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貽龍

鄒貽龍

鄒貽龍,男,1987年生,湖北荊州人,西湖大學特聘研究員,功能脂質組學與代謝調控實驗室負責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鄒貽龍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 湖北荊州
  • 出生日期:1987年
  • 學位/學歷:博士
  • 主要成就:開創利用Translating Ribosome Affinity Purification and Sequencing (TRAP-Seq) 技術研究已廣泛轉移的癌細胞的在體基因表達譜的先例
  • 性別:男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主要成就,代表論文,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2005-2009年就讀於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系並獲本科學位。
2016年獲得美國紐約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癌症生物學博士學位,師從導師Dr. Joan Massagué。
2016年至今,鄒博士同時在波士頓博德研究所 (Broad Institute of MIT and Harvard) 以及哈佛大學化學生物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師從導師Dr. Stuart L. Schreiber。

研究方向

脂類是細胞最基本的組成成分,也是界定生命體與非生命體的最關鍵因素之一。人體類脂質的多樣性令人嘆為觀止;但是我們對每一類脂質的功能的理解卻已經停滯多年未有突破。近年來,質譜技術的突飛猛進首次讓大規模分析細胞脂質成為可能,並鑑定出大量具有特殊理化性質與生物活性的脂類分子,將這一領域再次推向高潮。本實驗室(功能脂質組學與代謝調控實驗室)廣泛關注細胞內脂質的多樣性,可塑性,代謝途徑,生理功能以及由脂類代謝異常引起的疾病機理。我們的主要研究手段包括細胞生物學,化學生物學,遺傳學,生物信息學,和疾病的動物模型等。具體的研究方向包括:
1.探索由脂類修飾引起的細胞死亡例如鐵死亡通路的分子機制與病理學作用。
鐵死亡是一種由高度不飽和磷脂的過氧化修飾的過量聚集引起的細胞應激性死亡途徑。其形態變化,死亡歷程和分子機制均有別於常規的細胞凋亡等程式性死亡途徑。近年的研究發現鐵死亡在各種慢性或急性的器官衰竭過程中起到突出的作用,點燃了通過抑制鐵死亡的發生來緩解這些疾病的希望。同時,研究發現部分癌症細胞對鐵死亡也比正常細胞更加敏感,從理論上提供了一種靶向誘導癌細胞死亡的新思路。本實驗室將重點關注鐵死亡通路中懸而未決的重要問題,例如磷脂過氧化修飾的化學基礎與催化機制,並將結合化學生物學與疾病的動物模型來開發新一代的鐵死亡激動劑與抑制劑。
2.尋找脂質在多種人類細胞分化過程中的變化,功能與調控機理。
人體細胞的形態和功能豐富多樣,其結構基礎的很大一部分是由細胞膜上的特定脂質成分與排列方式決定的。但是脂質組成分的變化具體怎樣影響細胞的結構與功能卻尚未被充分了解。我們前期的探索提示,幹細胞在分化成為功能各異的成熟細胞類型的過程中,其脂質組也會發生巨大的變化。我們猜測這些變化對細胞的物理形態,能量代謝,信號轉導等會產生深刻的影響,並直接為成熟細胞的品系特異性功能提供支持。為了系統性的研究這一問題,本實驗室將著重構建一個全面的“哺乳類細胞脂質組圖譜”,來協助發現在不同細胞類型之間有差異性分布的脂類分子,從而可以有針對性的研究這些分子的生物學功能和調控機制。我們相信這一研究將為我們對脂質的深入了解打開一扇新的窗戶。
3.鑑定脂類代謝在實體腫瘤發生,發展,轉移與抗藥性中的作用。
腫瘤發生和發展的每一步都需要相應的信號通路和代謝程式的支持,尋找這些支持機製成為設計腫瘤靶向治療藥物的基本思路。而腫瘤細胞與正常細胞的結構性差異,例如細胞膜的組成和能量儲存的方式仍然相對未知。因為腫瘤在轉移和獲得抗藥性的過程中會面臨嚴苛微環境的考驗,並需要隨時變換形態來適應新的環境,我們預測腫瘤細胞脂質組的相應變化將會在這些過程中起到關鍵的作用。本實驗室將結合癌症的動物學模型和遺傳與化學生物學等手段來研究脂類代謝在癌症發展,轉移與規避藥物等過程中的作用和機制。

