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市犍為縣鄧壩村按照“業興、家富、人和、村美”的要求,以助農增收、脫貧致富為核心,以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治理為主線,以民眾滿意為標準,把新農村綜合體和舊村落改造提升、傳統村莊院落民居保護作為基本形式,規劃引領、產業先行、分類指導、因地制宜,著力打造具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俗特點、鄉村情趣的幸福美麗新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鄧壩村
- 外文名稱:deng ba cun
- 行政區類別:村
- 政府駐地:樂山市市中區泊水街街道濱江路97號
- 電話區號:0833
- 郵政區碼:614408
- 地理位置:縣城蜿蜒北行25公路處
- 面積:耕地上千畝,林地荒坡有2000多畝
- 人口:1151人
- 方言:樂山方言
- 車牌代碼:川L
村情概況,地理環境,經濟概況,社會事業,鄉村旅遊,著名人物,
村情概況
鄧壩村位於壽保鄉西面,距離集鎮5公里,距開工建設的成貴高鐵犍為站4.5公里,淺丘地貌,幅員面積4.6平方公里,屬於淺丘地貌。該村轄9個村民小組,379戶1153人,耕地面積940畝。現有組道、機耕道22公里,已硬化15條18公里,山坪塘8口,囤水田600畝,沼氣池125口,衛生井100口。主要產業有茶葉、茉莉花等,其中茶葉1600畝、茉莉花90畝、林竹400畝、李子1.2萬株、荷花500畝。2013-2015年被列為省級新農村示範片新建擴面片。
2015年以來,鄧壩村以村辦公處為中心,實施風貌改造工程,規劃實施140戶,房前屋後進行綠化,實現村民住房安全、實用、美觀,滿足生產生活需要。實施道路項目工程,新建道路2.25公里,擴建路6.1公里,便民路硬化6.5公里,實現道路聯網入戶。因勢利導,打造以荷花觀光旅遊帶,種植花卉、江甘李等主要觀賞植物和經濟植物。因地制宜,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生活垃圾處理率100%,生活污水處理率達70%,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85%以上。完善“1+6”村級公共服務設施,新建文化活動廣場,組建了“龍燈隊”和“腰鼓隊”,定期開展的文化娛樂活動,豐富村民文化生活。由於鄧壩村優美的環境,吸引了八方遊客,2015年犍為縣首屆茉莉花文化節暨農耕網尋找“茉莉花仙子”活動之荷花季於7月在鄧壩村成功召開,受到新華網等10餘家媒體持續關注。
如今,鄧壩村通過政府的引導,科學的規劃,因地制宜,充分發揮民眾的主體作用,已經從過去的“偏僻閉塞留不住人的小村莊”一躍成為“高鐵為鄰、產村相融、民富村美、笑迎八方客的犍為美麗後花園”。
地理環境
鄧壩村位於壽保鄉西面,距離集鎮5公里,距開工建設的成貴高鐵犍為站4.5公里,淺丘地貌,幅員面積4.6平方公里,屬於淺丘地貌。
經濟概況
近年來,鄧壩村堅持“基礎先行、產村相融”的發展思路,因地制宜探索出“山上茶、山下花、積水田種蓮藕、田邊土埂種水果”的田園觀光現代農業發展模式。通過土地流轉,集中連片改造,將山上由“坡改梯”建成1600畝茶園,將山下旱田栽種茉莉花、冬水田改造其他種養基地,建成荷塘550畝、標準化養魚池500畝,其間田埂土邊點綴種植江安李1.2萬株。茶葉成為農民家庭收入的重要來源,如今,集採茶、賞花、觀荷、品李、垂釣等農耕休閒度假游成為鄧壩村新的經濟成長點。2015年夏秋季節旅遊旺季,該村日均接待自駕遊客近千人,觀光旅遊讓村民人均收入增收1000元以上,實現了“農旅融合、互動發展”。
