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崗鎮

鄢崗鎮

鄢崗鎮位於商城縣西北部,距縣城28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15°13',北緯32°。東北接固始縣馬崗鄉,西北連潢川縣江集鎮、張集鄉。東西長約18公里,南北寬約10公里,西寧鐵路、滬陝高速橫穿全境,總面積115.5平方公里。轄22個行政村,297個村民組, 639個自然村。總人口38652人(2017年)。全鎮糧食總產量4.7萬噸,約占全縣的八分之一,是商城縣第一產糧大鎮,被譽為商城縣的“北大倉”。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完成4.5億元,財政收入288萬元,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981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26元,全鎮綜合經濟實力在全市排序第18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鄢崗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華中
  • 下轄地區:鄢崗村、北楊橋村、周寨村等
  • 電話區號:0376
  • 郵政區碼:465344
  • 地理位置:商城縣
  • 面積:115.5平方公里
  • 人口:38652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季候
  • 火車站:商城站
  • 車牌代碼:豫S
簡介,沿 革,地 形,河 流,土 壤,氣 候,農 業,林 業,水 利,養 殖 業,企 業,勞務輸出,電 力,郵 電,財政和金融,商 業,集鎮建設,教 育,衛 生,計畫生育,交 通,名人,

簡介

鄢崗鎮轄鄢崗村、曹寨村、劉雙樓村、汪寨村、余家寨村、李樓村、北楊橋村、長沖村、肖寨村、周寨村、尹崗村、土埂村、馮寨村、山坎村、西李集村、徐寨村、祁樓村、崔樓村、高台村、砂崗村、蔡樓村、阮崗村22個行政村,297個村民組, 639個自然村。總人口38652人(2017年),全鎮糧食總產量4.7萬噸,約占全縣的八分之一,是商城縣第一產糧大鎮。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完成4.5億元,財政收入288萬元,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981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26元,全鎮綜合經濟實力在全市排序第18位。
鄢崗鎮行政區
1994年鄢崗被信陽地區行署命名為“億元鄉鎮”;1996年,被信陽地委、地區行署命名為“文明集鎮”。1999年1月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文明單位”,6月被市委命名為“六好”鄉鎮黨委,7月被確定為市級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2000年3月被確定為市級小城鎮建設示範鎮,5月鎮黨校被省委宣傳部表彰為“先進基層黨校”,鎮工會被市總工會表彰為“先進基層工會”,10月鎮人武部被省委、省政府、省軍區表彰為“基層標兵人武部”,11月被市政府表彰為“第四期農業綜合開發先進鄉鎮”。2001年2月被市建設局表彰為“小城鎮建設先進單位”,10月被省建設廳命名為“中州名鎮”。2002年8月被市委、市政府表彰為抗旱救災工作先進集體,10月被中宣部、國家計生委授予“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先進鄉鎮。
鄢崗鎮組織機構有中國共產黨鄢崗鎮委員會(以下簡稱鎮黨委)、鄢崗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以下簡稱鎮人大)、鄢崗鎮人民政府(以下簡稱鎮政府)和中共鄢崗鎮紀律檢查委員會(以下簡稱鎮紀委)。鎮黨委由書記1人,副書記3人、委員5人共9人組成,下設黨委辦公室,轄35個黨支部,其中農村黨支部22個。鎮人大有兼職主席1人,下設人大辦公室。鎮政府由鎮長1人,副鎮長2人組成,下設鎮政府辦公室,計畫生育辦公室、信訪辦公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農業辦公室,轄財政所、地稅所、計生所、土管所、派出所、司法所、工商所、市管所、糧管所、水利站、農機站、農技站、獸醫站、林管站、文化廣播電視站、食品經營處、農村信用合作社、衛生院、郵政支局、電信支局、電管站。鎮紀委由書記1人,委員4人組成,下設紀委辦公室。鄢崗鎮還設有鄢崗鎮人民武裝部、共青團鄢崗鎮委員會、鄢崗鎮婦女聯合會、鄢崗鎮工會工作委員會。

