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 森(1902-1970,又名鄂浚,別號占弓),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九聖村新勝十三圩人。清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10月21日)出生於江都縣九帖洲聖恩洲十三圩(今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九聖村新勝十三圩,即原揚州市邗江區頭橋鎮九聖村新勝十三圩),國際法法學教授。1945年8月,鄂森先生應聘任上海社會局第一處處長,半年後辭職。1948年2月,經人推薦,任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參事,五個月後辭職返滬任教。1949年後,擔任東吳大學法學院教務長、院務委員,同時兼任上海市麵粉工業同業公會主任秘書。1956年後,先後任上海市工商聯史料科科員、上海市文史館館員。生前曾翻譯《美國遠東貿易》、《拉丁美洲各共和國史》等國際著作,並將《公司法》譯成英文單行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鄂森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02
- 逝世日期:1970
人物生平,人物經歷,學習經歷,律師生涯,任職經歷,主要著作,宗族歷史,名垂故土,
人物生平
人物經歷
鄂 森(1902-1970,又名鄂浚,別號占弓),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九聖村新勝十三圩人。清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10月21日)出生於江都縣九帖洲聖恩洲十三圩(今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九聖村新勝十三圩,即原揚州市邗江區頭橋鎮九聖村新勝十三圩),國際法法學教授。
鄂森先生故鄉揚州頭橋鎮原屬江都,後屬邗江,現屬廣陵。今“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史上原名“江都縣頭橋鄉”,鄉境的“九帖洲”與“安阜洲”是組成頭橋鎮的主要大洲,這裡是鄂森先生的祖居之地,其祖輩世居揚州頭橋鄉境沙洲九帖洲(今頭橋鎮東北部地區)數百年,並在頭橋建有宗族祠堂,這座家祠是當時民國頭橋鄉境知名的建築物。頭橋鄉境在明、清、民國時均為揚州(古稱維揚、江都、邗)的行政轄區,1956年,根據“蘇民辛字第27697號”文和國務院“第25次會議”同意,析原“江都縣”之一部為“邗江縣”,頭橋隨屬。“邗江縣”的縣名由時任國務院內政部長的謝覺哉查考隋文帝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史料後確定並沿用至今。2000年,根據“國函(2000)130號”文,撤銷原“邗江縣”,批准設立“揚州市邗江區”,頭橋隨屬。2011年,經國務院、江蘇省批准,揚州市區行政區劃再度調整,析原邗江區之一部入廣陵區,頭橋再次隨屬至今。所以,鄂森先生的故鄉“頭橋鎮”在民國時屬當時“江都縣”(“民國江都縣”即今“揚州市”,“民國江都縣”的縣城位於今揚州市中心的“廣陵區”一帶),便是這個原因。
學習經歷
鄂森先生幼時在頭橋十三圩私塾讀書,1919年獲林肯大學法學學士學位,1928年東吳大學法律學院畢業,1929年美國史丹福大學法學博士 。
律師生涯
任職經歷
主要著作
生前曾翻譯《美國遠東貿易》、《拉丁美洲各共和國史》等國際著作,並將《公司法》譯成英文單行本。
宗族歷史
頭橋鄂氏
鄂森先生的祖輩世居今揚州頭橋鎮九聖村新勝十三圩,鄉境著名的頭橋“鄂氏宗祠”和“鄂家碼頭”,便均是與鄂氏一族有關的建築物。清代“鄂氏宗祠”的原址在今頭橋鎮九聖村迎江嚴橋組,為前後兩進帶包廂的青磚瓦屋。鄂森先生的父親,便是頭橋歷史上的著名鄉賢鄂錦波先生,他是頭橋“鄂家碼頭”的創建者,“鄂家碼頭”故址位於夾江河頭橋九聖村段,這座碼頭在民國二十年江洲大水災中,對運送救災物資,賑濟鄉境災民發揮了重要作用。“鄂家碼頭”因今夾江河對岸的“鄂家大棚”而建,夾江河又稱小夾江,其前身原是清思江,清代至民國時期,因淤沙而使江面不斷縮小,形成大片灘田,清思江現存部分變為內河,今稱夾江河,該河流經頭橋等邗江北洲諸鄉,連通夾江。