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天胡荽,中藥名。為傘形科植物鄂西天胡荽Hydrocotyle wilsonii Diels ex Wolff的全草。分布於湖北、四川等地。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活血之功效。常用於濕熱黃疸,痢疾,熱淋,石淋,口瘡,耳癰,跌打損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鄂西天胡荽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傘形目
- 科:傘形科
- 屬:天胡荽屬
- 種:鄂西天胡荽
- 分布區域:湖北、四川等地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性涼。
功效
清熱利濕,解毒活血。
主治
濕熱黃疸,痢疾,熱淋,石淋,口瘡,耳癰,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敷。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多年生匍匐草本,匍匐莖淡黃色,光滑無毛,節上著生鬚根,有殘存膜質卵形的托葉。莖直立或基部平臥上升,細弱,不分枝,高10-45厘米,密被短柔毛,有時下部無毛。葉片革質,圓腎形或心狀腎形,長2-4厘米,寬3.5-7厘米,5-7深裂,裂口達葉片的中部至3/5,成銳角;中間裂片寬卵形或倒卵形,中部與基部等闊或較闊,中部以上兩邊具1淺裂,頂端短尖;兩側裂片倒卵形,有時在一側或兩側再有1淺裂,最外裂片較中間裂片稍短;裂片邊緣有復鋸齒,兩面均被粗伏毛;葉柄長4-12厘米,被柔毛;托葉膜質,有紫色斑點。花序梗纖細,單生於莖的上部,與葉對生,長於葉柄;苞片膜質,細小,密生在花柄基部;小傘形花序有多數花,花較疏生;花柄長2-4.5毫米,光滑;花瓣卵形,膜質,有紫紅色斑點;花柱幼時內卷,果熟時極向外反曲。果幼時近圓球形,紫紅色,熟後紫黑色,長約1.2毫米,寬1.8毫米,中棱及背棱隆起,基部淺心形或平截形。花果期7-8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250-1780m的竹林下或濕潤草地。分布於湖北、四川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