沿 革

清順治三年(1646年)分屬商城縣三豐里,固始縣李集裡。
宣統三年(1911年)分屬商城縣平區,固始縣西南練總。
1941年分屬商城縣雙梅鄉、人和鄉,固始縣革新鄉。
1949年屬雙梅區。
1951年屬五區(雙椿鋪)。
1958年屬鐵路公社。
1961年屬雙椿鋪公社。
1962年析雙椿鋪公社北部17個大隊建鄢崗公社。
1983年改稱鄢崗鄉。
1998年4月撤鄉建鎮。

地 形

鄢崗鎮屬丘陵壟崗區。地勢中西部高,東部低,呈“海”形。最高點馮寨墩子山,海拔90.75米,最低點徐寨閏老宅子,海拔48.8米。

河 流

徐寨河 位於鎮境東、東北和北部地區,屬季節性河流。發源於北楊橋村馬崗嶺,中經李樓、祁樓村,西北於徐寨村張大營流入潢川縣張集鄉境內。境內幹流長11.8公里,河床面積0.369平方公里,流域面積32.46平方公里。
胡 河 位於鄢崗鎮境西南、西北部,屬季節性河流。發源於三里坪鄉熊山村,在汪寨村流入潢川縣境內。境內長約6.2公里,流經曹寨、鄢崗、崔樓、汪寨四村,河床面積0.56平方公里,流域面積 36.12平方公里。

土 壤

1982年經縣土壤普查分隊對全鎮土壤進行普查,初步查清全鎮土壤主要有三大類,即 “黃棕壤土類” 、“潮土類”、“稻土類”;五個土型,即“麻崗土”、“黃膠土”、“白散土”型;“沙石砸土”型;“淹育型水稻土”(水田);“育型水稻土”(泥土);“活散百土田”,“活白散泥田”、“育青泥”型。
鎮東北部和西部地方屬“黃棕壤土類”的“麻崗土”,“黃膠土”,“白散土”,鎮東南部(包括余寨、李樓、山坎、長沖、肖寨、楊橋)等村屬“黃宗壤土類”的“沙黃石砸土”,鎮正東向河沿地方(周寨)屬於“潮土類”。

氣 候

鄢崗鎮屬亞熱帶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春夏長,秋冬較短,光照足,雨量充沛,既有利於喜溫作物生長,又利於秋播作物安全過冬。年平均氣溫15.5℃,最高氣溫42℃,最低氣溫-10℃,年平均降雨量1089毫米,無霜期平均233天,風向春夏多為西南風,秋冬多為東北風。

農 業

歷史上鄢崗農業生產條件差,糧食產量極低,是有名的“北大荒”。隨著70年代鰱魚山水庫中、西乾渠和98條近200公里長支、斗、毛、渠的開挖及80年代眾多電灌站的興建,經過廣大民眾的辛勤勞動,鄢崗的農業生產條件逐漸改善,加之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日漸提高,農業種植面積不斷增加,產量不斷提高。2002年,鄢崗鎮耕地面積3981公頃,水稻播種面積3900公頃,小麥播種面積1780公頃,全年糧食總產量38335噸,其中水稻31500噸,小麥5109噸,糧食產量約占全縣的八分之一,是全縣第一產糧大鎮,昔日的“北大荒”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米糧倉”。
糧食作物主要有水稻、水麥,還有紅薯、大豆、綠豆等。在糧食生產中,根據市場需求,從1999年起開始推廣優質雜交稻“兩優培九”,2002年種植面積達到2000公頃。“兩優培九”產量高,品質優良,市場價格高,增加了農民收入。鎮糧管所加工生產的“千葉春”牌大米2002年底被中糧協會和省糧協會授予“放心大米”,是全省第一家獲此殊榮的晚秈稻米。
經濟作物主要有油菜籽、芝麻、花生、蓮籽、紅麻、瓜果、蔬菜、花卉等。2000年起,全鎮開始推廣優質油菜“雙低”(低硫酣、低芥酸)油菜,2002年播種面積900公頃,總產量2028噸。沿河長沖、肖寨、周寨、尹崗4個村建有333公頃的蔬菜基地,一年四季蔬菜不斷,除在本鎮銷售外,還銷往雙椿鋪、上石橋、城關鎮等集鎮。2002年,因種植蓮籽、大棚蔬菜、西瓜等年收入上萬元的全鎮有500多戶。

