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伉

鄭伉(1436年-1478年),字孔明。其祖先亦石魯氏,七世祖正叔出為始,遂為鄭氏,家居常山象湖。

基本介紹

  • 本名:鄭伉
  • 字號:孔明
  • 所處時代:明朝
  • 出生地:常山象湖
  • 出生時間:1436
  • 去世時間:1478
幼為神童
鄭伉(1436年-1478年),字孔明。其祖先亦石魯氏,七世祖正叔出為始,遂為鄭氏,家居常山象湖。鄭伉幼年就有神童之稱,三歲聞父母哭而知其哀,五歲誦故事(舊事),十三歲讀《易》《書》《詩》禮》《春秋》五種儒家經書。為文“文理蔚然”,積極做好“考舉”準備。二十歲為博士弟子。但進入每三年一屆的省試,鄭伉卻一再不合,屢試不第。經過深思熟慮後,鄭伉坦言,“顯親揚名,恐不在是(指科舉)也”。遂放棄走科舉求功名之路。
拜師“康齋”
棄考以後,鄭伉走江西豐城,拜名儒丁潛軒之門,求踐履實學,以聖賢自期。鄭伉求學志向甚為堅韌,有志於聖人之學,最終得拜當時名儒、教育家吳與弼(1392年—1469年,號康齋,江西撫州崇仁人)門下。其學術旨趣完全以朱子為宗旨,研判儒釋之辨,嚴意守道,以實理實學為日用。康齋設館收徒有嚴格的《學規》:“讀書須專心致志,不出門戶,痛下工夫三五年,尚可立些根本,可以向上,如或作或輟一暴十寒,則雖讀書百年,吾小見其可也。”為此,康齋對鄭伉說,“此間工夫(學習),非朝夕可得,恐誤子遠來。”意思是說,如果想要“早栽樹,夜遮涼”,一步登天的話,就不必耽誤時間了。鄭伉下了決心,回答說,“此心放逸(不受拘束)已久,求先生收留之耳,敢欲速乎?”鄭伉從熟讀基礎知識國小》(包括文字學、訓詁學、音韻學等)入門,逐漸細讀“四書”“五經”等,都要爛熟成誦,進而融會貫通。
踐履實學
經過數年“踐履實學”和“日自驗於身心”,鄭伉逐漸獲得儒學之要和程朱理學之道。鄭伉系吳康齋的優秀弟子,康齋在康齋集》中有詩歌記載鄭伉來學事情。明英宗天順四年(1460年),康齋70歲時有書鄭伉卷子畢偶成》,詩曰:“殘經講罷慨虞唐,步月歸來興未央。詩卷寫蘭吟更好,又揮餘墨兩三行。”此時鄭伉27歲,詩歌反映康齋感覺鄭伉文學才華不錯,心裡較為高興。因康齋早年老友、臨川訓導徐希仁為常山人,作為地方神童的鄭伉,徐希仁不可能不知道。所以,他們聊天時可能會說起鄭伉。而康齋曾前往常山看望徐希仁,並在其家居住,對地方上好學之士應該知曉。鄭伉與康齋的交往得以發生。明英宗天順七年(1463年),73歲的康齋東遊衢州、建德等地,並分別在友人徐希仁兒子與學生鄭伉家中住宿。康齋在《東遊稿》之《宿鄭氏村居》寫道,“依稀餘墨象湖旁,鶴去山空事渺茫。嗣續喜看仁愛重,燈前聊跪告新章。”對鄭伉的循序而進、篤志力行頗感欣慰。
儒林一傑
鄭伉學成回歸故里象湖,築室於龍池之上。經常與諸儒論議學習所得,鄭伉主張一切以朱子理論為中心。朱子學說觀點是理、氣不相離,理在先氣在後,強調天理與人慾對立。主張存天理、滅人慾。鄭伉堅決不讀佛老之書,批駁其“毀肢體,滅人倫”。鄭伉知之則言,言之則行,於是聲名鵲起。浙贛儒家名流如蘭溪章楓山、開化吾文山、南昌張東白,紛紛與鄭伉交往。
鄭伉著作甚豐,作品有《易義發明》《卦贊》《讀史管見》《觀物餘論》《蛙鳴集》,凡數十萬言,可惜均被毀盡,其存世者僅十之一。鄭伉康齋之學,並不看重於文字箋注,而是著重“篤志力行”,嚴格遵循康齋教導:“言人,當以聖為志;言學,當以道為志。然進修不可躐等(越級)”,不僅在儒學上師承吳康齋,且在公益事業上尤其是教育事業也以康齋言行“衣缽相承”。鄭伉設義學(免費私塾),立社倉(平時購糧貯藏於倉,災時開倉賑濟災民),事事皆“著實”地做,可見受康齋影響之大。名儒吳與弼(號康齋)品德高潔,襟懷坦白,不計個人恩怨,學識淵博,人稱“康齋先生”。鄭伉不忘師恩,自號“敬齋”,又曰“斷迷子”,這位儒林一傑被學者稱為“敬齋先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