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付迪,1951年出生於雲南省怒江州福貢縣鹿馬登鄉娃底村。他性情開朗又好學上進,而且肯幫助他人解難。從國小到中學,他愛學習,愛勞動,愛體育鍛鍊。1963年3月,毛澤東主席發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後,正在國小念書的鄧付迪,每天主動打掃教室衛生,幫助同學做作業。那時,鄧付迪的父親鄧付之在鹿馬登區委會工作,因為工作忙,很少顧及家庭的事。自幼手腳勤快的鄧付迪放學回到家,樣樣活都搶著做:割豬草、砍柴禾、挑肥料、餵豬食……他為母親阿達巴和姐姐鄧付舍分擔了不少家務。鄉親們都說,鄧付之和阿達巴養了一個好兒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鄧付迪
- 國籍:中國
- 民族:傈僳族
- 出生地:雲南省怒江州福貢縣
- 出生日期:1951
- 逝世日期:1971
- 職業:軍人
- 信仰:中國共產黨
- 主要成就:昆明軍區常委追記一等功
- 性別:男
人物介紹,人物生平,人物評價,
人物介紹
鄧付迪(1951—1971),福貢縣鹿馬登人,傈僳族,中共黨員,省軍區獨立營偵察員。1971年為搶救船渡怒江的民眾而犧牲,昆明軍區常委追記一等功。
人物生平
1966年,鄧付迪懷著保衛祖國的強烈願望,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分配到昆明軍區某部偵察組。偵察組駐在一個傈僳寨子。這裡緊靠國境線,是通往緬甸的重要通道口。在排長陶永忠的帶領下,偵察組幹部戰士與當地的傈僳族民眾朝夕相處,白天同民眾一道下地勞動;晚上組織民眾學習毛澤東著作,還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娛體育活動,與民眾結下了魚水之情。在偵察組幹部戰士的幫助下,鄧付迪進步很快,1970年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71年9月,鄧付迪回到闊別4年的家鄉探親。也就是這一次,在父母和鄉親的張羅下,經部隊組織批准,他與同村的傈僳族姑娘阿娜結了婚。新婚才幾天,怒江峽谷就飄起了連綿不斷的“九黃雨”,大規模的土石流把剛剛破土動工的怒江峽谷惟一的主幹公路——碧江縣至貢山縣的全長156公里沖得七溝八壑,人民民眾的生命財產遭受嚴重損失。鄧付迪坐立不安,恨不得馬上飛回營房。他不要新婚妻子阿娜送一程,匆匆向著貢山方向奔去。從鹿馬登到貢山需要翻山跨溝徒步4天路程,鄧付迪僅用兩天時間就趕回到部隊,並連夜回到了偵察連駐地丹珠寨子。
9月30日這天,鄧付迪心情顯得格外高興:明天,就是國慶節了,該為當地鄉親們做點什麼呢?下午3點多,丹珠寨子的3位老鄉要渡江到對岸探親,他們當中,有一位傈僳族老人,一位中年婦女,還有一個姑娘。鄧付迪和排長陶永忠自告奮勇划起“豬槽船”送3位鄉親過江。丹珠這一帶,怒江流水洶湧湍急,而且漩渦特別多,自古就有“掉進怒江無生還”的說法。“豬槽船”剛駛到江心,就被浪花打翻了。鄧付迪、陶永忠連同3位鄉親一同落水。這時,鄧付迪和陶永忠置個人生命於不顧,在怒江激流中拼搏,好不容易把傈僳族老人和中年婦女救出來,並用雙手托上江岸。為救傈僳族姑娘阿尼,鄧付迪又一次跳進激流中,拚命地追救她。他在千轉百彎的江水裡足足追出了1800米,奮力呼喊著“阿尼!阿尼!……”終因幾度泅水,體力耗盡,鄧付迪在追救這位傈僳姑娘途中,被無情的怒江漩渦吞沒了。
人物評價
為表彰鄧付迪捨己救人的先進事跡,昆明軍區發布命令,給他追記一等功,並號召全區幹部戰士向為搶救落水民眾而光榮獻身的鄧付迪學習。1984年,民政部批准鄧付迪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