鄑邑故城

鄑邑故城

鄑邑故城位於昌邑市龍池鎮利漁村東南方約2000米處,因境內有一條南北流向的鄑水故名鄑城,處於中原地區通往萊夷的必經之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鄑邑故城
  • 遺址總面積:約為6萬平方米
  • 南北寬:200餘米
  • 東西長:300餘米
周代隸屬於紀國。據《春秋左傳》載:莊公元年(前690年),齊師遷鄑。乾隆《昌邑縣誌》載:“鄑城,在縣西北四十五裏海濱,土人呼瓦城,半為水漸。春秋莊公元年(前493),齊師遷紀鄑。”“鄑”即鄑邑城,鄑邑在春秋時為紀國城邑。魯莊公元年(前493),齊滅紀後,鄑邑歸齊。戰國時,為孫臏采邑地,曾築有孫臏廟。《昌邑縣誌》載:孫臏食采於鄑,曾修廟在此。有古槐兩株。明清時,“孫廟奇槐”為昌邑八景之一。唐朝武德二年(619年)在此置訾亭縣,又為縣治,後入北海縣。境內多廟宇,因上多以琉璃瓦覆幔,明初演變稱“瓦城”。鄑邑漁鹽諸業昌盛,水陸交通方便,歷來經濟發達,明初大移民時,沿海村落倍增,鄑邑漸為萊州灣畔的漁鹽集散之地。
鄑邑故城遺址南北寬200餘米,東西長300餘米,遺址總面積約為6萬平方米。古城址比周圍地面高出1米多,被利漁村民拓為耕地。遺址有許多被鹽鹼腐蝕的陶片,紋飾難辨。近幾年,遺址出土大量陶片、瓦當、銅劍、刀幣等。較完整的有周代樹木捲雲紋瓦當,漢代“千萬”(殘)瓦當、陶罐等。遺址北端還發現古井、古墓、房基、冶鐵等遺蹟。1979年,被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鄑邑故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