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家泰

鄧家泰

鄧家泰(1914年—2003年1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湖北省荊門市人。湖北省荊門龍泉中學畢業。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2003年1月21日,在北京逝病,享年88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鄧家泰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湖北省荊門市掇刀區麻城鎮鄧家沖
  • 出生日期:1914年
  • 逝世日期:2003年1月21日
  • 職業:軍人
  • 畢業院校:南京軍事學院
  • 信仰:共產主義
  • 軍銜:少將(1955年)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建國之後,所獲榮譽,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1914年,鄧家泰出生於湖北省荊門市掇刀區麻城鎮鄧家沖。少年時期接受革命影響,即參加了兒童團的革命活動。

土地革命時期

1930年秋,他以優異成績考入湖北省立第十四中學(今荊門龍泉中學)。在中共地下黨員、數學老師劉繼漢的影響下,積極投身反帝救國的鬥爭,走上街頭遊行示威,散發傳單,宣傳救國救民的道理。
1931年2月,紅二軍團總指揮賀龍率部攻克荊門,紅軍戰士英勇無畏的氣概,以及官兵平等、經濟公開、秋毫無犯的良好紀律,讓鄧家泰既驚奇又羨慕。他毅然投筆從戎,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鄧家泰先後任紅三軍第八師宣傳員,第二十四團政治處宣傳組長,紅三軍政治部宣傳員,紅二軍團司令部、紅四師司令部文書等職。參加了瓦廟集、龍家寨、板栗園、陳家河、忠堡等戰鬥及湘鄂川黔根據地反“圍剿”的鬥爭。1935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突破烏江,迴旋烏蒙山,翻越哈巴雪山,走過松潘草地,參加了黔西畢節宣威楚雄成縣徽縣等戰鬥,經受了血與火的嚴峻考驗。他除了隨部參加戰鬥外,還以飽滿的熱情開展宣傳工作,常利用戰鬥間隙寫標語,貼傳單,宣傳民眾,搞社會調查,協助參謀人員調查路線,找嚮導,曾獲得紅四師師長盧冬生的表揚。

抗日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師三五八旅司令部通信參謀、通信股長,成立大青山騎兵支隊,他擔任作戰科長、支隊副參謀長兼作戰科長。在大青山堅持游擊戰達5年之久,曾參加五寨戰鬥和反掃蕩、反頑鬥爭。
1940年,反頑鬥爭時,率一個騎兵連以奇襲的動作全殲五塔背守敵一個連。
1941年,反掃蕩時,曾率大青山騎兵支隊直屬部隊在綏中地區與敵重兵周旋達一周之久,勝利地粉碎了敵掃蕩。
1942年,他曾協助姚喆炸毀日寇車輛十多輛。
1943年春,成立晉綏軍區塞北軍分區,任分區參謀長。依託雁北,繼續向綏遠方向發展游擊戰爭。
1945年夏,成立綏蒙軍區,任軍區副參謀長。在創建大青山革命根據地的過程中,他認真貫徹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團結廣大蒙漢同胞,與國民黨頑固派和日偽軍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在氣候寒冷、人煙稀少的地區,特別是部隊孤懸敵後,屢遭敵掃蕩的最艱苦最困難的時期,他率部採取化整為零的戰術,靈活機動,牽制分散敵人,有力地配合了陝甘寧邊區的對敵鬥爭。大青山支隊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下迅速發展壯大,鄧家泰做出了重要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

解放戰爭初期,任晉綏軍區軍政幹部學校三隊隊長,西北野戰軍第三縱隊副參謀長。參加了汾孝、榆林、沙家店、宜瓦、洛川、洛白公路、荔北等戰役戰鬥。為消滅敵有生力量,保衛黨中央和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的安全,奪取全國解放戰爭的最後勝利貢獻了力量。
1948年夏,三縱隊整編為第一野戰軍第三軍,鄧家泰任參謀長,率部參加了扶眉、蘭州戰役,進軍河西走廊,奪取玉門油田等戰役戰鬥。他身為軍參謀長,善於理解上級首長的作戰意圖,協助軍政主官精心謀劃每一次戰役戰鬥,善於把首長的決心變為部隊的行動。戰鬥實施中,他指揮到位,組織細緻,密切協調,部署及時,保證了戰役戰鬥的勝利。

