鄩 是中國春秋時周邑名,在今河南省鞏義市西南。 也是 古國名,在今中國山東省濰坊市境。 還是一個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鄩
- 拼音:xún
- 注音:ㄒㄩㄣˊ
- 解釋:中國春秋時周邑名
基本信息
漢字

鄩 是中國春秋時周邑名,在今河南省鞏義市西南。 也是 古國名,在今中國山東省濰坊市境。 還是一個姓。
鄩 是中國春秋時周邑名,在今河南省鞏義市西南。 也是 古國名,在今中國山東省濰坊市境。 還是一個姓。...
《括地誌》雲:“故鄩城在洛州鞏縣西南五十八里,蓋桀所居也。”《史記·夏本記》雲:“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羿即后羿,為東方夷族的一個...
”天復三年十一月,師範告降,且言先差行軍司馬劉鄩領兵入兗州,請釋其罪,亦以告鄩,鄩即出城聽命。太祖嘉其節概,以為有李英公之風。...
鄩中銅匜通高22厘 米, 流間長42厘米,重5.05公斤。身呈瓢形,下有4隻獸形足,獸頭頂器底,卷 尾觸地,獸背及口沿外壁等處飾紋,底內鑄有銘文。1982年定...
斟鄩國滅亡後,後人將鄩氏的“鄩”字去掉“邑”旁後變成 “尋”,以氏為姓。《尋氏族譜》記載:“自羿、浞相繼為亂,子孫失官。有以斟為氏者,有以灌為氏者...
《尋氏族譜》:“自羿、浞相繼為亂,子孫失官。有以斟為氏者,有以灌為氏者,有以鄩為氏者。後去邑為尋氏。參之樂府於音葉征”。...
晉代以前,斟尋故國所在只有斟亭或斟縣(在今山東濰坊)一說,這是自古流傳下來的說法;到了晉代薛瓚(即臣瓚)作《漢書集注》,始提出斟尋是河南鞏縣的鄩邑,於是又...
《尋氏族譜》記載:“自羿、浞相繼為亂,子孫失官。有以斟為氏者,有以灌為氏者,有以鄩為氏者。後去邑為尋氏。參之樂府於音葉征”。...
字本作尋,以為國邑,故作鄩。祝融後斟姓居之,故曰斟撏。斟姓無後,夏人以封同姓,故《世本》謂斟尋氏,姒姓。撏之地望,一說在山東北海平壽(今濰坊市寒亭區...
後戰於故元城⑾,莊宗與李嗣源⑿、李存審⒀夾擊,鄩兵大敗。⒁變戰注釋 編輯 ①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語出《孫子兵法·虛實篇》。...
集韻㘰鄩乃古國名是也。鄩音尋與㘰不同字,不得雲㘰與鄩同。謹省鄩字。 [1] 參考資料 1. 㘰 .新華字典[引用日期2019-06-04] V百科往期回顧 ...
存審選精騎二百雜河中兵出擊鄩壘,陽敗而走,鄩兵追之,晉騎反擊,獲其騎兵五十,梁人知其晉軍也,皆大驚。然河中糧少而新降,人心頗持兩端,晉軍屯朝邑,諸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