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柏林愛樂樂團

都柏林愛樂樂團

都柏林愛樂樂團以愛爾蘭指揮、獨奏家、駐團作曲家為主幹,也包括來自歐洲各國的樂手,秉承兼容並蓄的音樂遺產,在古典和現代交響樂領域齊頭並進, 樂團創建於十九世紀中期,曾在愛爾蘭都城定期舉辦音樂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都柏林愛樂樂團
  • 創建於:十九世紀中期
  • 音樂總監:德里克·格里森
  • 地區:愛爾蘭
都柏林愛樂樂團簡介,音樂總監、指揮德里克·格里森,樂團其他獨奏成員,民俗小提琴家,女高音歌唱家,小提琴獨奏家,打擊樂獨奏家,愛爾蘭傳統樂器獨奏家,愛爾蘭獨舞,樂團活動,2010年7月6日在中國上海大劇院舉行音樂會,2010.7.10-11在中國國家大劇院舉行音樂會,

都柏林愛樂樂團簡介

樂團總監樂團總監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因二戰爆發而被迫中止。 1997年,音樂總監德里克·格里森重組樂團,向本土和全歐洲各國招募團員。新建的都柏林愛樂樂團當年在愛爾蘭古城基爾肯尼的藝術節首演,演出地點是建於十三世紀的諾曼式大教堂,偉大的聖卡尼斯教堂。
都柏林愛樂樂團都柏林愛樂樂團
除了上演古典曲目,都柏林愛樂樂團還致力於發掘愛爾蘭當代作曲家的作品。在格里森大師的指揮下,樂團為Albany和BMG/Wingham Hill等商業唱片公司錄製古典和現代保留曲目。2006年,愛爾蘭當代音樂中心主持的《愛爾蘭當代音樂》系列錄音第六卷即由該團錄製。樂團還為故事片和電視劇錄製配樂。
都柏林愛樂樂團的首要使命是,作為愛爾蘭首屈一指的巡演愛樂樂團,集中本國和歐洲優秀樂手、指揮和駐團作曲家,獻演世界水品的主流古典曲目和愛爾蘭當代新創交響樂作品。此外,樂團還在愛爾蘭各地舉辦備受矚目的專場演出。
2009年1月,都柏林愛樂樂團首都踏上橫跨美國東西海岸的音樂之旅,共獻演三套古典曲目和一套獨具特色的凱爾特題材作品。
作為愛爾蘭的文化使節,都柏林愛樂樂團通過國際巡演,向全球著名音樂廳和國際音樂節展示愛爾蘭交響樂藝術的碩果。該團與愛爾蘭工商界和政府通力合作,在巡演中構建全球音樂、文化和工商紐帶。樂團已應邀於2009至2010年遍訪南美各國,2011年訪問奧地利、德國和瑞士,並應邀參加為名於世的瑞士盧加諾音樂節。

音樂總監、指揮德里克·格里森

德里克·格里森出生於愛爾蘭都柏林,曾在都柏林音樂學院(愛爾蘭皇家音樂研究院都柏林音樂學院)、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和維也納音樂學校學習鋼琴、打擊樂、作曲和指揮,還曾在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學習電影音樂作曲。青年時期曾代表愛爾蘭作為演奏員進入歐盟青年交響樂團,並有幸與許多指揮大師同台演出,如赫伯特·馮·卡拉揚、克勞迪奧·阿巴多、雷奧納多·伯恩斯坦、喬治·索爾蒂爵士、丹尼爾·巴倫博伊姆。早期的這些經歷促使他向指揮職業邁進。 格里森在做自由音樂人時曾隨許多英國重要樂團演出,如倫敦交響樂團、BBC交響樂團、伯恩茅斯交響樂團、歐洲室內樂團以及歐洲爵士和流行樂隊。1989年起成為專職指揮。 格里森首張唱片內容包括與倫敦愛樂樂團和合唱團合作的柴科夫斯基的清唱劇、《歡樂頌》和《羅密歐與朱麗葉》幻想序曲,以及普羅科菲耶夫《向史達林致敬》,由MP Masters/Carlton Classics發行。 格里森強烈熱愛當代音樂,並指揮了許多在世的當代作曲家作品的首演,演出被歐洲和美國的電台轉播,包括2004年阿根廷不宜諾斯艾利斯首演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值得一提的是,格里森還指揮了許多知名樂團如倫敦愛樂樂團、RTE音樂會管弦樂團、愛爾蘭國家交響樂團、丹麥廣播音樂會管弦樂團等,並為許多歌劇執棒,如威爾第的《茶花女》、《游吟詩人》、《弄臣》、《化裝舞會》;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唐璜》和《魔笛》;比才的《卡門》以及柴科夫斯基的《葉甫蓋尼·奧涅金》。2008年9月,格里森在都柏林安娜·利維亞國際歌劇節上指揮了《弄臣》。他還錄製了首部用蓋爾語表演的普羅科菲耶夫的《彼得與狼》 格里森曾為多部電影譜曲,如《小白馬》、《愛爾蘭威士忌》、《移動的靶子》、《門口》等。他還是愛爾蘭電影配樂項目放映培訓總監、Moonstone國際培訓的作曲家顧問、愛爾蘭電影和電視大獎的音樂評審會主席。
德里克·格里森德里克·格里森

