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霍次克海高壓(簡稱鄂海高壓)作為東亞夏季主要大氣環流系統之一,據統計, 鄂海高壓多集中出現在5、6、7 月份, 其中尤其以6、7 月份最多, 8 月以後逐漸消頭。在6 月份, 由於冷水區中心位於白令海到千島以東海面, 以及阿拉加、東西伯利亞兩塊大陸的關係, 使得在白令海有一個靜止的低壓槽, 在東西伯利亞有一個高壓脊形成, 高空脊、槽間的輻合區重疊在低層冷空氣柱之上, 於是在地面上形成了鄂霍次克海高壓。
中文名稱 | 鄂霍次克海高壓 |
英文名稱 | Okhotsk high |
定 義 | 中心常穩定於鄂霍次克海地區的高空暖高壓。 |
套用學科 | 大氣科學(一級學科),天氣學(二級學科)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鄂霍次克海高壓
- 外文名:High-pressure of Sea of Okhotsk
- 出現時期:每年夏季6、7月
- 形成條件:東西伯利亞的脊和白令海的槽
- 本質:東亞夏季主要大氣環流系統
- 多發地區:常活動於西北太平洋的北部區域
形成機制
霍次克海北部是一個強東風區, 以致使冷空氣得以流入。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高壓, 由於低層是冷空氣, 因此, 需要兩天或四天的時間緩慢地從鄂霍次克海南下, 並被中緯度的高壓( 即小笠原高壓) 所合併。
主要影響
因素關係
·尼諾過程律往會引起鄂海高壓由弱變強, 再由強轉弱的循環過程。
結論分析
1 鄂海高壓作為東亞夏季的主要天氣系統之一, 其強弱變化對我國東北地區和我國江蘇省梅雨量有顯著影響。
2 鄂海高壓典型偏張年與偏弱年, 其北半球西風環流有明顯差異。
3 鄂海高壓典型偏強年與偏弱年, 其前期1 1月西北太平洋海溫距平場有不同的分布型式。
4 厄· 尼諾現象對鄂海高壓強弱變化有一定影響。一般厄· 尼諾的當年鄂海高壓偏強, 厄· 尼諾的次年, 鄂海高壓多由強轉弱。這種影響是通過太平洋北美的遙聯( P N A )來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