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鄖縣國家地質公園)

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鄖縣國家地質公園一般指本詞條

鄖陽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坐落在南水北調中源頭的漢江之濱,位於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柳陂鎮青龍山村,毗鄰福銀高速及209國道,距離十堰市區23km,武當山50km,交通十分便利。總面積約45km,是中國重要古生物化石產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地質公園、國家4A級旅遊區、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鄖陽恐龍蛋化石群產地分布於鄖陽斷陷盆地邊緣。南起臥龍山,經紅寨子、青龍山、土廟嶺、磨石溝至二廟嶺一帶。分布面積約4.2km。青龍山一帶的恐龍蛋化石群是世界上恐龍蛋化石最集中、種類數量最多、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化石群。恐龍蛋化石群遺址公園的恐龍蛋化石以數量多、密度大、埋藏淺、分布集中、保存完好而名噪海內外,素有“恐龍之鄉”的美譽,其中“龍蛋共存”現象舉世罕見。

公園內地質遺蹟記錄了地球18億年地質構造運動滄海桑田的變遷,特殊的地質和地理位置造就了地質公園境內地貌多姿,江河交融的生態環境。主要地質景觀有: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彌陀寺“鄖陽人”遺址、韓家洲江心島、紅寨子五級階地、土廟嶺沖積扇、鄖陽斷 陷盆地。公園分鄖陽地址博物館和湖北恐龍蛋化石群遺址公園兩部分。主要有鄖陽地質博物主題廣場、恐龍蛋化石地質遺蹟長廊遺蹟展示園、“白堊紀森林公園”、生態地學科普館、恐龍遊樂園、農耕園等景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 外文名:Yunyang Dinosaur Egg Fossil National Geopark
  • 地理位置: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柳陂鎮 
  • 氣候條件:北亞熱帶溫濕氣候 
  • 開放時間:夏令時 5月1日-9月30日:周一至周日 08:00-18:00;冬令時 10月1日-4月30日:周一至周日 08:30-17:30
  • 景點級別:AAAA級
  • 門票價格:60元 
  • 占地面積:45 km  
  • 著名景點:鄖陽地質博物館 、湖北恐龍蛋化石群遺址公園
  • 落成時間:2008年10月26日 
發展歷史,所獲榮譽,地理環境,主要景點,遺蹟評價,

發展歷史

鄖陽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於1995年初發現,當年8月,鄖縣人民政府批准在柳陂鎮青龍山、紅寨子恐龍蛋化石產出地設立縣級地質遺蹟自然保護區。
1996年8月,十堰市人民政府將鄖縣柳陂鎮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產地列為市級地質遺蹟保護區。
1997年1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這是中國乃至全世界為恐龍蛋化石遺址首次建立的大規模的專屬保護區.
2001年6月16日,國務院批准在青龍山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5年8月,經國土資源部批准為國家地質公園,是本年度國土資源部批准的第四批中國國家地質公園。
2005年9月,經國土資源部評審命名為“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2007年12月25日,十堰市機構編制委員會批覆同意成立鄖縣國家地質公園管理局,為鄖縣直屬副縣級事業單位。
2008年10月26日,公園正式對外開放。

所獲榮譽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1年批准建立)
國家級地質公園(2005年批准建立)
國家3A級旅遊景區(2009年)
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2009年)
全國科普教育基地(2010年)
國土資源科普基地(2011年)
生物化石產地(2015年)
恐龍蛋化石群地質遺蹟剖面長廊——2016世界十佳公共建築
湖北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2018年)
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2018年)
“與愛同行 惠游湖北”活動先進單位(2020年)
國家4A級旅遊景區(2022年)
湖北省級文明旅遊示範單位(2022年)

