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叉草蛉(Dichochrysa hubeiana Yang et Wang, 1990)是草蛉科叉草蛉屬的一種動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鄂叉草蛉
- 科:草蛉科
- 屬:叉草蛉屬
- 命名者及年代:Dichochrysa hubeiana Yang et Wang, 1990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雄蟲體長8mm,前翅長12mm,觸角長10.5mm。
頭部地洪只黃色,具一對黑色頰斑,下顎須、下唇須基部黃褐色,末節黑褐色。背視頭頂略前凸,複眼大,約占頭寬的1/2。觸角黃色,基節膨大,長等於寬,鞭節細長。胸部黃綠色,中縱帶黃挨辨色,前胸背板兩側褐色,中間有深凹橫溝,至前緣間有一對褐斑,後緣前凹呈弧形。足黃色,紙轎擔應黃褐色絨坑蒸紙毛遷牛茅鍵,跗節端部及爪褐色;前足基節細長;爪基部長方形,利齒基部彎曲。
翅卵形,翅痣不明顯,除M—Psc橫脈淺褐色外,余脈綠色;前翅前緣橫脈列24條,亞前緣區基橫脈1條,端橫脈6條;R—Rs間橫脈13條,Rs分支13條,Psm平直,內中室三角形,Psm—Psc間橫脈7條;階脈2組,2組間近內階脈處有2—3條不規則排列的橫脈,內階脈不與Psm直接相連,與Rs分支及Psm間形成2個小翅室,(內/外)左=8/8,右=9/8;後翅階脈2組,(內/外)左=8/7,右=8/6。腹部背板黃色,腹板黃褐色。腹端側視第8背板約為第7背板的1/2長,臀板大,蝌蚪形,內側下方向前彎曲,外側平直,下側約為上側的2倍長,近外側處有縊縮,表皮內突明顯,從與腹板相接處直達臀胝前下方,並分岔成“C”形圍在臀胝前下方;第8十9腹板完全合併,基部粗大,離基部1/3處開始內凹變窄,端部背面稍突起,凹陷部分有表皮內突,始於與臀板相接處,止於端部突起處。敬樂舉殖弧葉弧形,兩臂端葉頁判仔狀體外側具細長的小突,中突基
部2/3分岔,端部1/3合併;殖弧梁正面觀弧形,梁突較小,背面觀兩臂外側彎曲成直角,內側弧形,側視臂兩端較小,中央突然膨大,弓狀;殖下片基部兩臂不對稱,中央突起端部變細呈錐狀(圖124)。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
湖北、雲南、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