林 業

鄢崗鎮原有山林主要分布在楊橋、長沖、李樓、山坎、馮寨、余寨、祁樓等村,總面積約667公頃,主要分布地點有:楊橋村集中連片約53.3公頃,主要樹種為火炬松;李樓村以柯營組為中心,連片約6.7公頃,主要樹種為火炬松;余寨村松樹集中連片約5.3公頃,馮寨村火炬松集中連片約20公頃;山坎村火炬松、板栗連片約13.3公頃,祁樓村松樹連片約13.5公頃。
2001年以來共退耕還林1000公頃。其中連片較大的有:周寨、長沖、肖寨、尹崗四村沿灌河連片栽植速生楊160公頃;長沖、李樓兩村連片栽植國槐53.4公頃;徐寨村栽植速生楊63.3公頃;汪寨村栽植速生楊53.3公頃。

水 利

鄢崗鎮水利設施較為配套。鰱魚山水庫的中乾渠、西乾渠穿境而過,98條支、斗、毛渠延伸到全鎮各個村、組。近年來,加強了農田水利基本建設。1990年,在肖寨村完成了133公頃的田間工程;1997年,在崔樓村完成了200公頃的糧食自給工程;1999年,又在曹寨、鄢崗、高台、崔樓、汪寨等村內完成了1000公頃的農業開發工程。截止2002年底,全鎮共有塘堰2044處,小型二類水庫5座(周寨老塘、山坎水庫、祁樓九龍寺水庫、汪寨楊樓水庫、阮崗霸子塘),蓄水能力為1000萬立方米,共建有大、小電灌站24座。

養 殖 業

近年來,全鎮的養殖業有了較大的發展,除傳統的放養外,已有了一批養殖專業戶。截止2002年底,全鎮有養雞專業戶30家,養鴨專業戶80家,養豬專業戶10家,養羊專業戶50家;養魚水面15公頃以上的30家,還有特種養殖戶4家,分別養殖河蟹、山雞、獺兔。

企 業

2002年,鄢崗鎮共有鎮辦企業5個,民營企業56家,個體工商戶876個,鄉鎮企業的三大支柱產業是農產品加工、交通運輸和建築建材。
鎮辦企業原有板鴨廠、羽絨廠、磚瓦廠、農機廠、建築公司。1996年以來,先後對4個廠進行了改制,轉變經營體制,把集體企業轉包給個人經營。羽絨廠、磚瓦廠改制後,經濟效益較好。羽絨廠改為鵬程製衣廠後,推行股份制,引資聯合,擴大了規模,實行學生服、成人西服、運動服、拖鞋、羽絨襖、羽絨被等系列型綜合生產,被上級教育部門定為學生裝定點生產廠家。
民營企業發展迅速,已成為鄢崗鎮鄉鎮企業的主要組成部分,主要行業有:糧食加工、交通運輸、建築建材、服裝生產、金屬回收、羽毛工藝、蓮籽生產、商業、飲食等。近年來,鎮黨委、政府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創新思路,採取強力措施推進民營經濟大發展。一是每個企業明確一名科級幹部聯繫,實行掛牌保護,幫助排憂解難;二是搞好企業基本情況調查,了解企業的規模及市場發展前景;三是理清發展思路,針對企業發展現狀,集思廣益,清除企業小富即安、小進則滿的思想,幫助他們制定長遠的發展規劃;四是每月組織企業負責人召開一次座談會,為他們提供向政府提意見、建議和互相交流的機會;五是最佳化政策環境,規範職能部門行為,積極引導民間資金投資集鎮開發、承包工廠和企業,興辦公益事業,努力為民營經濟快速發展提供廣闊舞台。由於措施得力,全鎮的民營企業呈現了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2002年的營業收入為9769萬元。規模較大的民營企業有山信農貿有限公司、匡福全布鞋廠、亞豪金屬材料公司、緙絲織繡廠、羽毛工藝品廠等。其中,山信農貿公司是商城縣北部的糧食加工龍頭企業,加工的精製大米遠銷廣東、廣西、四川、福建等地;亞豪金屬材料批發公司是商城縣北部最大的鋼材銷售企業。

