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紫陽

鄧紫陽

鄧紫陽,亦名思璞。臨川南城縣(今屬江西)人。初唐道士。道教北帝派的開創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鄧紫陽
  • 別名:思權
  • 國籍:唐
  • 出生地:臨川南城縣
  • 出生日期:約850
  • 逝世日期:739
簡介,經歷,

簡介

鄧紫陽,亦名思璞。臨川南城縣(今屬江西)人。初唐道士。道教北帝派的開創人。

經歷

鄧紫陽於鹹通元年(860)少小投茅山(江蘇常州)太平觀柏道泉為弟子,六年後乃披度為道士。鹹通十二年(871)到龍虎山十九代天師參授都功正一法籙。乾符三年(876年)至茅山太平觀三洞法師何元通進授中盟上清法籙。後隱縣境內麻姑山修煉。性情剛毅,很有學問,自負有濟世之才,就是得不到當朝的重用,因此便遨遊名山大川,寄跡于山水之間。到南嶽時,訪南嶽朱陵洞天,又拜謁道家福地青玉壇和光天壇,遇到南嶽名道鄧真人,拜鄧真人為師,經鄧真人的傳授和他自己的真誠修煉,得到了道家的真諦。鄧紫陽在南嶽入道後,又在各靈山仙境拜訪了一番,之後就回家省親,在回家的路上,得到一把神劍,又因為他每在山壑行程或在溪邊休息時,總是念誦“天蓬咒”,感動了北帝,北帝便派神人下凡,將劍法傳授給他。
開元二十三年(735),唐玄宗召鄧紫陽至京城,原來是西戍起兵作亂,鄧紫陽便在玄宗面前呼風作法,使神卒朱兵,大敗西戍犯境之敵,玄宗大悅譽之為神人,還賜詩云:“太乙三門訣,元君六甲符。下傳金版術,上刻玉清書。有美探真士,囊中得秘書。自茲三醮後,翊我滅殘胡。”鄧紫陽見龍顏大悅,便面奏皇上,清求敕建麻姑山廟。玄宗允諾,下詔敕建,並御賜純金鏤刻的金龍讓他帶回麻姑山作為鎮山之寶。天寶五年(746)天大旱,求雨不得,鄧紫陽把金龍擲於龍門橋龍潭中,忽見黃龍升天,風去雨來。玄宗聞之,又下詔增修仙宇,塑立神像,使麻姑山建設規模得到進一步擴大。後經過幾代帝王的敕封,麻姑山及其山上仙都觀等主要道觀名聲遠播,成為了東南一帶的道教中心。開元二十七年(739),鄧紫陽仙逝,玄宗命於麻姑山設觀,歸葬本山。世稱鄧天師。
北帝派為初唐道士鄧紫陽開創,授《北帝經》及北帝豁落七元符,最崇拜北極紫微大帝--北帝。鄧紫陽以道法精深,名聞當時。開元年間多次應召入宮,被玄宗封為天師。自鄧紫陽之後,承其法脈的為其侄子鄧德誠、侄孫鄧延康及後裔鄧道才、鄧道苗、鄧啟霞數代,再加眾多弟子譚仙岩、史玄洞、左通玄、鄒郁華、何元通、王棲霞、黃洞元、瞿童等人的推衍,並得於唐代皇室如武則天、玄宗、德宗、憲宗、武宗、宣宗、懿宗的大力支持,北帝大法便很快在全國範圍內傳播,還修建了一批北帝、四聖專祠。修習北帝道法成為當時道門的一種風氣。其後,唐末五代的杜光庭,宋代的張繼先、王宗敬、吳道顯、柳伯奇、鐘明真、盧養浩、徐必大、劉玉、黃公瑾等,皆習北帝大法,並將其法與神霄雷法結合,從而推行出一門新的道法——神霄金火天丁大法。這是唐宋北帝派的基本傳系,它與天師道、上清派有較密切的關係。
唐大曆三年(768),年近花甲的顏真卿赴任撫州刺史。他多次登游麻姑山,對這裡優美而神秘的色彩感觸良多。大曆六年(771年)四月,他再次登麻姑山,遊覽仙壇。是時,書興大發,揮筆寫下了記述麻姑山仙女和仙人王平方在麻姑山蔡經家裡相會場的神話故事,及麻姑山道人鄧紫陽奏立麻姑廟經過的楷書字碑《有唐撫州南城縣麻姑山仙壇記》,被歷代書法家譽為“天下第一楷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