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全恩

鄧全恩

鄧全恩 1945年7月生,江西臨川市人。1964年9月至1968年7月,就讀於江西農大農學系,曾任系團總支書記、學報(校刊)編輯等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鄧全恩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西臨川
  • 出生日期:1945年(乙酉年)7月
  • 畢業院校:江西農業大學
  • 代表作品:《贛東文學作品選》《在改革大潮中》
個人簡介,幼年深受文學薰陶,中學初顯文學才華,大學見證劇本創作,愛上家鄉山山水水,退休之後一心創作,佳作出版腳步不止,

個人簡介

1964年9月至1968年7月,就讀於江西農大農學系,曾任系團總支書記、學報(校刊)編輯等職。1981年底調撫州地區,在地區人事局負責社會科學職稱評定工作。1984年勞動局和人事局合併,任地區勞動人事局黨組成員、幹部科科長,並被評為全省勞動人事系統先進工作者,受通報表彰。1989年10月派任中共宜黃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1992年10月調任撫州地區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地區人事局黨組成員。在農大任編輯期間,與人合編《周恩來同志在中央蘇區的故事》一書和在《江西日報》、《南昌晚報》上發表過作品。在組織、人事崗位上曾撰寫論文多篇,分別在《江西行政學院學報》、《江西農大學報》、《江西人事》、《撫州社會科學》等刊物發表;撰寫文學作品多篇,分別登載或選收於《江西黨建》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贛東風彩》、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在改革大潮中》、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贛東文學作品選》等書刊中,論文、通訊獲的過省、地級獎。

幼年深受文學薰陶

盛夏,酷暑難耐。走進鄧老的家中,卻是另一番感受:包羅萬象的各類書籍規整地擺放在書櫃裡和屋內的四周,一股書香沁人心脾。鄧老說,這些只是他藏書中的一小部分。
今年67歲的鄧全恩是土生土長的臨川人,自幼對臨川文化情有獨鐘。他說,這得益於臨川文化的深厚積澱和他父親的薰陶。
每當盛夏納涼之時或是隆冬圍爐之際,鄧老的父親便會對家鄉的名勝古蹟和歷史典故娓娓道來。臨川文化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慢慢滲入鄧全恩的心中。
鄧老小時候住在湯家玉茗堂遺址附近,讀著湯顯祖的《移築沙井》,喝著沙井裡的水……他說,那種怡然自得的感覺至今難忘。正是如此深刻的情懷,才有了“才鄉明井歷滄桑,見證當年玉茗堂。昔日春風楊柳岸,今同王府燁街廂?”這樣的詩句(摘自鄧全恩所著《詠沙井》)。

中學初顯文學才華

1958年,鄧全恩升入原撫州二中。在學好數理化等課程的同時,他把很多時間都放在了文學閱讀上,自學到深夜是常有的事。
“那個時候,我對古典文化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別的孩子都拿零用錢去買吃的玩的,我卻都用來購買文學書籍。”鄧老回憶道。
在鄧老現有的萬冊藏書中,仍保存著購於上世紀60年代初的《唐宋詞選》、《詩韻新編》和系列文學叢書。
當時,圖書館就在鄧全恩家附近,這為喜愛讀書的少年鄧全恩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學習環境。每逢假日,鄧全恩不是在圖書館,就是在去圖書館的路上。
有一年,《江西日報》上刊登了一個整版的毛主席詩詞,大氣蓬勃的語句立刻吸引了鄧全恩,不到一個下午,整版的詩詞他便能夠倒背如流。
高一那年,鐘愛詩詞的鄧全恩終於有了小試牛刀的機會。原撫州二中當時有一個黑板報長廊,鄧全恩是黑板報編輯之一。利用這塊陣地,他在編好、寫好通訊報導、散文、新詩的同時,也學著寫一點格律詩詞,吟詠臨川的山川風物,並發表於黑板報專欄中的《學習園地》。這一獨特的黑板報內容,立刻獲得老師和同學們的好評,這更加增添了鄧全恩今後詩詞創作的信心。