勞務輸出

勞務輸出是鄢崗鎮富餘勞動力從業的生財門路。自1980年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後,就有少數農民外出務工,此後,在這些人的帶動下,富餘勞動力紛紛走出家門。90年代以來,鎮黨委、政府堅持把勞務輸出作為一項產業來抓,注重完善服務機構,健全管理措施,強化職業技能培訓。在具體工作上,一是建立了外出務工經商人員檔案,搞好跟蹤管理和全程服務;二是加強與輸入地聯繫,積極倡導建設家鄉,服務家鄉的理念,建立穩固的勞務人員創業基地;三是強化維權工作,以外建支部為依託,以工會為載體,切實維護農民工的根本利益。在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扶持下,全鎮勞務輸出不斷增加。據各村統計,從1997-2002年,外出務工人數大致穩定在9000人左右,約占全鎮人口總數的20%。2002年,全鎮外出務工人數為9600人(其中省外務工的為7900人左右),所從事的工種大多是建築業、商業、服務業、制磚業等,年務工收入4500萬元,務工帶(寄)回現金3500萬元。

電 力

1998年至2003年,經分批進行農網整改後,鄢崗鎮電管所管轄10KV線路55公里,0.4KV線路76公里,配電變壓器由整改前的45台,增加至整改後的78台。全鎮22個村、297個居民組全部通電並使用電力進行農副產品加工。

郵 電

改革開放大大促進了郵電事業的發展。1996年由過去的單一郵政發展為郵政、電信綜合性事業。全鎮郵政網點涵蓋22個行政村,郵路總長150公里。2002年,報刊雜誌年流轉額10萬元,收寄信件、包裹、特快專遞20000件,發行報刊雜誌3500份,郵政匯兌總額150萬元。電信方面,有5個固定電話交換網點,安裝電話4100部,電信線路250公里。移動通訊方面,建通訊信號基轉站1處,擁有手機6850部。

財政和金融

2002年,全鎮財政總收入466.2萬元,支出397萬元。現有營業所、信用社各1個,2002年末總存款9349.5萬元,比1978年增長25倍。

商 業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得到了空前發展。2002年,全鎮共有商業網點198個,從業人員1100人,商品零售總額1683萬元,比1978年增長38倍。

集鎮建設

近年來,鄢崗鎮堅持統一規劃,合理開發,集鎮建設日新月異,功能逐步完善。全鎮形成了一點三線八個集鎮,即以鄢崗為中心,鄢崗—馮寨、大崗—鄢崗—砂崗、鄢崗—周寨三條線,大崗、楊橋、周寨、李集、徐寨、崔樓、高台、阮崗八個小集鎮。鎮政府所在地的鄢崗街中心集鎮已發展到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00人。其中政府前街1100米,政府后街1000米,東關街700米,西關街300米,東站路300米,文化路500米,府右街300米。五街兩路五大市場布局合理,街道路面全部鋪油硬化,電力、供排水、路燈、霓虹燈、公廁、綠化等一應俱全,5000部程控電話、32套節目的有線電視全部開通。1996年,鄢崗被信陽地委、地區行署命名為“文明集鎮”。

教 育

2002年底,全鎮有國中3所,國小22所。國中有43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030人;國小有16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7842人(含學前班27個,學生1326人),另有成人教育學校1所。全鎮共有教職工351人。中國小校舍共1131間,其中樓房586間,25所學校中有18所學校有教學樓;校校都有圖書室、儀器室;有三所學校設有微機室,開設了微機課;鎮一中擁有先進的多媒體教室,每年該鎮都大批學生走進高等學校。現在從該鎮走出的大中專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

衛 生

鄢崗鎮有衛生院1所,在崗醫務人員44人,臨床科室11個,標準固定病床40張,各類科室診斷儀器先進,設備齊全,擁有先進的A超機、B超機、心電儀、X光透視機,分析天平及內眼手術器械等,還購買了救護車。醫院注重特色發展,特別是五官科、化驗室、婦產科、病房等科室,設備先進、醫療效果好,吸引了大量周邊鄉鎮和鄰縣病人前來就診。1996年,投資新建了門診大樓,徹底改善了醫療辦公條件。全鎮還有個體診所42個,鄉村醫生50人。

