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鄡陽縣,漢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置,治所在今江西都昌東南鄱陽湖中,漢初
豫章郡轄18縣之一。
南朝宋永初二年(公元421年)廢。
來源
鄡陽,最早見於班固撰寫的《漢書·地理志》中,其記曰:“豫章郡戶六萬七千四百六十二,口三十五萬一千九百六十五,縣十八,“一十六日裊鄡陽“一”,宋朝的樂史在《太平寰宇記》中說,廢鄡陽陽縣在鄱陽縣西北20里。明、清時代的地方志書如《江西通志》、《
南康府志》、《鄱陽縣誌》都對鄡陽陽古縣作了記載。清同治年間纂修的《都昌縣誌》更明確地指出:“古鄡陽城在周溪司前湖中望中山,至今城址猶存。”並注云:“考《漢書·地理志》,徐水出徐漢,以至裊陽人湖漢。朱子謂湖漢即彭蠢,按徐漢即今餘干縣,四望山前為饒河口,則俗傳四望山城即古鄡陽不誣矣”。
位置
近年來,通過對《都昌縣誌》所指地點進行
考查,果然在都昌縣周溪鄉的泗山發現了裊鄡陽古城的遺址。泗山位於東鄱陽湖北岸,是一東西長約2公里,南北寬約1公里的狹長地。古城遺址就座落在四大屋場村以南60米的湖洲上,面積約1平方公里。城址最南端是城頭山,平坦的山頂上有土城垣殘跡,東北長約28米,南端長約15米,高為4米,頂寬3米。在城頭山北側的高地上,對角幾何花紋磚,捲雲紋瓦當、萬歲瓦當、繩紋筒瓦、各種器形的陶片俯拾皆是,其中還有篆體刻寫的“永元七年三月十四日”的紀年磚。在城址西部和北端鄰近的山丘及沿湖高地上,布列有大量的磚室漢墓,許多墓室已遭破壞。泗山民眾拾到不少隨葬器物,如西漢的“五銖”銅錢、王莽的“貸泉”錢、四乳蟠螭銅鏡等。這些確鑿的器物證明,至少從漢代起,這裡就是一塊人煙茂密的土地。史書上的記載是正確的,2,000多年前的漢代統治者確曾在此設立過一個縣——鄡陽。
意思
鄡陽究竟作何義解?它是因什麼而立名的?古人也曾考證過。清代金溪人王漠在《江西考古錄》中說,鄡邸日縣,“疑即古裊陽國,加邑作鄡。改為縣矣”。然而,《山海經》中的《海內南經》說得很清楚:“梟陽國在北胸之西,其為人,人面長唇,黑身有毛反踵。見人笑亦笑”。北胸之西為今廣西、貴州一帶,距都昌數千里之遙,哪能扯連得上呢?王謨也覺察到了這一點,於是又引《海內經》中的郭璞注釋,說在南康郡深山中有梟陽,謂贛巨人,“以南康為即鄡陽國”。但南康郡是晉太康三年於零都設定的,完全不同北宋太平興國年間設定的轄治都昌的南康軍。雩都與都昌一在贛南,一在贛北,相隔也近千里,王謨只好說:“然在洪荒之世,合為近地”。這樣的牽合,顯然是不合道理的。
名稱由來
其實,裊邸日之名是因人事而立的。鄡,音同梟。梟為古極刑名,即殺人斬其首而懸於木上。衛里宜炙乞二釗紅巡絲斌恩絕道。查閱《史記》、《漢書》和《資治通鑑》等史書,就可發現,淮南王黥布就是在這裡被殺的。黥布,秦末人。陳勝在大澤鄉起義後,他在番陽聚兵數千,跟隨項羽攻秦,被封為九江王,後又叛楚歸漢。劉邦立其為淮南王,轄九江、廬江、衡山、豫章四郡。漢高祖十一年,韓信、彭越接連被誅。黥布心恐,遂舉兵反。劉邦帶兵親征,鯨布與百餘人敗走江南。劉邦令別將追之。番君昊芮曾將女兒嫁給鯨布。吳芮之子長沙成王吳臣是鯨布的妻弟。在鯨布兵敗,漢將窮追的情況下,他假意要和黥布亡走東越。鯨布信而隨之,結果被殺於茲鄉民田舍。茲鄉,《史記索隱》注釋為“鄱陽,鄡鄉縣之”。顏師古在《漢書注》中說:“茲鄉,鄡陽縣之鄉也”。現在鄡陽古城遺址附近的村民猶傳說這裡有“英王墳”。可見,鯨布被殺於鄡陽當確有其事,鯨布被殺時,還未立鄡陽縣,這塊土地歸番陽縣管轄。所以《史記·鯨布列傳》記為“番陽人殺布茲鄉民田舍”。《史記·高祖本記》記為“追得斬布鄱陽”。只是漢將於高祖十二年追滅鯨布後,從鄱陽和彭澤兩縣劃出部分土地,另置一縣以志其事,名為鄡陽。這就是鄡陽古縣設立的經過和名稱由來。