大學見證劇本創作

1964年,鄧全恩考取原江西共大總校農學專業,但他對文學的熱愛之情卻絲毫未減,一有空閒,便會捧上一本古典詩詞,醉心於那種恬靜。同學們都知道他知識面廣,文筆佳,凡以班集體名義寫的材料或宣傳稿件,很多都出於他之手。
1965年,著名電影演員、作家黃宗英來江西體念生活,為的是寫一部反映當代大學生生活的劇本,當時選點就是鄧全恩所在的班級。這是一次真正的體念生活,黃宗英與班上同學在一起,時間長達半年之久。在學校創作過程中,黃宗英多次邀請同學們參加討論,她那深厚的文化底蘊時刻感染著鄧全恩。這次難忘的經歷讓鄧全恩在文學方面的造詣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1968年,剛剛畢業的鄧全恩被安排留校工作。文革後期,文字功力深厚的鄧全恩被學校校刊以及《學報》創刊物色為編輯。此時,共大總校與江西農學院合併為江西農業大學,從各地前來的人才頓時雲集學校,特別是寫作愛好者陣營強大,像陶茂、柳志慎、李國強、黃慶來、劉學經、周興發等,有的後來陸續調往省直單位,有的成為江西文化及學術界的骨幹。他們個個知識淵博,古典文學底蘊積澱深厚。“那段時間的學習生活對我文學功底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

愛上家鄉山山水水

鄧全恩有一個好習慣:發現身邊有好詩好詞,他就會掏出隨身帶的筆記本記錄上並慢慢賞析。每次出差,帶回來的總少不了一路所見、所聞的一籮筐詩詞。
1976年前後,鄧全恩以共大總校校刊記者的身份,經常到撫州各縣區採訪,,走遍了贛東的山山水水。
“家鄉的景色時常美得令我震撼,身臨其境時,總想為它配上一些詩詞,讓世人更好地了解它。”鄧老說,這些經歷,也為他後來以臨川文化為背景進行創作奠定了基礎。
1981年底,鄧全恩調回撫州工作。“很多人不理解我為何從省城回到地方上工作,但我卻很慶幸我能回來,因為這裡有獨一無二的臨川文化”。正如詩詞中所寫:“撫河澄碧,閱盡千秋事,舉旌英卓。”(摘自鄧全恩所著《念奴嬌·煙波古臨川》)

退休之後一心創作

退休後,鄧全恩的想法與普通老人頤養天年的想法不同,他一心痴迷於臨川文化探索及詩詞創作上。
“我要做一件事,那就是能較系統地以古典詩詞的形式反映臨川文化。”鄧全恩知道,想要較全面地反映臨川文化,自己之前創作的那些零碎的詩詞只能算是冰山一角,他必須制定一個長遠的規劃。
規劃的目的是創作一部以贛東人文歷史為背景、以古典詩詞形式詠述臨川文化的書籍,鄧全恩開始將全部精力傾注在了創作上。從2004年到2009年,他不斷收集、整理和補充資料。
為了考證一個歷史典故,為了探尋一處文化遺址,他不厭其煩地查遍相關史料,不辭辛苦地走遍撫州各縣河流山川,走訪上百個名鎮古村,行程數千公里。
為將株山最真實的歷史原貌呈現在讀者面前,2009年春節,鄧全恩不畏冬日的嚴寒,爬上位於臨川、豐城、南昌、進賢四地交界的株山,獲得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鄧老說,那個春節,他是在反覆求證、不斷收集補充資料中度過的。

佳作出版腳步不止

2009年3月,由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總計30萬字的《臨汝詩譚》最終出版。該書分為3輯,即“山水名勝”、“名人薈萃”、“當代風韻”,總計詩詞200餘篇,詩意圖片500餘幅。全書採用詩詞、注、意、圖相結合的編寫體例,從不同層面和角度涵蓋臨川文化深厚的歷史積澱和日新月異的當代風貌,形成一部詩史般的地方文化詩詞經典。
我市文藝界人士評價道:“《臨汝詩譚》是一部以詩詞形式較系統地反映臨川文化深厚底蘊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佳作,讀之通俗易懂且富有現代氣息。”“讀他的書,就是讀山讀水讀文化,是一種美的享受。”
評價之高應該是實至名歸。因為創作完成該書的工作量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該書中每首詩詞分為原創詩詞、注釋和詩詞意三部分。為力求注釋的真實性並儘可能擴大信息量,每首詩詞注釋都要查遍所能及的相關資料如《宋史》、《明史》、《清史》等典籍及相關縣誌中的篇章等,鄧全恩為此翻閱的資料摞在一起比一個人還要高。
如今,鄧全恩探索臨川文化的腳步仍在繼續。“臨川文化淵源流長,需要不斷學習、思考、探索。”鄧老說,“我個人太渺小,在深厚的臨川文化面前,讓我們共同學習、提高,共同守望家鄉的優秀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