產業的發展和鄉村旅遊業興起極大地提高了全村村民的收入,2013年,鄧壩村堅持政府主導、民眾主體、示範引領、整村推進的原則,率先在全縣建成了占地45畝的新農村聚居點,入住率達到100%。伴隨新農村聚居點的建成,該村交通、飲水、污水處理、垃圾處理、村級公共服務、文化活動廣場等配套設施得到極大改善,為鄉村旅遊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全村無危房戶、無房戶和住房困難戶,有安全飲水和安全穩定用電。電視、電話普(手機)及率達到90%,實現全村戶戶小康生活。
社會事業
鄧壩村村委成立了治安義務巡邏隊,每周不定時組織村民義務巡邏。基本實現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合作醫療保險的全覆蓋,適齡兒童入學率和義務教育普及率達100%。老有所養、民有所依、子有所教的民風底蘊日益濃厚,家庭和睦,生活文明,鄰里融洽,湧現出了“犍為十大好人”—彭德金等一批優秀村民。
鄉村旅遊
壽保鄉鄧壩村新居是犍為縣第一個落成的聚居點,當地村委還結合實際探索出“山上茶、山下花、積水田種蓮藕、田邊土埂種水果”的立體農業發展模式,通過土地流轉的形式,規模種植荷花500餘畝,是目前為止樂山市內最大的成片荷花蓮藕種植地。
夏天,百畝荷花競相開放、周末、節假日遊客的紛至沓來,每天接待遊客上千人,最高峰達到2500人左右的遊客規模,4戶農家樂的飯菜供不應求,鄉村旅遊異常火爆。下一步,該村將繼續統籌規劃,不斷完善景點的各種配套設施,爭取將該片荷塘打造成當地具有代表性的旅遊點,吸引更多遊客前來觀光旅遊,拉動當地經濟發展。
著名人物
壽保企業家袁志昂和他的鄧壩漁村
從縣城蜿蜒北行25公路處,秀美的山水景致便呈現在眼前:別致的小樓房在遠處山林中隱約可見,一望無際的魚塘碧綠晶瑩,這就是犍為縣壽保鄉鄧壩村。魚塘邊,十幾位工人正在一位高大爽朗的中年男子指導下開動“魚餌機”自動餵魚,那位中年男子,就是樂山市最大的榮祥水產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榮祥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袁志昂。
2003年初,在外從事建築行業多年的袁志昂帶著他上千萬的資產回到地處偏遠的家鄉鄧壩村,看著依然親切美麗而依舊貧窮落後的小山村,年近40的他堅定了心中多年的夙願:尋找一個適宜發展的產業,帶領鄉親們一同致富。鄧家壩村有村民373戶,1151人,耕地上千畝,林地荒坡有2000多畝,且水域面積廣,淡水資源豐富,水產養殖力巨大,可長期以來都沒有村民出面承包養魚,村上未能找到一條適合自身特點的產業,導致每年有近500名年輕力壯的村民外出務工,肥沃的土地撂荒,經濟發展滯後。
背靠太平、山叉河等幾個大型水庫卻沒人搞水產養殖讓袁志昂在極度嘆息中依稀看到了村民的發展之路,這位從事建築大山一般的漢子開始了細緻的“水文章”。 2003年3月,他承包了太平水庫,小心地投入了40多萬元開始養殖鏈魚,1400畝的水域給他帶來了驚喜的回報,當年底產值就達70多萬,獲利30多萬。2004年,他承包陶家溝水庫,投入60萬元養殖花白鏈。同年10月,充滿自信的袁志昂正式註冊犍為縣榮祥水產品有限公司,他吸納了鄉親們在公司務工,並傳授養殖技術,公司成為縣上農業產業化重點企業。公司按照統一規則,統一標準,統一施工,統一建設,統一簽單的“五統一原則”,以平均每畝600斤稻穀的標準,按市場價格當年支付租金的方式,向村民租用了530畝水田的經營權。公司把租用的土地用來進行規模養殖, 袁志昂向鄉親們作出鄭重承諾:養殖技術、飼料、魚藥由公司負責提供,商品魚全部由公司負責銷售。這項承諾極大地調動了鄉親們的積極性。當年,全村共投入資金300多萬元,產商品魚60萬斤,產值350萬元,純收入36萬元。