地理環境

鄖陽區位於鄂西北,地理坐標為:北緯32°25′~33°16′,東經110°07′~111°16′,平均海拔在250~800 m,海拔最高點為滄浪山主峰(1 824 m),最低點為漢江江面(約150 m)。區內大部分為山地,漢江谷地兩側有狹窄而斷續的平地與丘陵相間分布,呈現“八山半水一分田”的格局。鄖陽區屬北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6℃,年平均降水量為814 mm。長江最大的支流漢江由西向東穿越該區,區內有大小河流766條,河流總長3 351 km,均屬長江水系,水力資源豐富。
鄖陽區大地構造上位於秦嶺褶皺帶東段,經歷了多期次構造作用和變質作用,形成了一系列複雜的構造形跡[12](圖1)。總體以NW向緊密線狀褶皺為主體,伴有NW向脆韌性剪下帶和不同方向、不同規模、不同性質的脆性斷裂,以及近EW向和NE向褶皺疊加其上,使之呈現格線狀構造格局。自元古代以來,三大岩類均較廣泛發育,以出露大面積的南華系武當群為特點,南華系耀嶺河組、震旦系陡山沱組和燈影組、寒武系—奧陶系地層零星分布,兩鄖斷陷盆地中分布白堊系地層,順漢江河谷分布第四系地層。
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自然保護區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自然保護區位於鄖縣盆地西緣,海拔約220米,相對高差50米。區內出露地層主要為中元古武當群、白堊繫上統、第四系。其中白堊繫上統角砂岩、含角礫的粉砂岩和細砂岩為恐龍蛋化石產蛋地層,其可分為上、中、下三個部分:
下部岩性,自下而上主要為角礫岩、含角礫粉砂岩,該層厚度為2-15米。在含角礫的粉砂岩和細砂岩中,產豐富的恐龍化石和蛋殼化石碎片;
中部岩性,主要為礫岩、砂質礫岩、泥質礫岩、含礫砂岩、含礫粉砂岩及含礫泥岩,且在垂向上呈頻繁互動出現,該層厚度可達74米;
上部岩性,底部為一巨厚層灰質礫岩,其上為中細粒石英砂岩、粉砂岩。三部分岩性組合的變化反映了白堊繫上統自下而上粒度總體由粗變細的規律。

主要景點

鄖陽地質博物館
2007年10月,鄖縣國家地質公園一期工程重點建設項目-鄖陽地質博物館動工。該博物館總投資3000萬元,建築面積為2580平方米,高度15米,開園以來,每天接待遊客在150-200人。
恐龍蛋化石群遺址公園
鄖陽恐龍蛋化石群遺址公園的主體建築群。一號館、二號館和三號館,途經臥龍山、紅寨子、青龍山、賀家溝等地,面積約4平方公里,下面埋藏著大量的恐龍蛋化石。1995年發現恐龍蛋化石之後20多年的時間裡,從圍封保護到遺址館的保護建設,讓鄖陽恐龍蛋化石得到了有效的保護。保護面積達到2.5平方公里。這裡的恐龍蛋是地球發現恐龍蛋化石保存最好、埋藏最淺、保護方式最好的地方。其中恐龍蛋化石群地質遺蹟剖面長廊還獲得了2016世界十佳公共建築的榮譽。

遺蹟評價

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由臥龍山、紅寨子、青龍山、土廟嶺、磨石溝、莊溝等化石群組成,賦存在晚白堊紀地層的粉紅色砂礫岩中,距今約6500—13500萬年。在保護區紅寨子北坡、土廟嶺區可見到6個產蛋層,除在個別層位只見到恐龍蛋殼化石碎片外,絕大部分層位的恐龍蛋化石均保持較原始的成窩狀態。化石的主要形態有卵球形、球形、扁球形等,蛋殼顏色有褐、暗褐、灰白色三種,分別屬於五個恐龍蛋科:樹枝蛋科、網狀蛋科、蜂窩蛋科、棱齒龍蛋科、圓形蛋科,其中樹枝蛋科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約占70%。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具有數量和種類多,分布集中、埋藏淺、原始狀態保存較好的特點,發現最多的一窩恐龍蛋化石多達61枚,舉世罕見。
是國內外已發現的自然屬性強、保存好的蛋化石群,它所具有的典型性、稀有性、自然性、系統性和完整性以及鑑賞價值,是國內外其它已發現恐龍蛋化石地區難以媲美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