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護大將軍,官名。西晉置。不開府非持節都督者,二品,位在鎮軍大將軍上,祿與特進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都護大將軍
- 性質:古代官職
- 朝代:西晉
- 品級:二品
都護大將軍,官名。西晉置。不開府非持節都督者,二品,位在鎮軍大將軍上,祿與特進同。
都護大將軍,官名。西晉置。不開府非持節都督者,二品,位在鎮軍大將軍上,祿與特進同。沿革官名。西晉置。不開府非持節都督者,二品,位在鎮軍大將軍上,祿與特進同。置長史、司馬、主簿等僚屬。如開府,則位從公,進為一品,俸祿及置僚...
韓約(?-835年),字重革,朗州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唐朝軍事將領。太和中,以為安南都護。唐文宗大和二年九月,安南軍亂,遭到驅逐。回朝後,擔任太府卿,遷左金吾衛大將軍,為宰相李訓所信任。大和九年(835年),參與甘露之變...
漢十六大將軍,十六國時期漢國置。嘉平四年(314),漢主劉聰定百官,置丞相等七公,設輔漢等十六大將軍。出處 此稱源於《資治通鑑》,然其所列有輔漢、都護、中軍、上軍、撫軍(《晉書·劉聰》作“輔軍”)、鎮、衛、京、前、...
左都護 左都護,古代官名。三國吳置。沿革 左都護,孫權黃龍元年(公元229年) 拜諸葛瑾為大將軍兼此,領豫州牧,權任極重。蜀亦置,地位稍低。
-716),唐玄宗時期的守邊大將,早年在涼州都督裴行儉帳下為裨將,玄宗先天元年(712年),為抵禦吐蕃、突厥外族入侵,唐朝在靈州設立朔方軍(朔方節度使前身),郭元振為朔方軍大總管,時為右領軍衛大將軍兼檢校單于大都護鎮守大使...
景耀四年(261年),諸葛瞻擔任代理都護(一作“中都護”),並任衛將軍,與輔國大將軍董厥共同執掌尚書台政務,統領國事;侍中樊建守尚書令,三人共同統領國政。當時宦官黃皓弄權,朝中大臣都遷就庇護他,沒有人出來糾正這一弊端,...
741年,官至安西副都護、四鎮都知兵馬使。747年,唐朝和西南吐蕃等交惡,唐玄宗派高仙芝出征攻打小勃律。749年,高仙芝入朝,加特進,兼左金吾衛大將軍同正員。次年,擊敗竭師國軍隊,俘虜竭師王勃特沒。後高仙芝又領導怛羅斯之戰,...
蓋嘉運(生卒年不詳),唐朝大將。蓋嘉運於開元二十一年(733年),任右威衛將軍、瀚海軍使。次年,蓋嘉運代劉渙為北庭都護,拜左金吾衛將軍。時突騎施、蘇祿興兵犯唐。蓋嘉運率兵自北道攻入施點密城,重創突騎施。後與突騎施血戰...
因此,李謹行在平定完東征高句麗後,留任於安東都護府,參與都護府內的軍事駐防和平叛工作。是年,憑藉平定高句麗的軍功,李謹行被擢升為右武衛大將軍。平定叛亂 鹹亨元年(670),高句麗大長鉗牟岑率餘眾叛亂,李謹行與高侃同往遼東...
馮勝跟隨大將軍徐達北征,攻下山東諸州郡。征伐山西 洪武元年(1368),馮勝兼任太子右詹事。因犯小法而被貶官,任都督同知。馮勝率軍逆河而上,取汴、洛,下陝州,直趨潼關。守將夜逃,於是奪潼關,取華州。返汴之後,前往明太祖行在...
武舉出身,軍功累累,遷安北副都護。開元初年,遷單于大都護,歷任靈鄯二州都督、河源軍使,遷隴右節度副大使、勝州都督,拜朔方軍大總管,封上蔡縣公。遷安東都護、平盧軍節度使,屢立戰功軍功,進封上柱國、東莞郡公,以冠軍大將...
程千里(?~757年),本名程昂,字千里,京兆萬年(今陝西省西安市)人。唐代將領。高大魁梧,勇武有力。早年從軍西域,屢立軍功,遷御史中丞、安西北庭節度使。天寶十二載(753年),擒殺突厥阿布思首領李獻忠,遷右金吾衛大將軍、羽林軍...
陸抗字幼節,陸遜次子,遜亡後襲爵。生卒:226-274年(49歲),官至:都護、大司馬、荊州牧,謚武侯。陸遜 個人資料 生卒:183 — 245(63歲)官至:上大將軍 右都護 丞相 諡號:昭侯 家族:父親:陸駿 母親:未知 配偶:...
幾年後,西域都護段會宗受到烏孫兵馬的圍攻,段會宗派人請求朝廷儘快發兵援救。丞相王商、大將軍王鳳及百官討論數日仍無結果。王鳳就說:“陳湯很能謀劃,熟悉外國情況,可以把他叫來問問。”漢成帝立即召見陳湯。陳湯早在攻擊郅支時...
永徽元年(650年),生擒突厥車鼻可汗,因功被封為衛將軍。此後出任北庭安撫使。乾封元年(666年),跟隨契苾何力討伐高句麗。總章元年(668年),在平定高句麗後留任於安東都護府。同年,因功升任左監門衛大將軍。鹹亨元年(670年...
五鳳二年(255年),討斬零陵山賊陳毖,拜偏將軍、巴丘督,冊封都鄉侯。遷武昌右部督,隨軍進入壽春。後拜盪魏將軍,加號綏遠將軍。吳景帝孫休繼位,拜征北將軍、假節、領豫州牧。孫皓即位,遷任鎮西大將軍,都督巴丘,又領荊州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