鄉親們在喜悅中看到了發展的希望。袁志昂感到轉變鄉親們觀念的時候到了,要致富先修路,修好了路才能徹底改變全村面貌,公司先出資40多萬元修通了村上到漁池的所有水泥路,鄉親們覺得修路確實給自己帶來了方便,就紛紛要求把所有的村組道路都修好。袁志昂再次出資,全村迅速掀起了修路熱潮,過去多年想修而未修的路全部修通,也標誌著鄧壩村向規模化農業邁出了關鍵的第一步。2007年,袁志昂承包了鄧壩村450多畝地,投入500多萬元,修建了標準化魚池380多畝,養殖了鏈魚、鯽魚、草魚、鯉魚、青魚、黃辣丁、甲魚等近20個品種,每年吸收上百名鄉親在公司務工。他為鄉親們無償墊資,幫他們修魚塘,出魚苗,指導技術等。鹽壩村的張利安永遠清晰的記得袁志昂當年出資10多萬元,為他建好80多畝魚塘,讓他家擺脫貧困,每年有幾十萬元的收益的感激不盡的事情。
2008年初,承包公司山叉河水庫,投入100多萬,並把承包時間後推了10年,袁志昂開始證明他要做大產業,造福一方的決心。為抵禦市場變化莫測的風險,為鄉親們帶來真正的實惠, 2008年11月,樂山市最大的水產專業合作社——犍為榮祥水產專業合作社在犍為正式掛牌成立,合作社背靠四川巨星集團,這一切,標誌著該村的漁業生產的組織化發展向前邁出了可喜的一步。榮祥水產專業合作社當年擁有社員70多名,養殖水域總面積達7000多畝,成魚年產量達300多萬公斤。合作社成立以後,發揮專業合作社組織優勢和規模優勢,形成了統一供苗、統一飼料、統一用藥、統一銷售、統一培訓技術的“五統一”方式經營,為社員戶魚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後提供全方位服務。以“互幫互助,共同致富”為宗旨,實行了“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操作模式,合作社積極引導水產養殖業生產走向規模化、產業化、標準化,大大增加了社員戶對市場風險的抗衡能力。同時,合作社還積極參與地方建設,出資為壽保鄉鄧壩村修建村組公路23公里,實現了80%農家公路到戶,修建村道水泥公路3公里。
如今,合作社有社員130戶,養殖水面20000畝,年產商品魚400萬公斤,產值2500萬元。輻射帶動全縣農民養殖戶500多戶,水產業成為了犍為鄧壩村農民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徑。袁志昂個人也被評為樂山市第五屆勞動模範。面對這一切,這位摯愛著這片土地和鄉親的企業家告訴筆者,他要帶領鄉親們繼續發展竹林、特色養殖等產業,帶領所有鄉親們走上致富之路,三年後建成美麗富饒的鄧壩新村。
2003年初,在外從事建築行業多年的袁志昂帶著他上千萬的資產回到地處偏遠的家鄉鄧壩村,看著依然親切美麗而依舊貧窮落後的小山村,年近40的他堅定了心中多年的夙願:尋找一個適宜發展的產業,帶領鄉親們一同致富。鄧家壩村有村民373戶,1151人,耕地上千畝,林地荒坡有2000多畝,且水域面積廣,淡水資源豐富,水產養殖力巨大,可長期以來都沒有村民出面承包養魚,村上未能找到一條適合自身特點的產業,導致每年有近500名年輕力壯的村民外出務工,肥沃的土地撂荒,經濟發展滯後。
