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浩祠

鄒浩祠

鄒浩祠原位於常州市西瀛里146號。鄒浩專祠早在宋代就奉皇帝敕令建造,地點在今西瀛里城牆北面,經元、明近四百年的風雨侵蝕,幾近湮沒,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萬曆皇帝敕令重建“鄒忠公祠”,乾隆南巡到常州,特派遣官員到西瀛里“鄒忠公祠”致祭,鄒浩後裔鄒一桂非常感動,到乾隆在常州的行宮謝恩,並向皇帝報告,鄒浩祠宅基地歷年被祠周邊的居民不斷蠶食建屋,乾隆當即命令常州知府清查,並歸還被侵占的祠堂土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鄒浩祠
  • 地理位置:常州市西瀛里146號
  • 占地面積:600餘平方米
  • 結構:硬山式磚木
文物歷史,文物特徵,

文物歷史

鄒浩(1060—1111),字志完,晉陵(今常州)人。宋元豐五年(1082)進士。曾任揚州、穎昌府學教授、太學博士、右正言、吏部、兵部侍郎等。他性耿直,好忠諫,彈劾宰相章惇弄權。元符二年(1099)3次上奏疏反對哲宗立劉妃為後,有“不以一時改命為難,而以萬世公認為可畏”等語,建議收回冊後之命。哲宗聽信劉妃、章惇詆毀,將其削職發配新州。哲宗死,宋徽宗繼位後,復為右正言。調司諫及兵吏二部侍郎。後復被蔡京奸黨所誣,崇寧二年(1103)戍嶺南昭州(今廣西平東縣)。崇寧五年(1106)赦歸,任職龍圖閣。政和元年(1111)病逝。南宋建炎元年(1127)追謚寶文閣學士,贈謚“忠”。他有園名“道鄉”,時人尊其為“道鄉先生”。他學問淵博,德行清正。著有《道鄉集》40卷、《繫辭纂文》2卷、《論語解》10卷、《孟子解》14卷、《文卿集》40卷及其他著作等10餘種。
2008年2月26日,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常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文物特徵

祠宇建築坐北朝南,硬山式磚木結構,前後共3進,均系面闊3間的樓房,建築面積600餘平方米。前為大廳,中隔小天井,後為御書樓、接官廳、神像屋等,並有“道鄉世澤”過街牌坊。鄒浩祠原為故居,後改為道鄉專祠,天井中有“敕建道鄉鄒忠公祠”殘碑一塊以證。2005年西瀛里地塊改造,鄒浩祠拆遷移建於濟美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