計畫生育

鎮計生辦、計生所現有辦公樓兩座,建築面積900平方米,工作人員20人,內設科室9個,有B超機5台。1990年至2002年,鎮計生所連續13年被縣評為先進單位;2001年被省計生委命名為“紅旗鄉所”。2002年,鄢崗鎮被中宣部、國家計生委授予“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先進鄉鎮。

交 通

境內交通方便。“312”國道、寧西鐵路從東向西穿境而過,商(城)—淮(濱)路從該鎮東部經過,河(鳳橋)—江(集)路鄢崗段12公里在1996年和1997年完成了柏油硬化。
全鎮各個村、組都通公路。環鎮60.5公里的鎮村公路,經過取直、加寬、降坡、鋪沙墊石,達到國家四級路面標準,村組公路都是晴雨暢通。
全鎮有各式客車、貨車500餘輛,每天發往縣城的有30輛客車,發往蘇州、杭州的有3輛,發往信陽的2輛,發往固始、潢川的4輛,外出經商、旅遊方便快捷。

名人

肖百勤
肖百勤,男,1956年3月生,鄢崗鎮肖寨村人。
信陽市交通局副局長。(副處級)1974年參軍入伍,1976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5年、1993年分別畢業於上海立信會計學校和信陽陸軍學院。歷任部隊戰士、司務長、財務助理員和信陽軍分區助理員、後勤部長,現為信陽市交通局副局長。曾3次榮立三等功,並分別被南京軍區、濟南軍區、河南省軍區評為學雷鋒積極分子、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
邰繼生
邰繼生,男,1949年1月生,鄢崗鎮余寨村人。
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處級幹部。1968年參軍入伍,1970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0年2月畢業於四川大學經濟系政治經濟學專業。先後在空軍、國防科工委、四川省委等單位工作。歷任部隊戰士、班長、幹事、營教導員、試驗車間黨支部書記、師政治部宣傳科長和四川省委宣傳部幹部、墊江縣委副書記等職。先後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新聞報導、調查研究、論文、黨課等文章幾十篇,並參與《宣傳學講授綱要》和《黨員“三基本”教育》等書的編纂工作,多次被評為“五好戰士”和先進工作者。
肖柏順,男,1941年11月生,鄢崗鎮肖寨村人。
原中共信陽地委副秘書長。1958年10月參軍入伍,1960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12月由部隊轉業至地方工作。曾在部隊12次受嘉獎,3次榮立三等功,並被福州軍區授予學雷鋒標兵,出席了福建省人民代表群英會和全軍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代表會。1964年被選為國慶觀禮代表,受到毛澤東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到地方工作後,曾任淮河工程副指揮長,出色完成工程任務,並再次榮立三等功。
朱建民,男,1909年4月生,鄢崗鎮人。
幼讀私塾,後入天津南開中學學習,1933年畢業於國民黨中央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系,獲法學學士學位,旋即被選派赴德國柏林大學深造國際公法,後除一度任台灣立法院專門委員及秘書處處長外,致力於教學研究工作。歷任四川大學、東吳大學教授、政治大學教授兼系主任、研究所所長、教務長及法學院長,台灣地區科學委員會及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講座教授及研究教授、高等考試典試委員、台灣地區科學委員會人文及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審議委員及諮議委員,政治學會理事長、正中書局董事長等職。多次出席國際會議,兩度率領台灣地區教育訪問團分訪東亞和歐洲各國。1979年退休後,轉任台灣商務印書館發行人,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著有《近代哲學家的戰爭論》、《侵略問題之國際法的研究》、《國際組織》、《聯合國內政治集團》、《國際組織新論》、《外交與外交關係》、《1980年代東南亞》(譯)、《國際思想大師》(譯)等書。其中《國際組織新論》、《外交與外交關係》,分獲中山學術著作獎和優良著作獎。曾獲美國傅爾布萊特資深學人研究獎,並在哈佛大學及密西柏大學訪問研究。1973年以促進學術交流獲漢城成均館大學校頒名譽法學博士。
劉正才,男,1963年8月生,鄢崗鎮祁樓村人。
