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東勝區是鄂爾多斯市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交通中心,地處“蒙中經濟區”,是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金三角經濟區”核心地帶,是呼和浩特--包頭--銀川經濟帶重要一級。總面積2500平方公里,人口26萬。
東勝經濟技術開發區創辦於2002年9月份,2003年1月8日被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正式批准為自治區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區位優越、交通便利:開發區北鄰包頭,東靠晉冀,南連陝甘,西接寧夏,區內交通幹線密集,109、210國道橫穿縱貫,包東高速公路、包神鐵路等四通八達,從這裡可以走向大江南北,海角天涯。人文獨特,資源富足:鄂爾多斯是蒙古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地方,歷史文化積澱豐厚。東勝區羊絨、煤炭、石油、天然氣、石英砂、建築粘土、陶瓷粘土等資源豐富,畜產品、中藥材尤負盛名,煤田已探明儲量727億噸,與神府煤田聯袂,為世界八大煤田之一,被稱為“烏金之海”。
開發區開放全面,政策優惠:內蒙古東勝經濟技術開發區積極開展對外交往,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日益最佳化投資環境,大力提高對外開放水平,逐漸形成一種“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發格局。管委會還根據自治區和鄂爾多斯市關於開發區建設的有關政策,制定出台更為優惠寬鬆的政策,保證投資者在稅費方面獲得最大利益。同時,實行“一廠一策,一企一議”的形勢,為投資者創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機遇。
投資環境
1、硬環境:
道路:開發區道路系統由主幹道“二橫二縱一環”網式骨架。其中,主幹道雙向6車道,寬44米,次幹道雙向4車道,寬23米。
供水:開發區建成水廠一座,日供水能力為2.8萬噸,居民用水1.9元/噸,工業用水3.55/噸,商業用水4.0元/噸。
排水:開發區設有排水設施並規劃建設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1.9萬噸。
供電:開發區建成11萬千瓦變電站一座,供電線路直接引至區內各用戶便電室及開閉所,現有日供電能力16萬KW。居民用電0.34元/噸,工業用電大用戶0.353元/度,小用戶0.4元/度,高耗能大工業用電0.274元/度,商業用電低壓1000伏以下0.678元/度,1-10千伏為0.668元/度。
供熱:開發區建有供暖站一座,熱裝機能力25萬千瓦,日供熱能力175萬平方米。
供氣:蘇里格氣田現已通入東勝市區,工業用氣價格為1.0元/立方米左右。
通迅:呼和浩特至西安市通訊光纜貫通,電信、移動、聯通三大網路覆蓋全區,是內蒙古中西部信息交通樞紐。
2、軟環境:
作為中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中國全國環境綜合治理優秀城市、中國全國衛生先進城市、中國全國文化先進城市、內蒙古自治區五星級文明城市的東勝,城市功能日益配套完善,是鄂爾多斯市改革開放的視窗,是鄂爾多斯市企業最集中、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購買力最強的地區之一,為開發區招商引資、發展現代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開展對外貿易提供了重要載體和優良環境。
開發區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利用優勢,大造商機。實行封閉式管理,零收費政策,並成立了行政服務中心,實行“一門受理,並聯審批,限時辦結,一口收費”的運行機制,保證企業和投資者在項目審批,土地出讓,建築審批,環保評估,勞動用工及工商註冊等各項事務的高效辦理與跟蹤服務。
神府東勝煤田
中國已探明的最大煤田,世界大型煤田,東勝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支柱產業。位於陝西省西北部和內蒙古自治區南部,在中國最大煤盆地鄂爾多斯盆地腹地,是一個連續的煤田。面積22860平方千米,含煤地層屬侏羅紀。預測儲量6690億噸,探明儲量2300億噸。神府煤田分布在陝西省榆林地區的神木、府谷、榆林、橫山和靖邊5個縣,面積約10000平方千米,有5~6個可採煤層,總厚度14.1~21.5米,傾角不到1°,埋藏很淺。
東勝煤田在內蒙古自治區伊克昭盟境內,面積12860平方千米,有10個可採煤層,厚度2~7米,傾角1°~8°,埋藏較淺。神府-東勝煤田的煤為世界少見的優質動力煤,尤以煤田南部為最佳。其硫分小於0.5%,灰分小於8%,發熱量達30兆焦/千克。在國際市場上有很強的競爭力。1984年開始開發神府東勝礦區,第一、二期建設規模30兆噸,第三期(2010年)64~74兆噸,遠景規模120兆噸,已建成3個年產總能力為1.2兆噸的礦井,有4個年產3兆噸的礦井正在施工。包頭至神木的172千米鐵路已建成通車,神木至朔州的270千米鐵路正在修建。與神府東勝礦區鄰接的榆神礦區,初期建設規模52兆噸,後期113.8兆噸。神木至榆林的137千米鐵路於1992年5月開工修建。神府-東勝煤田到2000年將建成60兆噸的年產能力。
農村沼氣建設
東勝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力推進農村沼氣建設。從2005年到2008年承擔農村沼氣國債項目建設任務,項目總投資2340.46萬元,其中國家投資667萬元,項目涉及3個鎮,26個行政村。
2008年東勝區承擔建設任務共有2個鎮10個行政村實施2007年農村沼氣建設國債項目。至7月底已建成沼氣池890戶,其中進料、安裝700多戶。同時實施以沼氣為紐帶的生態家園建設,完成了部分項目戶的改廚、改廁、改圈等任務,使土地、太陽能和生物質能資源得到更有效利用,本項目預計10月底完成。據統計,一個8-10立方的沼氣池年節約煤炭3-4噸/戶,折款約850元,節肥、節藥約470元。暖圈每戶可增收800元,合計每戶年增收2120元。農村的秸桿、糞便變成燃料、飼料、肥料,實現社會要生態、農民要致富的目標,促進生產、生活和生態的和諧發展。
羊絨
鄂爾多斯羊絨是東勝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又一支柱產業。“鄂爾多斯,溫暖全世界”,這句簡潔而溫馨的廣告語早已傳遍了世界各地,它讓人們知道了在中國黃河“幾”字灣上有一個盛產羊絨的地方——內蒙古鄂爾多斯。
內蒙古自治區的鄂爾多斯市,地處鄂爾多斯高原腹地,過去稱為東勝市。這裡以盛產山羊絨而著稱。據專家介紹,山羊絨可以分為白絨、紫絨、青絨,其中白絨的用途最廣。白絨中以鄂托克旗的阿爾巴斯白絨山羊最有名,被牧民們稱為“草原上的珍珠”。
以高寒氣候為主的鄂爾多斯高原,特殊的氣候造就出阿爾巴斯白山羊卓越的羊絨品質,其手感柔軟,產絨量高,絨的細度、長度、拉力、伸縮力、光澤等都明顯優於其他地方的白絨。因此,鄂爾多斯白絨又被譽為“絨中之王”、“軟黃金”,曾創下120萬元/噸的國際市場價格。山羊絨因其具有輕、軟、柔、暖等特點,在國際上被譽為“纖維寶石”。在中國羊絨製品屬於高檔商品,20多年前對於國人來說它還屬於奢侈品,當時中國生產的羊絨以及羊絨製品主要是用來出口。近年來,東勝經濟技術開發區利用鄂爾多斯羊絨的品牌優勢,不斷做大做強羊絨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