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協吾,原名紀略,字禹城,號協吾,清道光二年(1822,壬午)二月十六日出生於石門商溪河(今磨市朝陽村),鄭紀略天資聰穎,小時候就讀於商溪河的太平寺書院,在拔貢出身的老師陳光太的嚴厲教育下,協吾讀書打下了紮實基礎,他寫的文章短小精悍,寓意深刻,常有警絕之句為人傳頌,深得師傅器重,同窗敬佩。
基本介紹
- 本名:鄭協吾
- 字號:字禹城
號協吾 - 所處時代:清道光年間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石門商溪河
人物生平,後代子孫,
人物生平
十三歲應童子試,次年以第一考中秀才。道光二十九年(1849,己酉)拔貢,越三年(1852年,鹹豐二年,壬子),他二十九歲時應順天鄉試中恩科舉人,往來燕、趙、豫、鄂十四年,鈳亭侍郎、青墨卿中丞禮為賓師。歷任聊城、清城、清平、鄆城、陽穀等縣知縣,後因功擢升山東道員,加監運使。二鄭協吾官宦生涯數十年,他為官清正,嫉惡如仇,且建樹頗多。協吾中舉時,正值太平軍造反,山東土豪據城陽奉陰違,東撫譚暨閻、丹初兩中丞飛章求才,得協吾甚喜,派他“芻糧薪木從僧邸”,部隊供給充足,取得勝利。旋任山東聊城知縣。這裡仕紳們有靠山。不是皇親國戚,就是大官後裔,個個趾高氣揚。新上任的縣官若不拜他們,仕紳們就想法整他,使他難以執事,他把這事兒告知好友、官居二品的覃遠璡,遠璡對他說:“你不要急,我們約個日子,待我因軍務朝拜皇上後繞道聊城,到你處作一次客。”兩人又商議了一番。事隔不久,覃遠璡果真踐約乘轎前來,一路上鳴鑼開道,威風凜凜地來到縣衙。事先,被請來的當地一些頭面仕紳,見他身著蟒袍玉帶,頭戴二品頂戴花翎,個個誠惶誠恐,跪拜不起。鄭協吾卻若無其事,迎上前去說:“表兄,一路辛苦你啦。”隨即和覃遠璡手牽手並肩而行,在場官吏個個傻了眼。從此,當地仕紳安份起來,側目相看,鄭大人靠山硬惹不起。他在聊城任職數年,首先減漕務以便民,接著又手鋤賊酋,境內安堵如故,有口皆碑,又被調往永城任知縣。到職不久,有人狀告駐軍軍紀差,騷擾平民,作奸犯科,協台還常帶頭強搶民女,魚肉鄉民,民眾屢告,而上司有意庇護,老百姓怨聲載道,苦不堪言,遂把治軍的希望寄托在新來的縣官身上。可鄭協吾犯難了:他協台是副將,官居四五品,級別比自己高,且擁兵數千,握有實權,怎么個治法,才能把事辦妥,為民除害?和幕僚一商議,得出了個良策。他以巡視為名,走訪了駐軍附近百姓,蒐集了協台諸多罪證,回衙上了一份奏摺給皇上,半個月後,皇上下了一道“斬立決”的密旨給鄭協吾。俗話說:“沒有不透風的牆”,鄭協吾的行動被協台知道了,他火冒三丈,便興師問罪,帶領三千兵勇來找鄭協吾算帳。鄭協吾一聽大喜:來得正好,遂乘轎來到城牆邊恭候,和顏悅色地將協台請進城內,而以兵不干政、兵不擾民為由,將其兵馬關在城外,縣衙設宴熱情款待他。然協台口出狂言,驕橫無比,在鄭協吾面前耍盡淫威,鄭協吾曲意奉承,待協台喝得酒酣耳熱之際,鄭協吾站起身把令牌一拍:“上堂!”,協台目瞪口呆,出了一身汗,縣丞遂宣讀協台罪狀。協台和他兩個隨從企圖抽劍反抗,早被縣衙刑役所執。鄭協吾說:“卑職官小,不能治你的罪”,他轉過臉說:“請接聖旨!”協台跪下,縣丞剛讀完,鄭協吾一聲“斬”,協台人頭落地。人頭掛在城頭示眾,百姓額手稱慶。縣丞在城牆上說了一天協台的罪狀,兵勇方才退下。同治六年(1856)冬,捻軍出留都:“軍將及東門”,東撫丁榍璜,宮保駐東昌,以協吾佐營務。次年,大軍北伐勤王,協吾遂出境會諸軍捻,協吾有功,旨賞花翎,畄直隸知州。不久,任青平縣知縣,日坐堂皇治獄,民大悅。後移至鄆城,到任第二天,即陳奏“黃河高懸城堞間,堤蟄將潰”等情形,未有引起朝廷重視。危及數月,堤果大決。只見黃浪滾滾,瘋狂地吞噬著百姓的良田和家園。百姓流離失所,哀鴻遍野,慘不忍睹。幸好,鄭協吾早有準備,,治黃物資充盈,他一邊組織人員安撫百姓,開倉、調糧賑災;一邊在臨時搭起的帳蓬里指揮堵缺修堤。令手下人去購船支,用麻袋裝上石頭沙子,將船沉到決口處。幾天功夫,就堵住了外瀉的黃洪。爾後,他又組織民工用石頭、黃土、沙子砌築河堤,幾個月時間,一條幾十里長的堅固大堤巍然屹立在黃河邊上,牢牢鎖住了桀驁不馴的黃龍,收到“失傷少而費亦省”的效果。之後,他又在堤上建起涼亭和觀水情的觀察哨所,還在內坡用草皮護坡。竣工後,穆宗(同治帝)皇帝念他治黃有功,賞監運使,司銜道員用,還給了不少賞錢。同治十一年(1872)開秩。他致仕以後,曾主講天門、澧陽兩書院,為家鄉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家鄉有條山溪,阻隔了南北交通,特別是學生上學極為不便,一遇上下雨漲水,不少學生就得停學。他自己出錢,自己設計修起了一座長二十米、寬三米的木屋橋,上面蓋瓦,兩邊有過路人休息的條凳。他還出錢治理全長四五十里長的商溪河道,使之堤堅不泄洪,道通不阻水,飲用、灌溉兩便利。石門是個窮山小縣。明朝時城廓不設,文廟修得小而簡陋。光緒十二年(1886年,丙年)鄭協吾被縣人大推為天門書院山長,倡議改建文廟,並拿出捐款,得到了縣人的擁護。覃遠璡、黃照臨慷慨解囊,捐資修文廟。但因縣知事左遷而延工。光緒十五年(1889年),縣人再議改修文廟,縣知事陸爾珍征款興土,至十八年,文廟落成。文廟三進、東廡西廡,還有鐘樓鼓樓,占地百畝,氣勢恢宏。可惜沒待文廟落成,鄭公就於光緒十四年(1888年,戍子)十二月初十病逝商溪河,享年六十七歲,誥受資政大夫,二品銜,山西按察使河東兵備遒兼山西、陝西河南監法遒。
後代子孫
鄭協吾先後娶覃氏、唐氏、胡氏三房夫人,子孫蕃昌,現已發展到一千三百多人,僅大學生就有五十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