背靠太平、山叉河等幾個大型水庫卻沒人搞水產養殖讓袁志昂在極度嘆息中依稀看到了村民的發展之路,這位從事建築大山一般的漢子開始了細緻的“水文章”。 2003年3月,他承包了太平水庫,小心地投入了40多萬元開始養殖鏈魚,1400畝的水域給他帶來了驚喜的回報,當年底產值就達70多萬,獲利30多萬。2004年,他承包陶家溝水庫,投入60萬元養殖花白鏈。同年10月,充滿自信的袁志昂正式註冊犍為縣榮祥水產品有限公司,他吸納了鄉親們在公司務工,並傳授養殖技術,公司成為縣上農業產業化重點企業。公司按照統一規則,統一標準,統一施工,統一建設,統一簽單的“五統一原則”,以平均每畝600斤稻穀的標準,按市場價格當年支付租金的方式,向村民租用了530畝水田的經營權。公司把租用的土地用來進行規模養殖, 袁志昂向鄉親們作出鄭重承諾:養殖技術、飼料、魚藥由公司負責提供,商品魚全部由公司負責銷售。這項承諾極大地調動了鄉親們的積極性。當年,全村共投入資金300多萬元,產商品魚60萬斤,產值350萬元,純收入36萬元。
鄉親們在喜悅中看到了發展的希望。袁志昂感到轉變鄉親們觀念的時候到了,要致富先修路,修好了路才能徹底改變全村面貌,公司先出資40多萬元修通了村上到漁池的所有水泥路,鄉親們覺得修路確實給自己帶來了方便,就紛紛要求把所有的村組道路都修好。袁志昂再次出資,全村迅速掀起了修路熱潮,過去多年想修而未修的路全部修通,也標誌著鄧壩村向規模化農業邁出了關鍵的第一步。2007年,袁志昂承包了鄧壩村450多畝地,投入500多萬元,修建了標準化魚池380多畝,養殖了鏈魚、鯽魚、草魚、鯉魚、青魚、黃辣丁、甲魚等近20個品種,每年吸收上百名鄉親在公司務工。他為鄉親們無償墊資,幫他們修魚塘,出魚苗,指導技術等。鹽壩村的張利安永遠清晰的記得袁志昂當年出資10多萬元,為他建好80多畝魚塘,讓他家擺脫貧困,每年有幾十萬元的收益的感激不盡的事情。
2008年初,承包公司山叉河水庫,投入100多萬,並把承包時間後推了10年,袁志昂開始證明他要做大產業,造福一方的決心。為抵禦市場變化莫測的風險,為鄉親們帶來真正的實惠, 2008年11月,樂山市最大的水產專業合作社——犍為榮祥水產專業合作社在犍為正式掛牌成立,合作社背靠四川巨星集團,這一切,標誌著該村的漁業生產的組織化發展向前邁出了可喜的一步。榮祥水產專業合作社當年擁有社員70多名,養殖水域總面積達7000多畝,成魚年產量達300多萬公斤。合作社成立以後,發揮專業合作社組織優勢和規模優勢,形成了統一供苗、統一飼料、統一用藥、統一銷售、統一培訓技術的“五統一”方式經營,為社員戶魚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後提供全方位服務。以“互幫互助,共同致富”為宗旨,實行了“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操作模式,合作社積極引導水產養殖業生產走向規模化、產業化、標準化,大大增加了社員戶對市場風險的抗衡能力。同時,合作社還積極參與地方建設,出資為壽保鄉鄧壩村修建村組公路23公里,實現了80%農家公路到戶,修建村道水泥公路3公里。
如今,合作社有社員130戶,養殖水面20000畝,年產商品魚400萬公斤,產值2500萬元。輻射帶動全縣農民養殖戶500多戶,水產業成為了犍為鄧壩村農民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徑。袁志昂個人也被評為樂山市第五屆勞動模範。面對這一切,這位摯愛著這片土地和鄉親的企業家告訴筆者,他要帶領鄉親們繼續發展竹林、特色養殖等產業,帶領所有鄉親們走上致富之路,三年後建成美麗富饒的鄧壩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