河南省水利廳黨組成員。1982年7月畢業於鄭州水利學校農田水利專業,同年參加工作,1986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8年畢業於武漢水利水電大學工程系函授本科,獲工學學士學位。歷任鰱魚山水庫管理局幹部、副科長、局黨委委員、科長、副局長等職。主持完成的科研項目有“鰱魚山水庫最佳化調度研究”、“鰱魚山水庫水文自動測報系統研究”,分獲國家水利部和信陽地區科技進步一等獎和河南水利廳、國家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科技成果一、三等獎。先後參與編著《灰色系統預測與決策》等書,並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其中有些收入論文集。曾被評為河南省優秀科技工作者,並被信陽地委授予“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稱號。為中國系統工程學會、中國水利學會、全國灰色系統研究會會員。
樊學山,男,1951年1月生,鄢崗鎮長沖村人。
原商城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農村工作委員會主任。1967年參軍入伍,1969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後轉業至地方工作,1985年7月畢業於信陽地委黨校政治專業,歷任部隊戰士、文書、排長、縣交通局運輸管理站副站長,縣紀委幹事、常委、縣檔案局局長、縣總工會主席等職。先後在省、地電台、報刊發表新聞稿件和論文200餘篇。曾多次被部隊評為五好戰士,並被河南省委宣傳部評為先進工作者,1991年被信陽地委宣傳部評為模範通訊員。
朱亞民,男,1918年12月生,鄢崗鎮曹寨村人。
原河南省冶金規劃設計院院長、高級工程師。1943年7月畢業於國立湖南大學土木工程系,獲學士學位。1945年參加高考獲教育部頒發的工程碩士學位,1949年5月參加工作,1980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河南省冶金廳基建處處長、省基建局副局長、省政協常委、經濟科技委員會副主任、省冶金規劃設計院顧問等職。1990年5月離休後,享受廳局級待遇。著述有《大跨度石拱橋的設計與施工》、《建築物裂縫的形式與處理》、《新型建築材料的套用與推廣》等。
王永久
王永久,男,1948年12月出生,鄢崗鎮李集村人。
中共黨員,大專學歷,中學高級教師。1971年9月至1973年7月在信陽師範文科大專班學習,1973年9月至1981年7月在李集中學(戴帽高中)任教,先後任語文教師、團支書。1981年9月至1991年7月任鄢崗中心國小副校長、校長。1991年9月至2004年任鄢崗一中校長。1995年被評為省優秀教師。
周傳猷,男,1938年5月生,鄢崗鎮周寨村人。
原輝縣市房地產開發總公司經理。1950年7月參加工作,1956年3月參軍入伍,1958年7月提乾,1959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4年4月轉業到地方工作。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33970部隊後勤部營房科副科長、科長和輝縣市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委員會副主任、黨總支副書記等職。曾參加抗美援朝、中印邊界保衛戰、對越自衛還擊戰等戰鬥。兩次立功受獎、多次被評為先進個人。
胡正發,男,1950年5月生,鄢崗鎮汪寨村人。
原信陽地區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局主任科員。1968年12月參軍入伍,1971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在總參謀部測繪局第二測繪大隊和福州軍區32124部隊從事測繪工作。1982年轉業至地方後,曾在信陽地區計畫委員會、地區計畫統計建設局、地區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局等單位工作,多次受到所在單位的表彰。
周傳剛,男,1942年10月生,鄢崗鎮尹崗村人。
原縣物價局局長,1960年8月畢業於上石橋中學,同年參軍入伍,1963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4年5月退伍。先後任社教工作隊隊員,汪橋、上石橋公社人武部幹事、長竹園公社黨委副書記、人武部部長、雙椿鋪公社黨委副書記、人武部長、城關鎮鎮長、馮店、鰱魚山鄉(公社)黨委書記等職。
