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修鈐

鄭修鈐

鄭修鈐 ,1946出生,福建福州人。1967年畢業於福州工藝美術學校,後進四川美術學院深造,擅長漆畫、漆藝。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福建省優秀專家、高級工藝美術師。代表作品有《布達拉宮》、《閩江之濱》、《漁舟唱晚》、《憩》、《青針刻仿西漢圖案三角脫胎瓶》、《仿西漢針刻圖案》、《青針刻圖案五層盒》、《四扇八哥花鳥圍屏》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修鈐
  • 出生地:福建福州
  • 出生日期:1946.5
  • 職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 畢業院校:畢業於福州工藝美術學校
  • 代表作品:《布達拉宮》、《閩江之濱》、《漁舟唱晚》、《憩》
人物簡介,相關新聞,

人物簡介

鄭修鈐 ,1946出生,福建福州人。1967年畢業於福州工藝美術學校,後進四川美術學院深造,擅長漆畫、漆藝。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福建省優秀專家、高級工藝美術師。
代表作品有《布達拉宮》、《閩江之濱》、《漁舟唱晚》、《憩》、《青針刻仿西漢圖案三角脫胎瓶》、《仿西漢針刻圖案》、《青針刻圖案五層盒》、《四扇八哥花鳥圍屏》等,曾連續六屆入選全國美展。其中,1994年《憩》獲第八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獎;1999年《布達拉宮》獲第九屆全國美展銀獎。其作品分別被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工藝美術館、福建省美術館、福建省工藝美術珍品館及前蘇聯東方藝術博物館收藏,作品《春、夏、秋、冬》陳列於人民大會堂台灣廳,被評為優秀工藝獎。發表有《談針刻技藝的推陳出新》等多篇論文。
鄭修鈐鄭修鈐

