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溫克人與電視》以態度與行為的微觀視角為切入點,重點研究電視對鄂溫克人認知、情緒情感、行為意向以及行為變化的影響,並且就電視影響鄂溫克人態度與行為改變的因素作了詳盡的闡述與分析。適讀對象:新聞傳播、心理、教育等專業的師生、研究者及愛好者。
基本介紹
- 書名:鄂溫克人與電視
- 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 頁數:283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 作者:姚玉芹 劉京林
- 出版日期:2009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811274396, 9787811274394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鄂溫克人與電視》由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姚玉芹,女。河北省新城縣人。童年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度過。1987年考八《北京青年報》,任“學通社”記者。1988年小說《人不可貌相》獲東北四省區小說大賽一等獎。1989年北京廣播學院(現為中國傳媒大學)大專畢業後,先後在廈門和上海從事企業宣傳策劃工作。2002年至2008年在中國傳媒大學碩博連讀。碩士專業為傳播學,師從胡正榮教授;博士期間主攻傳播心理方向,師從劉京林教授。碩博連讀期間,在核心刊物發表多篇文章,參與重大課題一項,曾榮獲中央“三台獎”和“星光獎”獎學金。2008年7月獲文學博士學位,畢業後留校工作。《鄂溫克人與電視》是在博士論文基礎上修訂而成。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節 選題意義
第二節 文獻綜述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本課題的理論框架和創新點
第五節 調查區域概況
上編 鄂溫克人電視態度及其行為變化研究
第一章 鄂溫克人的電視認知
第一節 對技術身份電視的認知
第二節 對文本身份電視的認知
第二章 鄂溫克人的電視情緒情感
第一節 鄂溫克人的情緒情感特徵
第二節 鄂溫克人的電視情緒情感體驗及其變化
第三章 鄂溫克人的電視行為意向
第一節 鄂溫克人的電視觀念傾向
第二節 鄂溫克人的電視渴望
第四章 鄂溫克人的電視行為
第一節 鄂溫克人的電視參照
第二節 鄂溫克人的電視模仿
第三節 鄂溫克人的電視行為創新
下編 電視影響鄂溫克人態度及行為改變的因素分析
第五章 電視節目內容對鄂溫克人態度與行為變化的影響
第一節 電視節目內容特色
第二節 鄂溫克人的電視依賴和電視收視偏好
第六章 電視傳播方式和策略對鄂溫克人態度與行為變化的影響
第一節 電視傳播方式對鄂溫克人態度與行為變化的影響
第二節 電視傳播策略對鄂溫克人態度與行為變化的影響
第七章 民族性格對鄂溫克人態度與行為變化的影響
第一節 鄂溫克人的生存環境與群體性格特點
第二節 鄂溫克人的生活信念與自我印象
第八章 環境對鄂溫克人態度與行為變化的影響
第一節 影響鄂溫克人態度與行為改變的社會環境分析
第二節 影響鄂溫克人態度與行為改變的自然環境分析
第三節 影響鄂溫克人態度與行為改變的情境因素分析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第一節 選題意義
第二節 文獻綜述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本課題的理論框架和創新點
第五節 調查區域概況
上編 鄂溫克人電視態度及其行為變化研究
第一章 鄂溫克人的電視認知
第一節 對技術身份電視的認知
第二節 對文本身份電視的認知
第二章 鄂溫克人的電視情緒情感
第一節 鄂溫克人的情緒情感特徵
第二節 鄂溫克人的電視情緒情感體驗及其變化
第三章 鄂溫克人的電視行為意向
第一節 鄂溫克人的電視觀念傾向
第二節 鄂溫克人的電視渴望