建國之後

全國解放後,第三軍留駐河西武威、張掖、酒泉地區,他帶領部隊勝利完成了生產、剿匪、整訓的任務。
1952年8月,鄧家泰被選送到南京軍事學院高級系深造,他十分珍惜這一難得的學習機遇,勤奮學習,刻苦鑽研軍事學術理論,廣泛涉獵炮兵、裝甲兵、工兵諸軍兵種知識,研習軍事謀略藝術。具備了一個高級軍事指揮員所需要的軍事理論知識和謀略素養,以優異成績畢業。
1955年3月,任軍委裝甲兵副參謀長。
1963年底,任參謀長。他率先垂範,忠於職守,全面理解並把握中央軍委的戰略部署和兵種首長的意圖,高起點,高水平地謀劃司令部的全面工作;他特別注重抓兵種的正規化訓練,從建立並完善訓練法規入手,促進部隊正規化訓練,在他參與並主持下,制定出了裝甲兵訓練大綱、裝甲兵戰鬥條令以及各專業的訓練教範,保證部隊訓練有章可循;他經常深入部隊,善於從實戰需要出發指導部隊從難從嚴訓練;他倡導並帶頭開展軍事學術研究,探討現代戰爭的特點和規律,在司令部機關形成了濃厚的學術氣氛;他根據裝甲兵在未來戰爭中的特點和作用,向軍委、總部反映裝甲兵部隊發展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參與組建了一批新的坦克部隊。他為裝甲兵領導機關的建設做了許多開創性的工作,為裝甲兵部隊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文化大革命”期間,鄧家泰受林彪反黨集團迫害,下放到安徽生產建設兵團任副司令員。期間,他對林彪、“四人幫”反黨集團的倒行逆施進行了堅決抵制和鬥爭。
1975年3月,恢復大區領導職務,調任南京軍區參謀長。期間,他忘我工作,參與軍區的撥亂反正工作,恢復並改進了一些訓練科目,為保證軍區訓練工作走上正軌做出了貢獻。
1977年底,任裝甲兵副司令員。鄧家泰衷心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經常深入部隊、院校,調查研究,解決實際問題,提出許多加強兵種建設的重要建議,為人民裝甲兵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做出了新的貢獻。
被選為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六、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法律委員會委員。
1987年起,被聘為中國國際戰略學會高級顧問。
1992年初,鄧家泰從報刊和調查中了解到,全國每年發生虐待、迫害老年人的案件較多,對此他心情沉重。在第七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他聯絡了33位代表,領銜提出了關於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合法權益保障法》的議案,受到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1996年8月,八屆全國人大二十一次常委會議審議通過了《老年人合法權益保障法》。他還就做好復員轉業軍人的工作安置、提高軍隊離退休幹部的生活待遇、修建三峽工程、嚴厲打擊各種刑事和經濟犯罪、關心殘疾人等問題提出許多具體建議,其中不少被國務院有關部門採納。
鄧家泰離休後,仍關心黨和國家的建設與發展。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除擔任國際戰略學會高級顧問外,還擔任中華人民醫學會、中國紅十字會東方老年服務中心、“中華兒女”理事會高級顧問等。只要有利於社會、有利於廣大人民民眾、有利於發展經濟、有利於社會安定團結,他都樂於參加,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他先後出訪埃及、美國、日本等亞非拉許多國家,為我國中國人民軍隊對外友好交往付出了心血,做出了貢獻。
2003年1月21日17時,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所獲榮譽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88年,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人物評價

鄧家泰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人民軍隊優秀的軍事指揮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原裝甲兵副司令員。
鄧家泰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對革命事業鞠躬盡瘁。他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衷心擁護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中央第三代領導集體,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擁護黨的十六大確定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決策和奮鬥目標,擁護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堅定的黨性和對人民的赤膽忠心。
鄧家泰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為中國人民軍隊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無私奉獻了一生。戰爭年代,他不畏艱險,不怕流血犧牲,機智勇敢,多謀善斷,出色地完成了各項戰鬥任務。經過長期革命戰爭的鍛鍊,成長為中國人民軍隊一名優秀的軍事指揮員。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他堅決貫徹中央軍委的指示,為人民裝甲兵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改革開放以來,他積極參加人大常委會的各項活動,為中國的民主與法制建設做出了貢獻。
鄧家泰一生光明磊落,為人正直,作風正派,團結,聯繫民眾,平易近人,生活儉樸。他忠誠黨的事業,立場堅定,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他謙虛謹慎,勤於動腦,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嚴格要求親屬、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保持和發揚了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軍隊優良傳統和作風。
鄧家泰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為共產主義事業不懈奮鬥的一生,為人民無私奉獻的一生,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優良作風深受廣大官兵的愛戴和尊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