馬克章,男,1946年7月生,鄢崗鎮高台村人。
原縣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長。1961年畢業於上石橋中學,1965年11月參軍入伍,1989年10月轉業至地方工作,歷任部隊戰士、班長、排長、連長、副營長、團後勤處股長、武警支隊後勤處副處長、處長,副支隊長等職。曾在部隊受到師、團和武警總隊的表彰與獎勵。
宋世慧,男,1948年11月生,鄢崗鎮周寨村人。
原縣供銷社理事會主任。1967年畢業於商城高中,同年參加工作,196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鄢崗公社民辦教師、教師、上石橋高中校長、上石橋鎮鎮長、三里坪鄉黨委書記等職。
胡慶瑞,男,1938年7月生,鄢崗鎮肖寨村人。
原縣農業委員會副科級協理員。1958年畢業於商城師範,同年12月參軍入伍,196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6年2月轉業至地方工作。歷任部隊戰士、班長、鄢崗公社李集學校教師、余集公社人民武裝部幹事、黨組成員、鰱魚山、伏山公社人民武裝部部長、黨委副書記,革委會副主任、縣遷安辦公室總支副書記、縣城建局副書記、副局長、縣誌編輯室主任等職。曾參與編纂《商城縣概況》、新編《商城縣誌》等書。
楊德金,男,1936年3月生,鄢崗鎮人。
原商城縣公安局預審員,二級警督。1952年9月參加工作,195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曹寨區周寨鄉公安員、雙椿鋪區周寨鄉團委副書記、書記、副鄉長、黨委副書記、民兵隊長、治保主任、上石橋區(公社)政法部長、公安特派員,派出所副所長、縣財政局人秘股副股長、黨支部委員。縣公安局副主任科員等職。先後多次被評為地、縣先進工作者,曾10次受嘉獎,兩次榮立三等功。
劉光才,男,1956年9月生,鄢崗鎮祁樓村人。
商城縣城建局局長,1975年高中畢業後任本村幹部,197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被選招為國家幹部。歷任鄢崗鎮黨委委員、副鄉長、余集鄉鄉長、余集鎮黨委書記等職。
樊學超,男,1947年11月生,鄢崗鎮土埂村人。
原商城縣工商局局長,1965年9月參加工作,1969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7年7月畢業於縣委黨校中專班。歷任上石橋公社幹部、團委書記、白塔集公社黨委委員,經聯社副主任、主任、黨委副書記、河鳳橋公社經聯社主任、黨委副書記、達權店鄉黨委副書記、鄉長、黨委書記、雙椿鋪鎮黨委書記等職。曾多次受到信陽地委、行署表彰。
彭懷銀,男,1956年7月生,鄢崗鎮崔樓村人。
商城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1979年7月畢業於信陽師範學校,同年參加工作,198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7年畢業於河南省委黨校函授大專班。歷任商城高中教師、團委書記,縣政府辦公室幹部、副科級協理員、余集鄉黨委副書記、鄉長、河鳳橋鄉黨委書記、商城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肖祖泉,男,1944年2月生,鄢崗鎮肖寨村人。
吳河鄉人大主席團主席。1962年1月畢業於上石橋中學,1963年11月參軍入伍,1965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1年12月轉業至地方工作。歷任部隊戰士、排長、副指導員、指導員、副教導員和吳河鄉公社經聯社主任、紀委書記、黨委副書記、鄉人大主席團主席等職。曾出席北京軍區積極分子表彰會,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朱逢彬,男,1934年1月生,鄢崗鎮鄢崗村人。
原鄢崗鎮教育黨支部書記,中學一級教師。1953年畢業於商城簡師,同年參加工作,1956年7月畢業於潢川師範學校,1958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縣國小教師、教導主任、校長、中學教師、校長等職。曾撰寫《加強信訪工作促進廉政建設》論文,被轉發於信陽地區各縣、市。並編輯《有關品德教育的名詞術語淺釋》一書。先後被評為信陽地區優秀教師和紀檢信訪、中國小德育工作先進個人。
朱時榮,女,1949年7月生,鄢崗鎮長沖村人。
原城關鎮第四國小高級教師。1974年畢業於潢川師範學校,同年參加工作。1987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鄢崗、雙椿鋪、蘇仙石完小和縣農場國小、城關鎮第四完小教師。多次被評為縣、鄉先進教育工作者,1988年被評為信陽地區優秀教師。