相關新聞

苦心鑽研揚針刻
採訪當日,我們如約來到鄭修鈐大師居住的小區,卻打不通他的手機。多方打探後得到他家的座機,才知鄭老師當日準備創作漆畫,故而將採訪事宜“拋之腦後”。我們在感嘆鄭修鈐忘我創作之外,也佩服他的刻苦鑽研精神,也許正是他這種忘我的精神,才能讓失傳兩千多年的漢代針刻技術得以重見天日。
在交流中,我們了解到早在1968年鄭修鈐剛從學校畢業之初,就進入了福州市第一脫胎漆器廠工作。刻苦努力的他很快從同事中脫穎而出,短短三個月就被調入了設計室。當時設計室包括他才三個人,其餘兩位均為從藝多年的老藝人。鄭修鈐異常珍惜設計時光,經常謙虛向前輩學習,他這種熱愛創作的精神得到了領導的賞識。1972年,年僅26歲的鄭修鈐從工廠眾多工人中脫穎而出,被選派到湖南長沙參加複製馬王堆文物的裝飾工作,當時同行的還有三位廠里的技術人員。
“我們簡直不敢相信,兩千多年了這些東西還這么好,當時的設計以及想像力不輸現在。”鄭修鈐談起長沙馬王堆文物複製工作馬上變得神采奕奕,非常興奮地為我們介紹當時的情況。
能夠近距離接觸漢代漆器,興奮之餘鄭修鈐特別珍惜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經常蹲在棺木前認真觀摩漆棺上的圖像,“我的心比較靜,心思也比較細膩,經常蹲在棺木前,一蹲就很長時間。”也正是如此,鄭修鈐承擔了當時大部分的精細活。1972到1974年間,鄭修鈐先後五次去長沙參與馬王堆文物的複製工作,是唯一一個全程參與的技術人員。在複製過程中,鄭修鈐嘗試用多種手法去模仿漆棺圖像,但都不盡人意。“我當時就是不斷的模仿,買了好幾種針,一直去嘗試。”在他的悉心觀察和苦心鑽研下,他發現針刻技術必須在漆器製作過程中,在漆灰上用極細的針進行雕刻才可以完成。這一發現,使得鄭修鈐成為第一個成功掌握失傳了兩千多年的漢代漆藝針刻技術的人。憶起過往,鄭修鈐如數家珍:“我記得當時用的是青島紅葉牌的針。因為這種針的鋼好,不會太軟也不會太脆,堅硬度適中,很適合馬王堆漢墓文物複製工作。”
1972年,掌握漢代針刻技術後,鄭修鈐回到福州後馬上到倉庫里取出了由文革前老藝人脫胎出來的六角花瓶、方盒、圓立盤等,並運用漢代針刻技術進行創作,把漢代針刻技術與現代漆藝結合起來,使針刻技藝成為福州漆藝的一項新技藝。六角花瓶等針刻作品創作完成之後,一經亮相就獲得了同行和觀眾的一致好評。
交流中,鄭修鈐還談起了一個小插曲。1973年,在參與馬王堆文物複製工作期間。外交部給福建省下達了一個任務,繪製一幅漆畫《柬朝友誼》,作為西哈努克親王訪問朝鮮時贈送給金日成的禮品。最終,年輕的鄭修鈐接下了這個任務,花費了一個月的時間繪製完成,受到了外事部門的肯定。
“我很刻苦,我的確為現代漆藝做了一些貢獻。”提起自己能成為馬王堆針刻技藝傳承人,鄭修鈐很是自信,也不否認自己創下的成績。
巧遇伯樂顯才能
在鄭修鈐的身上,我們看到成功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需要無數日夜的鑽研以及堅持不懈的恆心。但有時候,成功也需要一位發現才能的伯樂。
1946年,鄭修鈐出生在福州馬尾亭江西邊村一位貧苦家庭,排行老三。小時候的鄭修鈐就表現出了極大的藝術天賦,他愛畫畫,特別是花鳥畫,一些鄰居經常把自己的傘拿過來讓鄭修鈐在上面畫上花鳥,既別致又好看,甚至有些人還聞名前來請他去家裡帳眉上畫畫。
很快,鄭修鈐就到讀國中的年齡,在叔叔的資助下,他進入福州亭江中學讀書。在這裡,他遇到了蔡國炳老師——他的伯樂。蔡國炳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喜歡美術,故而也非常喜歡有美術天賦的學生。“我國中時學習很好,一直是班委,也很懂事。念初一的時候,每周有兩節素描課,蔡老師看我畫得不錯,就叫我每周日都跟他學習。”蔡國炳也不收他的學費,貧苦的鄭修鈐就經常從家裡帶點米和地瓜給老師當作回報。鄭修鈐很珍惜學習的機會,幾乎次次皆到。在這裡,他學到了全套的美術啟蒙知識以及受用一生的藝術修養。
然而“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雖然鄭修鈐在美術上有不錯的造詣,但因為家境貧寒,不得不在在國中畢業後去做木工以減輕家裡的負擔。鄭修鈐雖心有不甘,卻無能為力。
所幸,金子不會永遠藏於沙底。有一天,鄭修鈐在做木工活的時候,被出來散步的蔡老師看到了。見到昔日引以為豪的得意門生居然在此做苦力,蔡老師感到異常心痛,問明原因後,蔡國炳老師勸鄭修鈐,“你去工藝美術學校念書,不僅免學費還有獎學金。”鄭修鈐正打算晚上回家和父母商量,回到家卻看到蔡老師正做著父母的思想工作。
重新獲得學習機會的鄭修鈐馬不停蹄投入到緊張的複習中,接著到福州參加考試。在素描考試階段,監考老師發現鄭修鈐的素描畫得很不錯,當即告訴了校長。校長觀看後也是非常滿意,當場拍板告訴鄭修鈐學校已經決定錄取他,回家等通知就好了。就這樣,在蔡國炳老師的幫助和自己的努力下,鄭修鈐順利通過了考試,進入福州工藝美術學校的雕塑專業就讀。
從此,鄭修鈐得到系統學習雕塑專業知識的機會,真正踏上藝術之路,開始搭建起自己的藝術殿堂。在此後的藝術歲月里,他逐漸攀上藝術的高峰,成為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並多次出國學習國外漆器製作技藝,融會貫通到自己的漆畫技藝中,成就自己的藝術修養。
聲名遠播淡名利
作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鄭修鈐不僅把針刻技術發揚光大,更是多次出國考察他國漆藝,以促進我國漆藝的發展,還巧修了尼泊爾國禮。在此過程中,鄭修鈐的名聲大振,揚名海內外,但他並不為聲名所累,反而愈發低調地潛心修行於漆藝世界。
1984年,38歲的鄭修鈐被選派赴日考察日本的現代漆藝。在為期一個月的考察時間裡,鄭修鈐參觀走訪了日本各地的漆器製作坊。日本的漆器工藝可追溯到繩文時代,風格優雅簡煉,加工工藝堅固,平面立體皆製作纖細優美。日本漆藝讓鄭修鈐大飽眼福的同時,也為他的創作提供了靈感。
2004年,法國巴黎舉行“中國文化年”,鄭修鈐創作的《漁舟唱晚》、《冬韻雙口瓶》選送參展,特別是《漁舟唱晚》,受到多名外國友人的詢價。多次出國的經歷在擴大鄭修鈐視野的同時也豐富了其創作題材。他在回國後又把自己所見所聞運用到漆畫中,創作出了一批外國景觀作品,如《富士山》、《羅丹博物館》、《摩納哥海濱》等題材的作品。
2005年,尼泊爾政府通過中國駐尼泊爾大使館,將五扇受損的漆器屏風送到中國外交部,希望能進行修復。這就是著名的“博古屏風”,原為上世紀50年代福州公私合營脫胎漆器廠集體創作,是毛主席於上個世紀60年代贈送給尼泊爾國王的禮物。鄭修鈐從多位候選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脫穎而出,承接了修復任務。“因為氣候原因,有些地方已經開裂,這還是比較容易修補的。怎么使脫落的顏色恢復如初,卻是一道難題。”鄭修鈐介紹說,特別是國禮上青銅器的各種不同色彩比較難以把握,經過多次琢磨,鄭修鈐用煙燻過的銀箔碾碎,磨成粉,再篩過一遍之後調在大漆裡面,終於把厚重的青銅質感表現了出來。不僅如此,器物上許多裝飾有複雜的拐角和彎曲的地方,要使得它們在色調上看起來完全一致,鄭修鈐不得不一邊打著手電一邊進行修復。五扇博古屏風在鄭修鈐的巧手修復下,重放光彩,展現了中國傳統工藝的精華,並得到了同行的讚揚。
“當時如果我把這段修復國禮的時間來進行漆畫創作,所創造出的經濟效益會更高。但我們不能用這樣來計算。”談起創作與市場的碰撞,鄭修鈐這樣衡量。是啊!他就是這樣一個注重傳統工藝的人,2006年退休後,鄭修鈐在家成立了漆藝工作室,並受聘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和福建高等商業專科學校,從事漆藝教學工作,把漆藝傳承給更多熱愛漆藝的年輕人。他的人格和藝術造詣值得許多從事藝術之路的後輩學習,談及漆器的未來,鄭修鈐信誓旦旦地說:“全國現在有很多高等院校都開辦了漆藝專業,越來越多的高素質人才將進入這個行業。漆藝這門傳統藝術的未來會越來越美好!”是啊!只要有鄭修鈐這樣熱心漆藝的大師存在,就一定能把漆藝傳承並發揚光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