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明傑

鄭明傑,女,1981年9月生,山東人,香港中文大學物理學博士。中國科學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百人計畫”,博士生導師。 2003年-2006年 於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獲碩士學位 2006年-2009年 於香港中文大學獲物理博士學位 2010年-2014年 在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 2014年-至今 在中科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FDS團隊工作作為主要骨幹主持或參與CASL等美國能源部項目三項,並作為骨幹科研人員申報並獲批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核反應堆關鍵材料性能最佳化高性能數值模擬軟體研發”,負責項目中“RPV輻照脆化趨勢預測套用示範”子課題,擔任課題副組長。已在Phys. Rev. Lett., Phys. Rev. B, J. Nucl. Mater.等雜誌上發表論文18篇(第一作者13篇),在本領域國際會議上作口頭報告10餘次,並協助組織美國TMS會議材料輻照效應分會。是美國物理學會、美國礦物/金屬/材料學會(TMS)、美國材料研究學會會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明傑
  • 出生地:山東
  • 出生日期:1981年9月
  • 畢業院校:香港中文大學 
人物經歷,主要學術兼職,科研方向,科技論文,

人物經歷

鄭明傑,1981年生,先後在山東師範大學獲物理學士、北京大學獲光學碩士、香港中文大學獲物理博士學位;先後在香港中文大學、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從事功能梯度材料的理論設計和核包殼與結構材料的輻照模擬工作。

主要學術兼職

國際:TMS學會會員

科研方向

主要從事:先進反應堆材料輻照效應的多尺度模擬研究與高熵合金的抗輻照設計研究,用第一性原理、分子動力學模擬、速率理論和相場等計算模擬方法,結合各種中子輻照實驗,研究反應堆結構和包殼材料的輻照腫脹、硬化和脆化等輻照損傷行為的機理,預測反應堆材料的安全服役行為,並最佳化材料的成分和結構以提高其抗輻照性能。 主持負責: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參與)、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核反應堆關鍵材料性能最佳化高性能數值模擬軟體研發”(子課題)、核包殼和結構材料碳化矽的輻照效應、碳化鋯的輻照行為、核燃料元件包殼材料中吸氫的多尺度模擬及功能梯度材料的研究等在內的科研項目多項。

科技論文

發表SCI論文19篇;先後參加國際會議十餘次。
[1]M. J. Zheng, D. Morgan*, and I. Szlufarska, "Energy barriers for point defect reactions in 3C silicon carbide", Phys. Rev. B 88, 054105 (2013).
[2]C. Jiang*, M. J. Zheng, D. Morgan*, and I. Szlufarska*, "Amorphization driven by defect-induced mechanical instability", Phys. Rev. Lett. 111, 155501 (2013).
[3]M. J. Zheng, D. Morgan*, and I. Szlufarska, "Defect kinetics and resistance to amorphization in zirconium carbide ", J. Nucl. Mater. 457, 343 (2015).
[4]L. Jamison, M. J. Zheng, S. Shannon, T. Allen, D. Morgan, I. Szlufarska*, "Experimental and ab initio study of enhanced resistance to amorphization of nanocrystalline silicon carbide under electron irradiation", J. Nucl. Mater. 445, 181 (201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