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郡,北魏延和二年(433)置鄉郡,領鄉縣(今山西榆社縣社城鎮)、陽城、襄垣、銅鞮四縣,隋開皇初廢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鄉郡
- 設立時間:北魏延和二年(433)
鄉郡,北魏延和二年(433)置鄉郡,領鄉縣(今山西榆社縣社城鎮)、陽城、襄垣、銅鞮四縣,隋開皇初廢郡。
南鄉郡是中國古代行政區劃名。王莽新朝末(23年),析人鄧曄起兵南鄉以應漢。東漢始置南鄉縣,屬南陽郡。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奪荊州,分南陽郡西部設定南鄉郡。歷史沿革 王莽新朝末(23年),析人鄧曄起兵南鄉以應漢。東漢始...
《將請鄉郡作》是宋朝詩人張嵲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作品原文 將請鄉郡作 本初休車騎,陶令歸田園。憧憧天壤間,何人無一廛。惟我若斷梗,漂流浙江邊。牽絲始立歲,屏處知命年。虛恬因勢使,憔悴仍化遷。愧無楊仆功,居不外漢...
海豐郡,治歸善縣(今惠州市惠城區東郊)。轄歸善(今惠城區、惠陽區、惠東縣)、博羅、海豐、河源、雷鄉(今龍川佗城)、興寧六縣。隋605年,循州於改為龍川郡。唐622年改為循州;唐684年改為雷鄉郡;唐代天寶元年(公元742年...
《慶張維學擢鄉郡陰陽正術》是明代韓雍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家世儒醫四海聞,兼通造化獨超群。公心薦剡資賢守,清職居鄉感聖君。步出杏林觀地理,坐依橘井玩天文。惠庵慶澤傳來久,濟美行看振二勛。作者簡介 韓雍(...
郡社群是布農人最大的一群,占人口數一半以上,分布於南投縣信義鄉郡大溪、陳有蘭溪沿岸,新武路溪沿岸,與荖濃溪沿岸山地。[英] Junshe Group 其居住地包含今日南投縣信義鄉明德村、羅娜村、東埔村、東光村、望美村、人和村,...
靈泉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平樂縣青龍鄉郡塘村的水源。簡介 郡塘村後,群峰環繞,石硤間有一泉,其水清澈,經冬不涸,如遇旱年,數月無雨,此泉反而驟漲溢流下村,並能預知要下雨,且據泉水流量大小預知雨量大小,相傳至今,無不應...
西漢置涅縣,屬并州上黨郡,縣城在今故城鎮。東漢稱涅縣,屬并州上黨郡。晉泰始年間(265一274年),(大)涅縣分為(小)涅縣、武鄉縣、遼陽縣,武鄉縣、涅縣都屬并州上黨郡。北魏延和二年(433年),武鄉郡改為鄉郡,武鄉縣...
是年,並改循州為雷鄉郡,興寧所轄範圍仍有今興寧、五華全部。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元年(公元742年),齊昌縣又復置,仍僅轄今興寧全縣,改屬海豐郡。至五代時,群雄割據,南漢王劉隱之弟劉龑乘機於公元917年稱帝,跨有嶺南之勢。同年...
不久貴鄉郡、貴鄉縣俱廢,仍併入元城縣。公元535年,即南北朝時期東魏孝靜帝天平二年,分館陶縣西部復設貴鄉縣,置縣治於古趙城(今黃金堤鄉包頭村一帶),這是貴鄉縣正式成立之始。名字意義 《漢書·元後傳》,王翁孺徙魏郡...
四年(564),夏州弘化郡下設寧朔縣(治所在今榆陽區西南)。大象二年(580),撤開光郡,所轄開光縣隸屬於中鄉郡(郡治所在今佳縣柳樹會),屬銀州領。隋開皇元年(581),境內建置如前。因避文帝楊忠名諱,中鄉郡改稱真鄉郡...
後魏孝文太和二十一年,分置貴鄉縣,因前燕慕容暐之貴鄉郡以名之,屬昌樂郡。按《水經注》云:“沙丘堰有貴鄉。”謂此也。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魏州。大業三年,改屬武陽郡。唐武德初,割屬魏州。後唐改為廣晉縣。漢乾佑初...
690年(唐周天授元年)廢循州,置雷鄉郡,轄歸善、博羅、海豐、河源、雷鄉(析興寧縣置)等5縣。742年(唐天寶元年),改雷鄉郡為海豐郡,郡治歸善縣,轄歸善、博羅、海豐、河源、雷鄉、興寧等6縣。758年(唐乾元元年)廢海豐郡復循州...
西魏大統十二年(公元546年),增設長州及大安郡,同時把化政郡改稱弘化郡。廢帝元年(公元552年),撒銷朔方郡,另設綏州及安寧、安政、撫寧三郡。北周保定二年(公元562年),增設銀州及中鄉郡。隋開皇元年(公元581年),因避...
唐武德五年(622年),廢龍川郡復循州。貞觀元年(627年),置嶺南道,循州屬之。天授二年(691年),廢循州置雷鄉郡,復雷鄉縣。天寶元年(742年),改雷鄉郡為海豐郡。乾元元年(758年),廢海豐郡復循州。五代南漢劉龔乾亨...
唐武德五年(622),析河源置石城縣,龍川郡復名循州。貞觀元年(627),又罷石城縣。嗣聖元年(684),改循州為雷鄉郡。天寶四年(745),改雷鄉郡為海豐郡。乾元元年(758),又改稱循州。南漢大寶元年(958),遷循州於雷鄉...
唐武德五年(622年)龍川郡復名循州,析河源置石城縣。唐貞觀元年(627年)又罷石城縣。唐中宗嗣聖年間(約684年)改循州為雷鄉郡,天寶四年(745年)改雷鄉郡為海豐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稱循州。南漢(958年),劉鋹遷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