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瑗,女,就讀於南京大學文學院,獲博士學位,現為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主要研究方向:中國現當代文學。
代表性成果:
公開發表論文有:
《論晚清文學批評的人性話語》,《中國現代文學論叢重迎樂》2017年第1期;
《人性話語的轉型慨淚霸定與變異——以20世紀20年代革命文學為中心的考察》,《文藝爭鳴》2015年第10期;
《20世紀初情感書寫的現代轉型》,《社會科學家》2015年第7期;
《近年來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趨勢的一種考察》,《小說評論》2015年第3期;
《戲謔者的狂歡·啟蒙者的吶喊·孤獨者的愛——魏劍美雜文的三個面相》,《湖南工付嚷兵估業大學學報》2015年第2期;
《“懸置名著”之後——關於頌達踏新世紀名著研究的兩個統計》,《文學與文化》2015年第1期;
《論上世紀二十年代作為批評話語的“人性”》,《社會企臭應科學家》2014年第7期;
《作為人造物的“文體”——評晏傑雄〈新世界長篇小說文體研究〉》,《鄭州師範教育》2014年第5期;
《作為“文學文化史”的〈劍橋中國文學史〉》,《澳擔記門文獻信息學刊》2014年第3期;
《身份文化與人性善惡——論翁新華長篇小說〈螞蟻巷〉》,《創作與評論》2014年第1期(該文刪節後轉載於《長篇小說選刊》2014年第5期);
《情感構想與敘述實踐的悖謬——兼論民初小說中情感體驗的三重境界》精永組,《蘭州學刊》2013年第9期;
《莫讓互害行徑開啟潘多拉魔盒》,《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8月2日;
《“無事之事”下的人性探索——讀周建新〈沒有大事〉》,《青春》2013年第8期;
《小市民的生存智慧和尷尬》,《文學界 文學風》2013年7月號下旬刊,多人筆談;
《別樣的角落——凌叔華的孩子世界及其意味》,《名作欣賞》2012年第4期;
《格非小說對人與烏托邦的探索》,《山東文學》2011年第3期;
《“無事之事”——從第十一回看〈紅樓夢〉的過渡技巧》,收入苗懷明編《尋夢金陵話紅樓》,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山寨文化:消費社會的媚俗與反叛》,《藝苑》2009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