主要成就

博士期間,鄒博士曾開創利用Translating Ribosome Affinity Purification and Sequencing (TRAP-Seq) 技術研究已廣泛轉移的癌細胞的在體基因表達譜的先例。
博士後研究闡釋了透明細胞癌中的脂代謝異常和對於鐵死亡的獨特敏感性,發現了細胞鐵死亡執行中的關鍵蛋白,並揭示了決定細胞鐵死亡敏感性的重要分子機制。
鄒博士已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在Nature (in press),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Cell Stem Cell, Genes and Development和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曾受邀在Cell Chemical Biology撰寫綜述文章,並多次擔任包括Nature Chemical Biology 和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學術期刊的審稿人。

代表論文

1. Shi Z*, Naowarojna N*, Pan Z, Zou Y. Multifaceted mechanisms mediating cystine starvation-induced ferroptosi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1 Aug 09.doi: 10.1038/s41467-021-25159-5. (*co-first author)
2. Zou Y*,#, Henry WS*, Ricq EL*, Graham ET, Maretich P, Paradkar S, Phadnis VV, Boehnke N, Deik AA, Reinhardt F, Eaton JK, Ferguson B, Wang W, Fairman J, Keys H, Dančík V, Clish CB, Clemons PA, Hammond PT, Boyer LA, Weinberg RA#, and Schreiber SL#. Plasticity in polyunsaturated ether-phospholipids promote ferroptosis susceptibility and evasion. Nature (in press) (*co-first author, #co-corresponding author)
3. Zou Y*,#, Graham ET*, Huang Y, Salman W, Yu L and Schreiber SL#. PALP: An imaging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quantifying polyunsaturated phospholipids via peroxidation. bioRxiv. (also in revision for Journal of Lipid Research) doi: https://doi.org/10.1101/2020.04.11.037218 (*co-first author, #co-corresponding author)
4. Zou Y* & Schreiber SL*. Progress in understanding ferroptosis and challenges in its targeting for therapeutic benefit. Cell Chemical Biology 2020 April; 27(4): 463-471. (Perspective) (*co-corresponding author).
5. Zou Y*,#, Li H*, Graham ET, Deik AA, Eaton JK, Wang, Sandoval-Gomez G, Clish, Doench JG, & Schreiber SL#. Cytochrome P450 oxidoreductase contributes to phospholipid peroxidation in ferroptosis.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2020 Mar;16(3):302-309. PMID: 32080622.(*co-first author, #co-corresponding author)
6. Zou Y, Palte MJ, Deik AA, Li H, Eaton JK, Wang W, Tseng Y-Y, Deasy R, Alimova M, Dančik V, Leshchiner ES, Viswanathan VS, Signoretti S, Choueiri TK, Boehm JS, Wagner BK, Doench J, Clish CB, Clemons PA, and Schreiber SL. A GPX4-dependent cancer cell state underlies the clear-cell morphology and confers sensitivity to ferroptosi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Apr 8;10(1):1617. PMID: 30962421. doi: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19-09277-9
7. Wang Q*, Zou Y*, Nowotschin S, Li Q, Soh C-L, Kim SY, Xi Q, Zhang C, Su J, Shu W, Huangfu D, Hadjantonakis A-K and Massagué J. The p53 family coordinates Wnt and Nodal Inputs for mesendoderm differentiation of embryonic stem cells. Cell Stem Cell 2017 Jan 5;20(1):70-86. https://doi.org/10.1016/j.stem.2016.10.002. PMID: 27889317. (*Co-first author)
8. Aragón A*, Wang Q*, Zou Y*, Morgani SM, Ruiz L, Kaczmarska Z, Su J, Torner C, Tian L, Hu J, Shu W, Agrawal S, Márquez JA, Hadjantonakis A-K, Macias MJ, and Massagué J. Structural basis for distinct roles of SMAD2 and SMAD3 in FOXH1 pioneer directed TGF-β signaling. Genes&Development 2019 Nov 1;33(21-22):1506-1524. doi:10.1101/gad.330837.119. (*co-first author, listed in alphabetical order.)

獲獎記錄

2020年,美國NIH Pathway-to-Independence K99/R00 獎。
2019年,Broad Institute Shark Tank 獎。
2012年,The Grayer Fellowship,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2009年,本科生優秀科研獎一等獎,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2009年,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iGEM) competition, MIT, 銅獎(任清華大學代表隊隊長)。
2008年,清華大學年度“科創之星”。
2023年3月30日,入選2022 年度《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中國入選者名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