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錫昌

鄒錫昌

鄒錫昌,香港昌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1964年出生於梅州。廣東省政協委員、廣東省青年聯合會常委、香港嘉應商會永遠榮譽會長、廣州市及梅州市榮譽市民、廣東省“見義勇為”基金會副會長、廣州市公安幹警基金會副會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鄒錫昌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梅州
  • 出生日期:1964年
  • 職業:商人
  • 畢業院校中山大學
  • 主要成就:“中國十大慈善家”榮譽稱號
人物簡介,榮譽記錄,個人經歷,

人物簡介

鄒錫昌,香港知名愛國人士,現任香港昌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鄒錫昌鄒錫昌
鄒錫昌,1963年出生於廣東梅縣程江鎮墩上村。20世紀80年代初畢業於中山大學,後赴香港創業,創辦香港昌盛集團公司。近年來,他熱心家鄉建設,出資超千萬元興建新城中學錫昌科學館、聯合中學錫昌科學館等公益事業,與程江鎮合作投資近千萬元創辦梅縣昌盛包裝有限公司。2006年起設立鄒錫昌高考優勝獎學金。1994年被授予梅州市榮譽市民稱號。是香港嘉應商會永遠榮譽會長。

榮譽記錄

鄒錫昌還擔任廣東省政協委員、廣東省青年聯合會常委、香港嘉應商會永遠榮譽會長、廣州市及梅州市榮譽市民、廣東省“見義勇為”基金會副會長、廣州市公安幹警基金會副會長等職務,獲2006年度“中國十大慈善家”等榮譽稱號。