李文炬,男,1952年6月生,鄢崗鎮曹寨村人。
原鄢崗鎮教育管理站站長,國小高級教師。1973年2月參加工作,1982年7月畢業於潢川師範學校,1986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4年4月畢業於河南大學函授本科。歷任鄢崗鄉(公社)曹寨中學民辦教師和鄉教育管理站輔導教師,站長等職。曾被評為信陽地區師資培訓先進工作者,多次被評為地、縣教育先進個人。
朱萬旺,男,1943年8月生,鄢崗鎮馮寨村人。
原鄢崗鄉板鴨廠會計師。1959年畢業於上石橋中學,翌年參加工作,1969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本村會計,黨支部副書記和鄢崗鄉板鴨廠主管會計等職。曾被信陽地區鄉鎮企業局評為財務工作先進個人。
喻保田,男,1953年9月生,鄢崗鎮人。
原鄢崗鄉磚瓦廠會計師。 1968年畢業於雙椿鋪中學,翌年4月參軍入伍,1972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4月退伍,1974年參加工作,1989年畢業於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會計專業函授班。先後任鄢崗鄉(公社)工商所、農機廠、建築公司會計和磚瓦廠廠長等職。曾被信陽地區行署授予“鄉鎮企業家”稱號。
曹啟萍,女,1961年11月生,鄢崗鎮曹寨村人。
鄢崗鄉企業辦公室會計師。1979年7月畢業於鄢崗中學,同年參加工作。1979年7月畢業於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工業會計專業函授班,1991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鄢崗鄉(公社)交通管理站、鄉企業辦公室會計。曾被信陽地區鄉鎮企業局評為財務、統計先進工作者。
程宏昌,男,1963年9月生,鄢崗鎮北楊橋村人。
原商城禹王公司董事長、總經理,1979年7月畢業於鄢崗高中,1981年10月參軍入伍,1983年10月退伍回本縣工作,1990年畢業於信陽地委黨校經濟專業,1992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雙椿鋪公社經聯社秘書,縣水利機械廠辦公室主任、廠長。曾被評為信陽地區“契約管理先進工作者”和“優秀團幹部”。
李正文,男,1968年7月出生,鄢崗鄉汪寨村人。
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1982年7月畢業於潢川師範(1999年9月河南大學歷史專業本科函授畢業),1982年7月畢業分配到鄢崗鄉任教,先後任李集中學教導主任、鄢崗二中副校長等職,現任鄢崗二中校長。
周家奎,男,1966年4月出生,鄢崗鎮尹崗村人。
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 1987年7月潢川師範畢業(1995年河南大學中文本科函授畢業)。畢業後分配到鄢崗一中任語文教師,1999年調入鄢崗三中先後任副校長、校長,2005年8月始任鎮中心校黨支部副書記、校長。
姜明堂,男,1962年5月出生,鄢崗鎮人。
中共黨員,中學一級教師,大學本科學歷,1981年畢業於潢川師範商城分校,是年分配到鄢崗高中任物理教師,1983年9月—1991年7月先後任鄢崗中學團總支書、教導主任(1988年6月河南大學物理系函授畢業),1991年調任鄢崗中心國小校長,現任中心國小校長,黨支部書記。
曹啟才,男,1977年12月出生,鄢崗鄉曹寨村人。
中共黨員,專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 1987年潢師畢業,畢業後分配鄢崗中心國小任教,1998年7月調至鄢崗二中任教,2001年任鄢崗二中副校長。
夏德忠,男,1969年7月出生,鄢崗鄉曹寨村人。
大學學歷,中學一級教師, 1989年固師畢業,畢業後分配到鄢崗三中任教,2001年任鄢崗三中副校長。
高啟松,男,1966年5月出生,商城縣鄢崗鎮人。
中共黨員,中教一級職稱,1987年7月畢業信陽師範學院中文系,遂被分配到伏山農高任教,1988年9月調至鄢崗一中任教,1999年10月調任鄢崗中心國小任副校長至今。
朱逢銀,1956年6月出生,鄢崗鎮人。
1978年畢業於信陽衛校,現在鄢崗鎮衛生院工作,1994年1月獲主治醫師職稱。
夏長學,1964年3月出生,鄢崗鎮人。
1983年畢業於信陽衛校,現為鄢崗鎮衛生院主治技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