設定時間
《太平寰宇記》和一些史志書籍記蠡陽為“漢高祖六年置”。按此說是以《史記·鯨布列傳》中漢高六年,“布遂剖符為淮南王,都六,九江、廬江、衡山、豫章郡皆屬布”的記載為根據的,這些先代史志書籍的編纂者認為,豫章郡為漢高祖六年立,其所屬之鄡陽等縣亦應同年設定。這實為武斷。漢代的行政區劃也和後代一樣,時有增設和歸併。縣置並不都和立郡同時,有的後於郡,有的則早於郡。如為豫章郡所轄的鄱陽、南野等縣的設定,都早於漢高祖六年而在秦時。還有一種說法是豫章郡為漢將灌嬰於漢高祖六年平定,其一些屬縣亦為灌嬰於是年所立。這種說法也是本於《史記》的。《史記·樊酈滕灌列傳》中載有灌嬰於垓下斬項羽後,·揮兵渡江,“遂定吳、豫章、會稽郡”。項羽亡於漢五年十二月,灌嬰“定豫章”應是六年,遂據此斷定豫章所屬各縣亦為灌嬰於是年平定或設定的。殊不知《史記》在這一點上的記載是不正確的。灌嬰並沒有在漢六年定過豫章郡。據《史記·鯨布列傳》載,漢五年十一月,鯨布與劉賈人九江,“誘大司周殷,周殷反楚,遂舉九江與漢擊楚”。九江郡既然在項羽死前已歸漢,灌嬰就毫無必要在擊殺項羽後,帶兵再平定從九江郡中分置出的豫章了。豫章當為鄣郡之轄境,相當今江蘇、安徽兩省長江以南,浙江省新安江以北範圍內的一塊土地,與吳、會稽兩郡同是項羽起家的江東地區。灌嬰要平定項羽的老窠,決不會繞過鄣郡不取,而西去豫章。不過,灌嬰確實定過豫章,鄡陽亦為其所立,不過是在平江東6年以後。漢高祖十二年,他奉劉邦之命來到江南,平定了鯨布轄屬的豫章。《史記·灌嬰本傳》載“十二年,一卜月。高祖已擊布走,令別將追之”。據《史記·灌嬰本傳》載,這個“別將”就是“以車騎將軍先出,攻布別將於相”的灌嬰。他在攻殺鯨布的戰役中,取得了“別破軍十六,降城四十六,定國一,郡二,縣五十二,得將軍二人,柱國、相國各一人,二千石十人”的戰績,受到劉邦“定令嬰會穎陰五千戶”的獎賞。
地理概況
2,000餘年前的鄡陽縣域,大部分在現在的東都陽湖區和都昌縣境。其西界為罌子口至松門山一線的西鄱陽湖的東岸,北與彭澤(其治所在今湖口縣江橋鄉)相連,東、南與鄱陽、餘干接壤,東西距約60公里,南北長約70公里。由於地處都陽盆地中心,地勢平坦,古徐水蜿蜒南來,向西折人彭蠡,既便車馬馳騁,又利舟船航行,為漢代南通南粵,東通閩與浙的交通要道;此處氣候溫暖,土質肥沃,物產豐富,且與漢代著名的黃金產地—黃金采毗鄰。這樣的環境,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在鄡陽遺址的調查中,發現城址東側有一手工業作坊區。據附近老年人反映,每當大風雨過後,這裡地表就會露出小金條和金顆粒。建國前幾年的冬季,常有數百人到此淘金。從淘獲的金子看,有的兩頭尖,如鼠糞大小;有的象綠豆大,中有孔;有的成絲條狀。有人還獲得金簪和金戒指。這顯然是手工業工人製作金器時的殘屑和遺留下的成品,民眾也呼此處為“打金街”。在城址東北0.5公里處,1968年修水利時,掘出簍裝的10,000餘枚五銖錢和一套12個由大到小的青銅盆,當為商賈豪門窖藏。這些出土文物也很有力地說明了,這塊地方在古代曾有過一段經濟相當繁榮的時期。但是,到南朝劉宋初年,民康物阜的鄡陽縣卻消聲匿跡了。《鄱陽記》和《都昌縣誌》俱云:鄡陽在劉宋永初二年廢,“省入彭澤,隸江州”。關於這一古縣為什麼在置縣600餘年後被廢的原因,後人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在沒有科學解釋的時候,人們只好歸之於“神”與‘妖”。