第四章 鄂溫克人的電視行為
第一節 鄂溫克人的電視參照
第二節 鄂溫克人的電視模仿
第三節 鄂溫克人的電視行為創新
下編 電視影響鄂溫克人態度及行為改變的因素分析
第五章 電視節目內容對鄂溫克人態度與行為變化的影響
第一節 電視節目內容特色
第二節 鄂溫克人的電視依賴和電視收視偏好
第六章 電視傳播方式和策略對鄂溫克人態度與行為變化的影響
第一節 電視傳播方式對鄂溫克人態度與行為變化的影響
第二節 電視傳播策略對鄂溫克人態度與行為變化的影響
第七章 民族性格對鄂溫克人態度與行為變化的影響
第一節 鄂溫克人的生存環境與群體性格特點
第二節 鄂溫克人的生活信念與自我印象
第八章 環境對鄂溫克人態度與行為變化的影響
第一節 影響鄂溫克人態度與行為改變的社會環境分析
第二節 影響鄂溫克人態度與行為改變的自然環境分析
第三節 影響鄂溫克人態度與行為改變的情境因素分析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後記
2008年夏天,博士論文答辯之後,我再次回到呼倫貝爾草原。由於降雨量豐富,草勢非常好,天堂草原呈現出“千里草原鋪翡翠,天鵝飛來不想回”的迷人景象。據當地人講,自1998年以來的十年里,這一年的草原景色最美。2008年,又恰逢鄂溫克族自治旗成立50周年,為此,鄂溫克族自治旗舉辦了非常隆重的那達慕大會和“中華情”文藝晚會等一系列大型活動,作為對50周年大慶的獻禮。旗政府所在地巴彥托海鎮較之以往也顯得格外熱鬧。無論是置身於那達慕大會和文藝晚會的現場,還是漫步於巴彥托海鎮的街頭,我的心總是猶如春風吹過的湖面,掀起層層漣漪,以至於久久不能平靜。尤其是當我被從百公里開外的蘇木和嘎查趕來參加活動的部分鄂溫克牧民認出來,他們又真誠地相邀我下草地的時候,我的心便立刻被幸福包圍著,從內心深處產生了一種回家的感覺。
序言
“傳播心理研究叢書”終於出版了。在我國內地每年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的各種書中,至少到目前為止,以傳播心理研究命名的叢書大概這是第一套。
這套叢書的產生不是偶然的。
從巨觀看,如果沒有改革開放,沒有國家的科學政策、社會體制、意識形態等文化因素的影響,我國的心理科學就不可能從偽科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在中斷了十年的教學、科研之後又獲得新生。同樣,如果沒有改革開放、解放思想的社會背景,傳播學也不可能從西方被引進到中國並迅速發展成為一門顯學。據此可以斷言,作為心理學和傳播學的交叉學科——傳播心理學也不可能在我國的學科領域裡有其立錐之地。
從中觀看,如果沒有中國傳媒大學(原北京廣播學院)校領導班子強烈的創新意識和與時俱進的精神,使學校在1995年就開始招收新聞心理學(1998年改為傳播心理學)的碩士研究生,繼而又於2003年招收傳播心理學的博士研究生.2001年學校領導又批准成立傳播心理研究所,就不可能完成傳播心理學教學、科研的體制化(即在學科建設、人員配備、資金保障等方面得到落實),也就不可能為在中國傳媒大學培養傳播心理方向的專門人才提供必要的條件。
這套叢書的產生不是偶然的。
從巨觀看,如果沒有改革開放,沒有國家的科學政策、社會體制、意識形態等文化因素的影響,我國的心理科學就不可能從偽科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在中斷了十年的教學、科研之後又獲得新生。同樣,如果沒有改革開放、解放思想的社會背景,傳播學也不可能從西方被引進到中國並迅速發展成為一門顯學。據此可以斷言,作為心理學和傳播學的交叉學科——傳播心理學也不可能在我國的學科領域裡有其立錐之地。
從中觀看,如果沒有中國傳媒大學(原北京廣播學院)校領導班子強烈的創新意識和與時俱進的精神,使學校在1995年就開始招收新聞心理學(1998年改為傳播心理學)的碩士研究生,繼而又於2003年招收傳播心理學的博士研究生.2001年學校領導又批准成立傳播心理研究所,就不可能完成傳播心理學教學、科研的體制化(即在學科建設、人員配備、資金保障等方面得到落實),也就不可能為在中國傳媒大學培養傳播心理方向的專門人才提供必要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