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平王墓

鄒平王墓位於山東濟寧市龍門山靈光寺西。據史志碑銘記載:鄒平王靖王泰塍為明太祖朱元璋嫡曾孫,鄒平莊定王當噀、鄒平榮安王健檔、鄒平恭靖王觀監、鄒平康順王頤在等是朱元璋的四代至九代嫡孫,因有明代七位王子葬於此,俗稱七王墓。墓南小村因此得名,謂王墳,現更名為龍門山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鄒平王墓
  • 地理簡介:堪稱人間仙境,世外桃源
  • 龍門山:自然景觀目不暇接
  • 其它景觀:赤龍潭、將軍石
地理簡介,鄒平王墓,龍門山,將軍墓,其它景觀,

地理簡介

鄒平王墓
悠悠龍門山,雲蒸霞蔚,堪稱人間仙境,世外桃源。
龍門山位於山東泗水縣北部,總面積4.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568米,泗水縣第二高峰。這裡峰巒疊嶂,恰似九條巨龍蜿蜒交錯,呈九龍戲珠之勢,故稱龍門山。

鄒平王墓

位於龍門山之陽,靈光寺西。據史志碑銘記載:鄒平王靖王泰塍為明太祖朱元璋嫡曾孫,鄒平莊定王當噀、鄒平榮安王健檔、鄒平恭靖王觀監、鄒平康順王頤在等是朱元璋的四代至九代嫡孫,因有明代七位王子葬於此,俗稱七王墓。墓南小村因此得名,謂王墳,現更名為龍門山莊。

龍門山

龍門山蓊蔚雄奇,氣勢浩蕩,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自然景觀目不暇接。其中“龍門靈霧”是泗水縣歷史上的十大景點之一。明嘉靖進士、泗水縣令張祚詩曰:“西北雙峰插泗濱,蒸蒸雲氣似龍津,甘霖旱慰蒼生望,枯稿先回萬象春。”因此,被佛家視為釋教之福地。 靈光寺 位於龍門山南麓。始建於漢,金皇統二年(公元1142年)重修。相傳某年十月初五,達摩神光祖師來講法,佛現靈光,故得名“靈光寺”。據說靈光寺是按周易八卦設計的,北靠龍門山,南臨赤龍潭,東有秀靈台,接連王母仙山,西為白龍盤旋鳳凰山。靈光寺頂建無梁寶殿、觀音堂,另有圓寂祖冢覺靈塔、普同塔二座;中建大雄寶殿、伽藍典、祖師殿,前為天王殿,與山門成一中軸線;東鐘樓、西鼓樓分列在天王殿兩邊。另外還建有客堂、香房、兩廊幽室、禪林、經堂、方丈齋、廚庫祠百餘間。寺院僧眾百餘名。住持方丈、四大班首和八大執事掌管寺院事務。寺院大部被毀,僅存觀音堂一座。現保留明碑三闕,清碑一通,殘碑兩塊,此外尚有一些明代墓志銘。
龍門靈霧 泗水十景之一。地處泗城以北10公里,中冊鎮北龍門山。此山兩峰並峙,橫出天漢,宛如石門,夏季祥雲靄靄,如龍吐霧。古人曾以此處雲霧過門則雨故稱“龍門靈霧”。明代張祚《泗池十景吟·龍門靈霧》道:“西北雙峰插泗濱,蒸蒸雲氣似龍津,甘霖旱慰蒼生望,枯稿先回萬象春”。龍門山中有赤龍潭、將軍石、雞冠山、故事井、未來香等自然景觀。龍門山南麓原有靈光寺,始建於漢,金皇統二年(公元1142年)重修,寺院僧眾百餘名。惜寺院大部被毀,僅存觀音堂一座。龍門山近年經過初步開發,建有進山大道、館舍,並按地形層層築壩攔蓄,形成連環水庫,給此山大增靈氣,植經濟林和風景樹300多畝,成為泗水山區自然風光和觀光農業結合最好的風景區。

將軍墓

明輔國將軍墓位於王墳村北回龍山麓,1993年2月20日發現。該墓為明太祖朱元璋七代孫觀稱與二品夫人張氏合葬墓,墓中出土金飾品、瑪瑙玉器、七星古劍、六角瓷壺和墓志銘等珍貴文物。
贇公古杏 相傳天順三年(公元1330年)北京萬壽戒壇,贇公長老攜金前來靈光寺,修蓋殿室兩廊,在觀音堂東北,種下七枚杏核,萌發杏樹兩株,生長至今。此杏不僅口味奇佳,據說還能祛病強身。

其它景觀

除此之外,山中還有赤龍潭、將軍石、雞冠山、故事井、未來香等自然奇觀。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龍門山層層峰巒,處處崎嶇,龍噴紫霧,靄靄祥雲。明清時期,龍門山即以它奇特的自然景觀和晨鐘暮鼓的佛教文化吸引著大批遊客;
近年來,在保持原有生態的基礎上,實行流域治理,大力植樹造林,興修水利,並行成了板栗園、槐花峪、青松嶺和桃林、杏圃等自然景觀,修復和正在恢復人文古蹟多處,真正形成了丹樨桂柏茂盛、花果園池流連的獨有特色。整個景區植被覆蓋面積達到90%以上,被人們譽為“峰迴路轉,世外桃源,天然氧吧,益壽延年”的絕好去處。
荷鋤擔鄉情,步步皆風景。龍門山風景區正等待著八方遊客前來尋古探幽,體驗山野奇趣,感悟自然,包攬人文景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