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級治理現代化研究

鄉級治理現代化研究

《鄉級治理現代化研究》是2018年6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范擁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鄉級治理現代化研究
  • 作者:范擁軍
  • ISBN:9787520319324
  • 定價:80元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6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以馬克思主義治理理論和中國共產黨治理理念為指引,吸收國內外現代治理理論*新研究成果,結合對“百村千戶”農民的調查和對一些鄉鎮幹部的深度訪談,探討新型城鎮化進程中農村生產力、生產方式、人口結構、社會階層、農民素養等正在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及其對鄉級治理現代化提出的訴求,剖析農村鄉級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滯後於農村社會變革的表征及原因。在此基礎上,提出創新鄉級治理理念,構建治理主體多元化、權力生成民主化、治理結構科學化、治理方式多樣化、利益表達法治化、績效考核制度化的鄉級現代化治理體系;全面提升鄉級經濟、政治、文化、生態和社會治理能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節 鄉級治理現代化研究的背景及價值
一 鄉級治理現代化研究的背景
二 鄉級治理現代化研究的價值
第二節 鄉級治理現代化研究述評
一 國內研究述評
二 國外研究述評
第三節 本書研究的核心概念
一 治理、國家治理體系、國家治理能力
二 鄉級治理、鄉村治理、農村城鎮化
第四節 本書研究的思路、方法、創新點和不足
一 思路與方法
二 創新點和不足
第五節 本書的基本框架
第六節 本書研究的理論基礎
一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治理理論
二 中國共產黨的治理理論
三 國外的基層治理理論
第一章 鄉級治理的歷史沿革
第一節 傳統社會農村鄉級治理及其特徵
一 夏商至隋唐鄉官治理模式
二 唐宋至清末的職役制模式
三 傳統社會鄉級治理的特徵
第二節 清末至民國的鄉級自治運動
一 清末鄉級自治的嘗試
二 民國時期的鄉級治理
第三節 中國共產黨鄉級治理的發展
一 革命根據地的鄉級治理
二 1949年至改革開放前的鄉級治理
三 改革開放以來的鄉級治理
第二章 農村社會變革對鄉級治理現代化的訴求
第一節 農村生產力發展對鄉級治理現代化的訴求
一 農業現代化發展對鄉級治理現代化的訴求
二 非農產業發展對鄉級治理現代化的訴求
第二節 農村人口流動對鄉級治理的影響
一 新型城鎮化進程中農村人口流動現狀
二 農村人口流動對鄉級治理的積極影響
三 農村人口流動對鄉級治理的消極影響
第三節 農村社會階層變化對鄉級治理現代化的影響
一 改革開放前農村社會階層狀況
二 農村社會階層變化對鄉級治理的影響
第四節 農民素質提升對鄉級治理現代化的影響
一 農民法律意識的增強對鄉級治理現代化的影響
二 農民民主意識的提升對鄉級治理現代化的影響
三 農民文化素質的提高對鄉級治理現代化的影響
第三章 推進鄉級治理現代化面臨的困境
第一節 鄉級治理體系不完善
一 鄉級治理結構單一化和碎片化
二 鄉級治理職權的界定不夠規範
三 鄉級治理權力的生成不夠民主
四 農民利益表達回應機制缺乏制度規範
五 鄉級政府信息公開缺乏真實性和常態化
六 鄉級官員考評機制不夠科學
七 鄉村治理主體關係嚴重行政化
八 縣鄉治理主體關係缺乏法治規範
第二節 農村鄉級現代治理能力弱化及其表征
一 少數鄉級幹部行為失范素質差
二 引導農業現代化發展的能力不足
三 建設農民精神文化家園的能力低
四 發展農村教育事業的能力欠缺
五 保護農村生態環境的能力不強
第四章 推進鄉級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制度建構
第一節 構建農村鄉級治理現代化的制度體系
一 構建鄉級現代多元治理體系
二 科學界定鄉級治理主體職能
三 健全鄉級權力民主生成機制
四 構建民眾利益表達回應機制
五 健全鄉級政務信息公開機制
六 完善鄉級民主監督檢查機制
七 構建鄉級多元並重考評機制
第二節 構建多層互動的現代治理運行機制
一 構建鄉村之間良性互動機制
二 構建縣鄉間法治化運行機制
第五章 推進鄉級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路徑選擇
第一節 培育和提升幹部現代治理能力
一 提升幹部素質、最佳化幹部結構
二 培養鄉級幹部現代治理能力
第二節 培育建設農村特色小城鎮的能力
一 打造現代特色宜居農村城鎮
二 構建農村城鎮現代產業體系
三 建設農村城鎮現代服務體系
第三節 培育鄉級建設現代化新農村的能力
一 培育發展農業現代化的能力
二 提升鄉村民主政治建設的能力
三 培育農民建設精神家園的能力
四 培育建設現代美麗鄉村的能力
五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能力
六 涵養鄉級依法依規治理的能力
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農民問卷調查
附錄2:鄉級工作人員問卷調查
附錄3:鄉級幹部訪談提綱
附錄4:鄉級幹部訪談錄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