個人經歷

少年英雄“狀元郎”
鄒錫昌7歲進學堂讀書,十年“文化大革命”沒有令他蹉跎歲月,而是堅持自學。1979年,年僅16歲的他不負眾望,以當地“文科狀元”的成績考入中山大學,攻讀哲學。當時他是班上年紀最小的一個,也是文革後當地第一個少年大學生,成為家鄉方圓幾十里的驕傲。
鄒錫昌在班上是年紀最小的,但在思想上,他卻不是最嫩的。求學路上的艱辛練就了他吃苦耐勞、奮發向上的堅強意志和品格,哲學又教會了他縝密地思考、辯證地看待事物、理智地觀察社會了解人生。上世紀80年代初期,剛剛走出校門的鄒錫昌南下深圳,在蛇口的招商局開始了他的事業旅程。鄒錫昌很快在深港貿易中覓得先機,靠電子產品貿易,掘到了他事業中的第一桶金。鄒錫昌旋即去了香港發展,在香港的幾年無疑為他未來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當他再一次踏上羅湖橋回到國內時,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到處是機會,但要抓住機會必須得有眼光。一天,一個做進出口貿易的朋友找他幫忙,說有300台電視機正為沒有包裝紙箱而發愁,希望他想想辦法。不久,鄒錫昌在梅州的一個朋友也是因為有幾百台電視機找不到包裝紙箱而著急。一次缺貨,又一次缺貨,讓鄒錫昌感到市場正在呼喚自己。後來一打聽,辦一個紙箱廠約需60萬元。這對當時尚未發跡的鄒錫昌來說,無疑是一筆天文數字。然而,他就有這樣的膽識,這時,正好二弟高中畢業,兄弟倆一合計,決定乾!就這樣,在1987年,鄒錫昌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投資60萬元與人合股經營紙箱印刷業務。這個門外漢開始連原料紙張、裝訂線、油墨在哪裡買都不知道,但卻有本事以進“貨”為名,到別的公司去“偷師學藝”。結果,他創造了奇蹟——3個月回本,半年後投資二百多萬元迅速擴展,生意越做越紅火。此時的鄒錫昌只有24歲。就是憑著這樣的眼光,讓他在後來進入房地產事業中一次又一次地嘗到了甜頭。
鄒錫昌鄒錫昌
鄒錫昌鄒錫昌
1987年,以紙箱生意起家的鄒錫昌,迅速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兩年後,恰逢深圳組建南油工業區。那時深圳流行國有企業出土地、私人出錢的方式蓋廠房。南油工業區下屬有個物業公司,就是後來上市的南油物業,有7棟廠房,大約8萬平方米的建築面積尋求合作。鄒錫昌以出錢的方式加入合作。
不到半年時間,鄒錫昌蓋好了3棟廠房,但受當時一場風波的影響,外商在深圳投資減少,有些樓盤的建設也處於停滯狀態。鄒錫昌的廠房蓋好後無人問津,前期積累的錢全部被套牢了。鄒錫昌面臨人生第一次嚴峻的考驗,1990年的春節成為他最難過的一個春節,但他堅信改革開放的形勢不會逆轉。
1990年3月,形勢迅速好轉起來,7月後他不但把蓋好的6棟廠房都銷出去了,而且原來出租的廠房也轉為售賣,資金全部回籠。
豪情壯志“中華廣場”
從1990年進入廣州開發房地產,在這個行業,鄒錫昌堪稱先鋒。
鄒錫昌率領昌盛集團闖入廣州的第一個項目是在舊城區開發建設8.5萬平方米的天秀大廈和天秀花園。1993年,天秀花園對外銷售,4天售出4億多元港幣,均價達1.3萬元/平方米,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了廣州住宅售價的最高紀錄。天秀大廈的寫字樓售價也高達1.6萬元/平方米。
天秀花園的成功使得那時年近三十的鄒錫昌感慨萬千,他這時考慮的不是在廣州取得多少土地,他要在廣州建一個屬於自己的標誌性建築,讓自己的地產夢有個堅實的基礎。
被業界及媒體稱之為“地產英雄”及“第一個吃商業地產螃蟹”的鄒錫昌,他的成名作就是廣州目前最大的購物中心——中華廣場。
1994年,昌盛集團在廣州中山三路烈士陵園對面拿到另一塊地,5年後,這塊地上矗立起了一個名為“中華廣場”的大廈,每日客流量20萬人左右,高峰期每日更達60萬人。中華廣場奠定了鄒錫昌在商業地產中的地位,投資12億元的中華廣場市值已達到30億元,每年還有上億元的租金收入。
鄒錫昌鄒錫昌
中華廣場已是廣州的地標之一,但這個廣場也差點成為鄒錫昌的“英雄冢”。1997年,“中華廣場”施工進入關鍵時刻,卻遇上東南亞金融風暴,香港融資計畫告吹,資金鍊斷裂。屋漏偏逢連夜雨,廣場施工又因地質問題出現塌方。一時間議論紛紛,甚至有人斷言鄒錫昌這下難以翻身。此時,鄒錫昌再度顯露出他的過人眼光。他直覺香港樓市虛火漸消,毅然說服其他董事,將位於香港皇后大道以2.3億元買入的兩層寫字樓以1.8億元賣出;同時也將自己在半山的一幢價值4000多萬元的住宅以3000多萬元賣出,集中2億多資金投入工程。自己一家搬到一間月租2萬多元的公寓棲身。為了抗擊金融風暴,他把梅州水電站和一些項目賣掉,集中資金保證“中華廣場”的施工。同時調整計畫,在預留68層樓所需地基後將原來的樓高調整為10層。天道酬勤,1999年,這座總建築面積約17萬平方米的商業廣場封頂後對外銷售的商鋪,頓時成了商家的搶手貨,為昌盛集團帶來近7億元的進賬。這一年,中華廣場創造了中國商業地產的第一項吉尼斯紀錄,在“中華廣場”對外銷售的1萬平方米商鋪中,一個臨街商鋪每平方米建築面積售價達17萬多元。
他說:“經過那段艱辛的日子,我終於成功化解了關乎我未來前途的危機。通過這件事,我更相信:靠天更要靠自己!”
提起中華廣場,鄒錫昌忍不住露出驕傲的笑容。當時他說,僅中華廣場就為8000人解決了就業問題,他們興建第二期的甲級寫字樓工程,至少還能解決1萬人的就業崗位。因此,“我現在雖然累一些,但這些年來,看到一個轉角位只是幾平方米大的小店,也能養活一家人,而我也為國家交納了5億元的稅金,總算是為國家做了一點貢獻。中華廣場這個名字,就是我希望能建成讓中國人感到自豪的購物中心。我想,假如人生之路可以讓我重新選擇,我還是會走這條路,我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