傳說
在都昌縣就流傳著一個“沉鄡陽,浮都昌”的傳說:在晉代後期,一條龍孽和它的九個兒子突然飛至裊腸陽。頓時,雷鳴電閃,地面下沉,一片汪洋。在南昌西山修道的許遜急忙施展法力,捉獲孽龍,接著又把寶劍一指,在松門山對面浮出一朵蓮花,即刻化成一片土地,成為後來都昌縣城所在地。這個神話的內容是虛構的,但我們還是可以從中追尋一個信息:鄡陽的消失與鄱陽湖的變遷有極為緊密的關係。
鄱陽湖
鄱陽湖區在前震旦紀位於江南古陸,自元古代以來,湖區地殼經歷了多次構造運動。中生代以後,區內東西向構造帶與斜跨成帶的新華夏系、華夏系構造,構成了鄱陽湖區的基本格架,特別是新華夏構造體系,基本上控制了中新生代鄱陽盆地的形成及展布。鄱陽盆地與兩湖盆地同長江中游的陷落低地,面積近20,000平方公里。愁雲鄱地形成之後,首先發育了贛,江水系。但是10,000年前,鄱陽盆地尚未出現連片水域。當時,鄱陽盆地的北緣,即今湖北、安徽境內的黃梅、宿松、望江一帶的彭蠡盆地,因全新世海侵,已儲水成湖。這就是《禹貢》中所記述的“陽鳥所居”的彭蠡澤。由於淮陽山字型前弧的南壓活動,加上地球自轉的偏向作用,至漢代,彭蠡澤已沿贛江大斷裂經湖口南溯至罌子口附近。這時,大面積湖水並未越過松門山。在其東南方向的湖漢平原上,良田遍野,村舍如雲,正是陽鄡縣的興盛時期。但是,由於活動性的扭動構造體系—新華夏系以及山字型前弧應力場的繼續活動,平均海拔不到20米的鄡日縣南部地區,包括縣城所在地,正受到湖水淹沒的威脅。從三國時起,鄱陽盆地進入有史記載以來的第一次地震活躍期。東晉成帝鹹和二年豫章郡發生地震,以後盆地內地震不斷,震級或大或小,致使松門山以南的湖漢平原緩慢下沉。同時,長江中上游和江西境內連降暴雨,大水泛濫。
歷史記載
據《文獻通考》記載:晉“鹹寧二年閏七月,荊州郡國五大水流四千餘家”,“三年七月荊州大水”,“十月·“…又大水”,“四年七月,司冀兗豫荊楊郡國二十大水,傷秋稼,壞屋,室有死者”,“十二月河南及荊楊六州大水”,隨後多年郡國接連大水,“惠帝元康二年有水災”,“五年六月荊楊徐充豫五州大水”,“六年五月.郡楊二州大水”,“八年九月荊楊徐兗豫五州大水”,“永昌二年五月荊州及丹陽宣城吳興壽春大水”,“太元六年,荊楊江三州大水”,“八年三月始興南康廬陵大水,平地五丈”。如此水患無休,江湖怎能不橫溢。江西境內五河之水全部注人西鄱陽湖。長江中上游大水,水位劇升,江水與湖水頂托並倒灌。西鄱陽湖哪能容納這么多水,湖水遂向東撲入正在下沉的鄡陽縣南境,湖漢平原上出現了大片的水域,不少村舍田地被淹滅,人們紛紛往東、北、西方的高處遷徙。面對這種情況,南朝宋武帝劉裕廢掉了鄡陽縣,把剩下部分並人彭澤。但這時,原鄡陽縣城和南部大部分土地並未淹滅。只是其後百十年間,地震和大水接連不斷,尤其是南朝宋孝武帝孝建二年,在餘干發生的五級地震,加速了東鄱陽湖區的下降。到隋唐,鄱陽湖發展到鼎盛時期,古鄡陽縣城和剩下的土地全部淪人水晶宮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