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前身史略
鄭州一中的淵源可以追溯至明朝天中
書院,由明崇禎時期鄭州知府倡導創建。
清乾隆十年(1745年)書院重修,十九年(1754年)改為東里書院。
清光緒八年(1882年),鄭州知州王成德把東里書院遷至鄭州一處僻靜街道,並加以擴建重修。
民國十三年(1924年)初依託東里書院創建了鄭縣縣立初級中學。
民國十五年(1929年),改名為“鄭州市立初級中學”。
民國十六年(1930年),學校改公立為私立,校名也改為鄭州市私立明新中學。
民國二十三年(1937年),明新中學又增加了高中班。
中學沿革
鄭州一中創建於1949年3月5日。由當時的市立一中、二中、三中及私立明新中校高中部在書院街合併而成,定名“鄭州市立高級中學”。
1953年3月規模擴大,易名為“河南省鄭州市第一高級中學”。
1953年年9月遷至文化區。
1956年8月又遷至南陽路崗杜街。
1958年8月,市區公立中學統一編制命名,定名為“河南省鄭州市第一中學”。
1959年被確定為河南省重點中學(作為當時鄭州市唯一入選的重點高中)。
2005年遷至中原路現校址。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根據河南省教育學會學校文化專業委員會官網顯示,截至2010年12月16日,鄭州一中高中部總校校址位於鄭州市中原區中原西路,在校生規模為3000餘人,占地331畝,建築面積85400平方米;高中部分校、國中部校址位於鄭州市桐柏路35號,占地75畝,建築面積28000多平方米。
校區 | 屬性 | 地址 | 規模 |
鄭州一中中原校區(高中總校) | 公辦 | 鄭州市中原區中原西路 | 在校生規模為3000餘人,教職工200餘人,占地331畝,建築面積85400平方米 |
鄭州一中龍湖校區(高中分校) | 公辦 | 鄭州市中原西路桃賈路交叉口 | 占地面積157畝,總建築面積約8.6萬平方米,規劃建設48個班,入住2400名學生、20。名教職工 |
鄭州中原一中實驗學校(國中分校) | 公辦 | 鄭州市桐柏路35號 | 占地75畝,建築面積28000多平方米 |
鄭州一中國際航空港實驗學校(國中分校) | 公辦 | 鄭州航空區新港大道與新港八路交叉口 | 占地117.47畝 |
硬體設施
據2016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鄭州一中建有明新樓(綜合樓)、滋蘭樓、樹蕙樓、與積山樓等4大樓。其中明新樓有電梯,其一樓為會議廳,二樓為電子閱覽室,三樓為圖書館,分為書架及閱讀區(有桌有椅)。滋蘭、樹蕙與積山三棟教學樓,每層除教室外皆設有熱水器(飲水用),盥洗室及辦公室。更有體育館、藝術樓、體育場(分主席台,看台,籃球場,排球場,塑膠跑道及被塑膠跑道圍繞的綠茵足球場)等基礎設施。
師資力量
根據河南省教育學會學校文化專業委員會官網顯示,截至2010年12月16日,鄭州一中教職工200餘人,專任教師70人,高中34人,國中36人,高級職稱教師約占40%,且都為本科學歷,超過50%為研究生學歷,特級教師5人,高級教師多人。
高級教師:鄭漢波、武茜華、陳懷忠、 李偉亞、姬文廣、崔新國、鄭梅花
合作交流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2013年,鄭州一中(本部)參加高考應屆畢業生869人,一本裸分上線人數714人;鄭州一中實驗分校(現明新中學)高考應屆畢業生300餘人,高考一本裸分上線98人,本科上線率95%。
2014年,鄭州一中應屆畢業生875人,一本裸分上線740人。其中理科畢業生772,一本668人;文科畢業生103人,一本72人。本科上線率達91%。
2015年,鄭州一中畢業862人,一本裸分上線713人,綜合高校自主招生及政策性加分因素,重點大學錄取人數達到800多人,本科上線率達92%。
根據2016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2005年,鄭州一中實驗分校國中部開始招生,連招三屆,因各種原因,2008、2009年停招兩年,2010年,一中教育集團成立後,原國中部整體併入“鄭州中原一中實驗學校”。2013年,據統計,中招綜合成績居全市第二。下表是四屆國中中招成績概況:
時 間 | 畢業人數 | 升入一中本部人數 | 達到省示範高中率 |
2008年 | 162 | 56 | 92% |
2009年 | 186 | 40 | 93% |
2010年 | 297 | 72 | 95.3% |
2013年 | 190 | 105 | 91% |
根據2016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自中國組團參加世界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以來,鄭州一中共有8人摘取學科奧賽國際金牌,2人奪得銀牌。
國際金牌:羅翔宇、吳柯蒙、李爭達、慕童、郭兆峰、王玉璞、裴東斐、張浩煒
銀牌:羅翔宇
第24屆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該校2016屆學生葛霄飛、周逸農均獲得金牌,葛霄飛入選國家集訓隊。
該校14屆王玉璞同學在第25屆國際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IBO)中獲得金牌,總成績位列中國代表隊第一名。
2013屆學科競賽省級決賽,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業已結束,全省一等獎總人數169人,鄭州一中85人。結果如下:
數學:省一等獎46人,鄭州一中26人
物理:省一等獎48人,鄭州一中20人
化學:省一等獎48人,鄭州一中26人
生物:省一等獎27人,鄭州一中13人
省級 | 省中學生籃球比賽亞軍 省中學生足球比賽第二名 省首屆“大河新命題作文大賽”優秀組織獎 |
市級 | 市中學生男籃冠軍 市中學生足球冠軍 市中學生廣播體操比賽第一名 市中學生桌球比賽團體冠軍 市中學生游泳比賽總分第一名 市中學生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三名 市級優秀學生社團 市級優秀學生期刊 |
教師成績
根據河南省教育學會學校文化專業委員會官網顯示,截至2010年12月16日,曹志民,獲得河南省歷史優質課大賽一等獎,河南省歷史論文比賽優秀輔導員稱號;於紅,政史地組教研組長,鄭州市青年教師教改新秀,鄭州市優秀班主任,中央教科所優秀論文獎。
淡海彬,2007年獲得鄭州市優秀教師,2007年獲得鄭州市教育系統優秀黨員,2007、2009年獲得鄭州市學科競賽優秀輔導教師,2008年獲得鄭州市學術技術帶頭人,2010年獲得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等榮譽稱號。
曹恆閣,鄭州一中優秀青年教師、鄭州一中優秀黨員、鄭州市科研論文一等獎、鄭州市優質課一等獎、鄭州市競賽工作優秀教師、河南省論文一等獎、教育部論文評比一等獎、教育部教科所公開課一等獎。
2015年,鄭州航空港區組織的課堂教學達標評優活動,許嬌老師在優質課教學評比活動中獲一等獎;張莉老師獲三等獎。(具體如下)
國中數學:張振芳(一等獎),賀礦霞(二等獎)
國中英語:郭秀雲、李海龍、李宸龑、李珊珊、張芸(一等獎),張曉麗(二等獎)
國中政治:鄧賽男(一等獎),陳爭(二等獎)
國中生物:蔣予川、黃振華(一等獎)
國中音樂:張曼(一等獎)
學校榮譽
根據2016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鄭州一中1959年被確定為“河南省重點中學”,1980年被確定為“河南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2004年首批被確定為“河南省示範性普通高中”,榮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單位”、“全國中國小校園電視節目金獎”等國家級榮譽20餘項,省市級榮譽100多項。
國家級 | 全國青少年體育工作先進集體 “中華杯”第二屆新概念作文大體賽組織獎 “三精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組織獎 首屆全國優秀校報校刊獎 |
省級 | 河南省省級文明單位 省衛生先進單位 省級依法治省先進單位 省教育系統巾幗文明示範崗 省中學語文“十佳”青年教師優秀指導獎 省招飛先進單位 省文明學校 高中化學競賽(河南賽區)先進集體 |
市級 | 連年榮獲市級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市級教育教學工作先進單位 市科教興鄭單位 市科技教育先進單位 市級依法治市先進單位 市級“三五”普法先進單位 市級“暢通工程”先進單位 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先進單位 市職業道德建設十佳單位 市級文明學校 市級“雙擁”先進單位 市級體育達標先進學校 |
文化傳統
1、鄭州市第一中學,中學徽志是雙圓套圓形徽標,雙圓之間上方是校名題字“鄭州市第一中學”、下方是學校英文名“No.1 Middle School of Zhengzhoul”。
![鄭州市第一中學 鄭州市第一中學](/img/e/cdf/nBnauEWY4cTNmNmM5ITYzYWM3Y2Y2E2NmJWMxYGO0IWZkNjZxUjZhFmZjZ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2、該徽標以紅色為主,表現出一種自然大氣的姿態,從而表現出一種務實嚴謹的辦學態度。
勤、嚴、實、真
桃李芬芳 花朵鮮艷 輝映著我們青春的笑臉 名師薈萃 人才輩出 鄭州一中 鄭州一中 我們可愛的校園 向著未來 向著明天 向著未來 向著明天 向著明天 你和新中國 一起誕生 金牌編織成著英才的搖籃 黃河翻滾著 青春的浪濤 伴隨我們 伴隨我們 勇往直前 向著未來 向著明天 向著未來向著明天 向著明天 |
現任領導
校長 | 韓松 |
分校校長 | |
副校長 | 張一凌、葉玉昆、姬文廣、王保華、齊艷芬、張志猛 |
副書記 | 吳建材 |
知名校友
任長霞(原河南省登封市警察局局長),"全國青年崗位能手"、"中國十大女傑"、"全國
三八紅旗手"、"全國優秀
人民警察"、"河南省優秀人民警察"。
趙鐘恆,原河南省勞動廳廳長。
周朝琦,原鄭州捲菸廠黨委書記兼廠長。
於友先,原國家新聞出版署署長。
薛楊,海南三亞置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謝崇信,曾受
毛主席、
周總理接見的鄭州蔬菜研究所高級農藝師王同章,江蘇理工大學教授,獲國際發明專利。
孫海林,河南省科技情報研究所所長。
葛紀謙,原河南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
王嶺群,河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著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