史料記載,正因“···適逢清思江淤沙成灘,各富戶爭灘奪地紛爭不已···”,故而,時任金府帳房的鄂錦波先生,在揚州城巨富金樹及兒子金寶之的支持下,取得新洲仁豐洲、慶余洲(今揚州頭橋鎮慶豐村一帶)的“納水印權”,同時,鄂錦波還幫另一富戶勝訴了官司,又被饋贈蘆灘作為謝禮,這樣,他便成為擁有4000餘畝灘田的大業主,並在今頭橋鎮慶豐村建起了“鄂家大棚”。“鄂家大棚”到老宅十三圩往來需船,於是,為方便鄉民上灘開墾,並運送蘆柴去江北銷售,鄂錦波先生遂設立擺渡,聘請渡工小富子專職渡口行船工作,該渡口便被稱為“鄂家碼頭”。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發生江洲大水災,鄂錦波與鄂森父子積極參與救災,鄂錦波“···出面呼籲各方勸募,又令長子鄂森在上海以律師聲望和華陽賑災會名義,向銀行界、企業界籌募···”用於修築江堤,發放救濟金。並組織麵粉、火柴等大量生活必需用品船載回鄉,在鄂家碼頭卸貨,就地由鄂三(鄂炳南)先生主持現場分發災民手中,鄂錦波與鄂森先生的善舉,挽救了許多鄉境缺衣少食者的生命,所以鄂森父子和“鄂家碼頭”在頭橋老一輩鄉民中口頭頻率非常高。另據《頭橋鎮志》等鄉境史料記載,鄂氏一族散居全鄉有20餘戶鄂姓人家,鄂姓的近時八代排行分別為“正大光明、忠厚傳家”,該排行也充分反映出頭橋鄂氏一族的傳統家風。
鄂森父親
鄂森先生的父親鄂錦波先生,本名鄂光濤,於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6月4日),出生於江都縣九帖洲聖恩洲十三圩(今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九聖村新勝十三圩),系宗族排行為“光字輩”的鄂姓傳人,頭橋鄉民親切稱呼鄂錦波為“鄂大先生”,因鄂錦波的數百弟子學生中常為書生與商民,故而,鄉境史料記載,舊時頭橋百姓民間流傳“···鄂大先生的徒弟是穿大褂子(長衫)的多···”。頭橋鄂氏一族自古便有保家愛國、抗禦外侮的優良傳統,所以,鄂錦波的愛國思想,也影響了曾在遠東國際法庭,對嚴懲日本戰犯作出貢獻的鄂森先生的整個人生。鄂錦波先生的許多學生弟子在抗日戰爭中,紛紛參加新四軍,走上打擊日寇,保家衛國的光明大道,其中一位名生劉玉生先生,參軍後在新四軍華東工委敵工部任職,解放後留在上海市公安局特高科工作。鄂錦波先生年幼時曾因家貧而上學較晚,清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才進入頭橋十三圩私塾讀書,兩年後進城謀生,在揚州曾為鐘錶藝徒,學習修理手藝,同時刻苦學習文化知識,最終自學成材。清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娶“陳氏孺人”為妻(鄂森先生母親)。晚清時成為響名鄉境一帶及附近諸鄉的“舌耕名士(訴訟師)”,民國初年,鄂錦波先生出任江都縣第三區新洲鄉議員、鄉議長等職(註:新洲鄉是原江都歷史上的政區名,轄區大致在今揚州市廣陵區北洲片東南部和中南部一帶,該鄉早已撤銷不存,原轄境現已分屬頭橋、李典兩鄉)。鄂錦波先生生前關心鄉里,造福人民,對故鄉頭橋貢獻很大,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江洲大水災”期間,為家鄉募款救災,鄉民感激,集體贈送萬民傘以示感恩戴德,一時傳為佳話。正因鄂錦波先生一心為民,積極救災,故而他與吳大觀先生的舅舅“王大地主”(本名王繼先,字鑒人,鄉境習慣稱謂王鑑人,王裕泰,敬稱王大地主,民國江都縣頭橋鄉鄉董,鄉議長,頭橋王裕泰醬園掌柜)等頭橋鄉賢一道,被記載於“民國二十年江洲大水災”期間,在頭橋鄉境參與組織賑災的鄉賢名單之中。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1月27日)因病逝世。
名垂故土
鄂森先生生前愛國敬業,學識淵博,耿直正義,熱愛人民,且於二戰後,在遠東國際法庭之中,對嚴懲日本戰犯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使飽受侵華戰亂之苦的中國人民從此徹底揚眉吐氣,為家鄉揚州爭得了榮譽。故而,他在頭橋鄉境極有口碑,知名度與美譽度也非常高,故鄉人民為了紀念這位頭橋歷史上的重要鄉賢,在位於頭橋鎮紅平村的“頭橋市民廣場”之上,專門設立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名律師-------鄂森”的生平事跡宣傳牌,並與另外三位著名頭橋鄉賢:“中國雷達之父-------束星北”、“中國航空發動機之父--------吳大觀”、“中國著名農機專家--------余友泰”的宣傳牌一道,永久樹立在故鄉的土地上,從此名垂鄉境,萬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