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文化遺產名稱:鄖陽花鼓戲
遺產編號:Ⅳ-11
申報日期:2007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鄖縣
遺產級別: 省
鄖陽花鼓戲是湖北十堰地區的地方戲曲劇種。劇種聲腔主要由【琴子腔】、【八岔】組成,所以當地習稱其為“二棚子”。並有【買翠花調】、【偷花調】、【觀燈調】、【討學錢調】等小調。
發展歷史
根據藝人追溯和鄖縣《地方志》佐證,“鄖陽二棚子戲”其源流與移民有關,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6年)至光緒年間(公元1875-1908年)是流行最興盛時期。先後流行於鄂西北的鄖西縣、上津縣(現併入鄖西縣)、均縣(現丹江口市)、竹山縣、竹谿縣和房縣等地,鄖均一帶尤為盛行。光緒初年因遭受水災,大批移民入陝,隨著移民變遷流傳於陝西商南、 雒南一帶。1919年前後,鄖陽(今鄖縣)就有9個“二棚子戲班”在鄂、豫、陝、川一帶巡迴演出,農村小鎮的“家園班”亦盛極一時。
代表人物
鄖陽花鼓戲初期均為業餘戲班演唱。最早的戲班,可考者為宣統年間的自樂班。箱主王石猴。掌班賈高升,鼓師姓燕,主琴張醜,幫琴汪頭。演員則集中了當時名角六斤半、唐大漢、徐子東、郭擺子、孫馬娃、李熙鳳、黨老五、陳苟子、鄧興旺等,他們均有自己的拿手好戲,在一地演出多日,戲碼不重複。他們的足跡除遍及鄖陽地區各縣外,更下至老河口,上及陝西白河,遠至商洛地區的漫川關、銀花等地。藝人中最著名者,當推諢名為四喜的朱自亭。
朱自亭(1904~1971),鄖縣人,出身銀匠世家,先從師劉大保,學唱山二黃,後進自樂班,旦角四行均演唱出色,為觀眾喜愛,因贈諢名“朱四喜”。他扮演《辭店》《眼前報》《汾水河》《三打黃桂香》諸戲中的小旦、正旦、搖旦、丑旦,觀眾說:“小旦演得撩人,正旦唱得動人,丑旦醜得喜人,搖旦搖得逗人。”當時鄉班藝人大多只知化妝濃艷、服裝華麗。朱自亭則講究化妝與服裝相和諧,裝扮符合人物的身份氣質。他的藝品和藝德均為藝友、藝徒稱道,對自樂戲班的團結鞏固和藝術質量的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
劇目介紹
鄖陽花鼓戲中,琴子腔的劇目多為梁山調。八岔腔的劇目則以多種花鼓戲演出的劇目為多。彩腔的劇目多為一戲一腔的生活小戲,如《站花牆》《賣翠花》《小兩口頂嘴》《二桿子招工》等,鄉土氣息濃厚。
八岔腔的聲腔與其他花鼓戲相似。琴子腔中,生、旦行演唱尾腔用假嗓,高八度落音;老生、醜行則用本嗓,平唱落音。琴子腔正腔板式有慢板、二流、飛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