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西古代詩歌集

鄖西古代詩歌集

《鄖西古代詩歌集》是由王學范、張萬洲主編的一本鄖西古代詩歌集,它對於展現悠久而輝煌的鄖西文化,豐富鄖西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鄖西人民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推進鄖西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基本介紹

  • 書名:《鄖西古代詩歌集》
  • 作者:王學范  張萬洲
  • 類別:文學.詩詞
  • 定價:精裝58.00  平裝48.00
  • 出版社:中國文化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1月
  • 開本:787×1092mm1/16
作品簡介,作者簡介,基本信息,作品賞析,

作品簡介

原十堰市教育局副局長、十堰廣播電視大學(教育學院)黨委書記王學范同志,湖北醫藥學院王曉老師潛心研究十堰地方文化,從浩如煙海的古代典籍中廣泛蒐集鄖西古代詩歌,在此基礎上會同鄖西一中張萬州等同志編纂了這本詩集《鄖西古代詩歌集》。深切感受到他們為挖掘整理鄖西古代典籍,促進鄖西文化發展繁榮所做的努力。
縱觀全集,有幾大特點:
其一,窮搜廣羅,收錄作品眾多。為儘可能系統全面地蒐集鄖西古代詩歌,編纂者們不辭勞苦,夜以繼日,跑遍十堰市大小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文化館和高校圖書館,翻閱大量書刊雜誌、蒐集資料。由於圖書資料有限,他們又不遠千里到省圖書館和武漢高校圖書館查閱圖書資料,甚至還通過網路聯繫國家圖書館和外省圖書館搜尋資料。這本《鄖西古代詩歌集》共收錄從北宋到清末124位詩人所作的315首吟詠鄖西的詩歌。這是迄今為止面世的時間跨度最長、涉及作者範圍最廣、蒐集詩歌作品最多、反映社會生活最全面的一本鄖西古代詩歌集。
其二,編排合理,便於讀者閱讀。編纂者按詩歌產生的時間順序依次編排,讓讀者在閱讀詩集時感受到歷史脈絡。所收詩歌的作者生平簡介和詩歌所涉及到的景點、地名,以附錄的方式附於集後,既節省了文字,又便於讀者翻檢查閱。編纂者精心撰寫的前言,對鄖西古代詩歌的思想內容、藝術特點進行了概述,對代表作品作了深入淺出的評析,既能使讀者概貌性地了解鄖西古代詩歌,又能引導讀者欣賞其中的精品。
其三,校注嚴謹,資料充實豐富。參與編選校注的同志都是文史研究的專家學者,他們在文史研究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詣,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不僅具備相關的專業素養,而且具有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他們在編選校注過程中廣泛閱讀歷史文獻,查找相關資料,反覆推敲,字斟句酌,每首詩歌都做到作品來源清楚,校勘有理有據,注釋精確嚴密,確保了此詩歌集按計畫高質量的完成。
王學范同志是多年從事教育的著名學者,王曉老師是研究十堰地方文化的資深專家,他們深刻認識到對於傳承歷史文化義不容辭的神聖職責,以高度的文化自覺精神潛心研究、精心編纂,才使得這本精美的《鄖西古代詩歌集》付梓面世.
《鄖西古代詩歌集》的出版發行,是鄖西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又一豐碩成果。它對於展現悠久而輝煌的鄖西文化,豐富鄖西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鄖西人民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推進鄖西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該書於2015年1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王學范,號靜遠齋主、漢江漁翁。出生於1954年6月,男,漢族,湖北十堰人。中共黨員,大學學歷。歷任十堰市教師進修學院、十堰市師範學校教師、政治處副主任,中共十堰市委組織部幹部培訓科副科長、科長,中共十堰市廣播電台支部書記,十堰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市教育局副局長,十堰廣播電視大學(教育學院)黨委書記,兼任十堰市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三屆委員會委員、十堰市社科聯副主席、第三屆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市詩學會副會長。現任十堰市詩詞學會副會長、十堰市老年詩書畫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系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湖北省詩詞學會理事,十堰市歷史文化搶救整理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人文社科研究,先後在《領導科學》、《教育與經濟》、《領導工作研究》、《北京成人教育》、《湖北教育》、《成才》、《湖北電大學報》等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並多次獲省市人文社科獎。著有《靜遠齋詩鈔》,編著《古代家訓精選》、《王世貞撫鄖詩文集》、《十堰古代詩歌集》、《鄖陽古代詩歌集》、《奉獻之歌》。70年代末開始從事文學創作,發表詩詞、散文、報告文學、評論、雜文1000餘篇(首),詩詞作品分別收入《中華詩詞》、《東坡赤壁詩詞》、《當代千家詩詞叢書》、《華夏詩存》、《風景名勝詩詞選》、《十堰古今詩詞選》、《古今詩人吟湖北》、《百家教授詩詞選》、《荊門油菜花詩詞集》、《勝利之歌》、《歌聲飛揚》、《詩意武當》、《太和清韻》、《十堰古今詩詞》、《武當詩聯》、《吟鄖詩集》等詩詞刊物和詩詞集。