“自勝者強”
一座偌大的購物中心,鄒錫昌留給自己的辦公室卻只有10平方米左右。整個房間有兩處最為醒目:一是左右牆上各一蒼勁有力的字幅“自勝者強”、“精心、耐心、修心”;一是他身後的壁櫥里陳列著的他為家鄉梅州捐贈的證書和紀念牌。就是在此斗室,鄒錫昌精心運籌,決勝於千里之外。也許,我們可從中解讀到他經營地產的“鄒氏兵法”。
在廣州有了堅實基礎後,鄒錫昌的地產哲學是進軍北京,在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樹立一面旗幟。21世紀的第一年,鄒錫昌率領昌盛集團開始了北京之行,他的北京項目名稱是海晟名苑,北京的同行並不清楚它的母公司是昌盛集團,一如鄒錫昌躲在大陸富豪榜的後面。但2002年銷售火爆的海晟名苑卻不能讓人忽視,銷售額達8億元,這在當年北京所有項目排行中位列第四。總建築面積29.8萬平方米的海晟名苑,已是北京的經典樓盤,東二環邊上的優良位置,容積率只有2.98%,綠化率達42%;良好的地理位置,名校近在咫尺,建築設計是香港王董國際,園林設計是泛亞易道,物業管理是仲量聯行,這些合作夥伴均是所在行業中的精英翹楚。
鄒錫昌在地產界成功的一大特點是昌盛集團不急功近利,但決定了的項目就會全力以赴,每一項都做出精品來。昌盛集團雖然在地產業有10多年的經驗,卻只做了幾個項目,而不像別的地產商,一上來就是十幾個項目。鄒錫昌注重的是質量取勝。精心打造精品工程,是鄒錫昌一直以來的經營之道。“據粗略統計,早期進入廣州開發房地產的外商大約有50個,後期增加到近百個。到目前為止,早期進入廣州房地產的外商僅剩下3個,大部分‘壯烈犧牲’。我有幸沒有成為‘先烈’,倒成了‘先驅’,我總結的經驗是要‘穩’,要穩紮穩打。我認為,經營房地產入門容易,但要做好並不容易,要量體裁衣,根據自己的實力計畫自己的發展,我是務求做一個成功一個,一步一個腳印。”這就是鄒錫昌的成功之處。
2003年,鄒錫昌在北京的項目獲得大豐收:十大名盤,十大健康名盤,著名豪宅的獲獎見諸各大報端;2006年新春伊始,鄒錫昌先生又榮獲2005-2006年度中國房地產推動力人物獎,昌盛集團旗下的房地產項目——中華國際中心被評為2005-2006年度中國十大最具價值寫字樓及在北京開發的北京海晟國際公寓被評為2005-2006年度中國十大最具價值國際公寓。
鄒錫昌30歲以前選擇了地產作為他的奮鬥目標,40歲以前則樹立了他的地產豐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在邁向五十知天命的10年,鄒錫昌又會做些什麼呢?
昌盛集團將來會一手做地產,一手做工業,這是鄒錫昌在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所說的。工業項目也是他下一個重點發展的領域。其實他從工業開始起家,選擇工業作為集團未來發展的重點,這或許是一種輪迴。
四十來歲的鄒錫昌將地產作為他一半的事業,他知道一家企業靠地產是不可能做大做強的。鄒錫昌操著哲學思維的指揮棒,引領昌盛集團不斷向前。
捐款占個人總資產最高
幾乎是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鄒錫昌就一直做兩件事:拓展事業與回饋社會。他成為“中國房地產十佳商業地產領軍人物”,並取得“中國商業地產傑出貢獻獎”,可謂名成利就時,他的累計捐款已高達7000多萬元(其中為梅州公益事業捐資3000多萬元),光中國小校就有12所。2004年,正值他的母校中山大學建校80周年之際,他豪氣地捐出2000萬元為母校興建10000平方米的教學樓。在當代中國,他不算是最有錢的,但他是捐款額占個人資產總額最高的一位慈善家。
鄒錫昌如此醉心慈善事業,原來與全國人大常委曾憲梓分不開的。很早鄒錫昌就視曾憲梓為偶像,並期望有朝一日可以像曾憲梓一樣為國家、為香港、為家鄉盡一份力。
鄒錫昌說:“早在我步出校門的時候,就聽家鄉人講述曾憲梓愛鄉愛國的故事。後來,我加入香港嘉應商會,在會務活動中與曾憲梓博士有進一步接觸,親身感受他的愛國、愛港、愛鄉情懷。耳濡目染,我後來也在老家捐資辦學,支持醫療衛生,做修路搭橋的工作。”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鄒錫昌對看著他成長的家鄉長者有一份特別深厚的感情。他對別人說:“每年過年我都會回梅州,除了與我的家人團聚外,我會給村裡的幾十位老人派紅包,多則三百,少則也有一百元。我知道,有的老人家是靠我這些錢過年的,所以,十多年來,即使在我自己最困難的時候,我也堅持每年給老人派紅包,看到老人家開心,我自己更開心。”
在鄒錫昌的精神感召下,他的家人也紛紛加入到社會公益事業中來。2002年10月20日,其父鄒松發先生,為其母校梅州市樂育中學捐獻人民幣5萬元,修建田徑運動場;2003年,鄒錫昌及其弟鄒信昌、鄒群昌,捐資人民幣50萬元興建梅州市人民醫院“發英橋”,有效地改善了醫院附近的交通環境;2006年2月10日,又捐贈1200萬元給梅州市人民醫院修建住院大樓——發英大樓。鄒氏一家可謂是慈善事業一家人。
回顧過去,他已賺取別人不知要多少輩才能累積到的財富,這個從一無所有到億萬身家的富豪,怎樣看待貧與富呢?
鄒錫昌是這樣說的:“對窮人我有兩句話,一是窮則思變。要肯付出、肯做事;二要窮得有志氣、窮得有骨氣。對富人也是兩句話,一是富人不要為富不仁;二要正確對待手中的財富,適當做一些公益事業。佛家有句話:光中去(捐),暗中來(回報),富人不要怕顯富,要大膽地顯富,做一些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