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蘭山金石榴

都蘭山金石榴

都蘭山金石榴(Bredia dulanica C. L. Yeh, S. W. Chung & T. C. Hsu)是野牡丹科野海棠屬灌木。高40-60厘米。莖與分枝紅色,葉片卵形,基部圓形或心形。聚傘花序頂生,小花梗紅色;花粉紅色,花瓣卵形,斜生。雄蕊8,4枚較長4枚較短;萼筒與花托筒白色,倒錐狀。蒴果被腺毛,倒錐狀,幼時白色,逐漸轉為白綠色。僅分布於中國台灣東南部台東縣都蘭山。生於海拔1000-1100米的石質山脊、半陰雲林中。

基本介紹

植物學史,形態特徵,近種區別,產地生境,保護現狀,

植物學史

種加詞“dulanica”是指發現它的都蘭山。

形態特徵

灌木,高40-60厘米。莖與分枝紅色,圓柱狀,密被微柔毛,長約0.1厘米。葉片有柄;葉柄紅色,長0.7-3厘米,被硬毛;葉片卵形,長2.8-9厘米,寬2-5厘米,基部圓形或心形,近全緣,兩面皆被硬毛,上表面葉脈光滑,下表面脈上被硬毛,7-9脈。
花序頂生,聚傘花序,長5-10厘米。小花梗紅色,密被微柔毛和腺毛,長約3厘米。花粉紅色,花瓣卵形,歪斜,長約1.7厘米,寬約0.7厘米。雄蕊8枚,4枚較長4枚較短;較長者長0.9-1厘米,花葯成膝狀,長0.4-0.6厘米,藥隔下延,形成一短柄,於腹側基部具2棒狀延長附屬物,長約0.1厘米,背側具一極短、下彎的距狀附屬物;較短者長約0.6厘米,花葯長約0.2-0.3厘米,腹側基部形成2向上、鉤狀附屬物,背側具一長至0.1厘米的距狀附屬物。萼筒與花托筒白色,倒錐狀,長0.3-0.4厘米,被毛和腺毛;萼裂片白色,狹三角形,長至0.2厘米,具白色毛被和紅色腺毛,先端被紅色短硬毛。子房半下位,先端具白色冠狀物,圓筒狀。蒴果被腺毛,倒錐狀,幼時白色,逐漸轉為白綠色,長0.3-0.4厘米;宿存萼片綠色;冠狀物綠色,光滑,近全緣。

近種區別

都蘭山金石榴近似日本野海棠Bredia hirsuta Blume)和野海棠Bredia hirsuta var. scandens Ito et Matsum.)。可以通過雄蕊形態和背面帶有紅色短糙伏毛的萼裂片來區分。都蘭山金石榴在該屬中是獨一無二的,具一長至0.1厘米的桿狀腹側花葯附屬物。

產地生境

僅分布於中國台灣東南部台東縣都蘭山。生於海拔1000-1100米的石質山脊、半陰雲林中。該森林中的優勢物種包括大頭茶Gordonia axillaris (Roxb. ex Ker Gawl.) D.Dietr.)、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 (Lour.) Poir.)、狹葉樓梯草Elatostema lineolatum Wight var. majus Wedd.)、水鴨腳Begonia formosana (Hayata) Masam.)和紅楠Machilus thunbergii Siebold & Zucc)。

保護現狀

  •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初評名錄》(2012年)——易危(VU)。
列入中國《2017台灣維管束植物紅⽪書名錄》(2017年)——易危(VU)。
  • 種群現狀
2008年,都蘭山金石榴僅在中國台灣都蘭山一條長800米、寬約3米的山脊上發現。 該種分布面積不足1平方公里。
  • 瀕危原因
都蘭山是一個受歡迎的休閒區,也受到非法伐木的困擾。 此外,都蘭山金石榴通常被認為是一種需要清除的雜草,以保證登山者的山路安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