基本信息

主 編: 王學范 張萬洲
出版: 中國文化出版社
總 編 審: 中國文化出版社國內編審處
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六里橋北里甲1號
責任編輯:孫 靜
印刷: 中國文化出版社印刷廠
開本:787×1092mm1/16
印張:16
版次:2015年1月第1版 第1次印刷
定價:精裝58.00 平裝48.00

作品賞析

宋·張士遜
張士遜(964-1049),子順之。北宋陰城(今屬湖北老河口市)人,淳化三年(992)進士,歷任鄖鄉(今湖北鄖縣)主薄,江南、廣東、河北轉運使,禮部尚書,刑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拜太傅,封鄧國公。致仕時皇帝飛白書“千歲”兩字賜之,卒謚“文懿”。
經乾興寺[1]
桐枝手植有桐孫[2],二紀重來愧此身[3]。
三代衣冠聯貴仕[4],十州軒冕接清塵[5]。
桑麻雖喜多新壟[6],耆舊堪嗟有故人[7]。
蕭寺門前題粉壁[8],又書丁巳對壬辰[9]。
【注釋】
[1]此詩選自明·徐學謨、周紹稷纂修《鄖陽府志》。明代薛綱纂修的嘉靖《鄖陽府志》記載:“乾興寺,在(鄖西)縣北五里廣順山下,創自唐時,宋相陰城張士遜嘗植桐留題。”肯定張士遜的《經乾興寺》歌詠的是鄖西乾興寺。明代徐學謨、周紹稷纂修萬曆《鄖陽府志》、清代吳葆儀纂修同治《鄖陽府志》、程光第纂修同治《鄖西縣誌》都收錄此詩,後兩部地方志書都將該詩明確歸入鄖西縣下。而《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一千一百五十卷《襄陽府部會考·均州·寺廟考·光化縣》:“乾興寺,一名蕭寺,張士遜老有題壁詩。”清代王萬芳纂修的《襄陽府志》記載:“乾明寺,一名蕭寺,在陰城鎮。張士遜《歸老題乾明寺壁》詩云……”。這兩部古籍明確記載其詩歌詠的是光化縣(今老河口市)陰城鎮乾興寺。《輿地紀勝》、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全宋詩》均收錄此詩,標題為《雍熙中植桐於蕭寺壬辰登科後告老來寺留題》。再加上張士遜本是陰城人,有學者據此考證張士遜的這首詩是歌詠其故鄉光化縣陰城鎮的乾興寺。
[2]有桐孫:清·程光第纂修《鄖西縣誌》(下簡稱“程志”)作“老精神。”
[3]二紀:二十四年。
[4]貴仕:程志作“貴士”。清·劉作霖纂修湖廣《鄖陽府志》作“貴客”。
[5]軒冕:古時大夫以上官員的車乘和冕服。
[6]雖喜:程志作“墾處”。
[7]堪嗟:程志作“逢時”。
[8]蕭寺: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中:“ 梁武帝造寺,令蕭子云飛白大書‘蕭’字,至今一‘蕭’字存焉。”後因稱佛寺為蕭寺。
[9]丁巳:此指作者於天禧丁巳年(1017)告老返鄉,題寫此詩。 壬辰:此指作者於淳化壬辰年(992)考取進士,並在寺中植桐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