭,有點像日本電視劇的“阿信”。
我希望,這本書可以幫助年輕人了解老一輩華僑的祖國價值觀,了解個人努力與祖國命運的關係,了解創業者的不倒翁韌勁與心理素質。就是書中強調的“天時地利人和”,以及鄭明明女士的人生信念:永遠飲水思源,永遠感恩“貴人”。
鄭明明女士不僅是美容專家,而且是一位職業教育家。我祝賀這位好朋友的人生成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