樂團其他獨奏成員

民俗小提琴家

雅典娜·泰吉斯(上海音樂會現場圖左)
席琳·拜恩席琳·拜恩

女高音歌唱家

席琳·拜恩
科拉·維納斯·朗尼科拉·維納斯·朗尼

小提琴獨奏家

科拉·維納斯·朗尼(現場圖右)

打擊樂獨奏家

匹達·道森
匹達·道森匹達·道森

愛爾蘭傳統樂器獨奏家

艾登·奧布利恩
艾登·奧布利恩艾登·奧布利恩

愛爾蘭獨舞

菲奧娜·科林斯
菲奧娜·科林斯菲奧娜·科林斯

樂團活動

2010年7月6日在中國上海大劇院舉行音樂會

不再是古典曲目唱主角,打擊樂、聲樂、舞蹈打破音樂會一貫的情形……7月6日晚,來自風笛、踢踏舞之國愛爾蘭的重要樂團——都柏林愛樂樂團為上海大
劇院帶來了一場不同凡響的音樂會。在指揮德里克·格里森的揮棒下,純正的凱爾特音樂借著各式古老的愛爾蘭民族樂器煥發出熱情的魔力,現場觀眾也被感染得激動不已。 此次演出正值2010中國上海世博會舉辦之際,在各類富有民族特色的文藝演出競相亮相的當下,都柏林愛樂樂團以100人相當的規模在上海拉開此次中國巡演的首站,帶來整套凱爾特音樂,無論在規模還是體量上都屬特色音樂會中的盛宴。
上海音樂會現場上海音樂會現場
音樂會在日本當代作曲家威爾格拉·優庫的《中國愛爾蘭主題序曲》中拉開序幕,該曲為本次巡演專門而作,並在此次音樂會上拉開它的世界首演。優庫在演出開始之前激動地告訴記者,“德里克約我創作這首曲子我倍感榮幸,愛爾蘭音樂和中國的民族音樂有著很多相似之處,能將兩者聯繫起來,把東方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交融並作實屬不易,但在創作的過程中讓我非常興奮。”序曲熱烈歡快、變化豐富,為整場音樂會奠定了明亮而多樣的基調。
隨後,愛爾蘭幾位國寶級音樂人依次展現了他們驚人的功力。被譽為愛爾蘭最好的女高音之一的席琳·拜恩演唱了德沃夏克歌劇《水仙女》第一幕中的名曲《月亮頌》以及歌劇《瓦蕾》中的《那么,我將遠去》,天籟般的嗓音讓現場的掌聲遲遲不息;愛爾蘭頂尖的小提琴演奏家科拉·維納斯·朗尼則帶來了西班牙著名小提琴家、作曲家薩拉薩蒂的《卡門幻想曲》。在幾首抒情的古典作品之後,愛爾蘭最棒的民俗小提琴家、曾在《大河之舞》中深情演奏的雅典娜·泰吉斯,掌握小號、鋼琴、班卓琴等多種古典、流行以及凱爾特樂器的艾登·奧布利恩,自幼學習愛爾蘭舞蹈並獲獎無數的愛爾蘭著名舞蹈演員菲奧娜·科林斯以及在打擊樂領域頗有建樹的音樂人匹達?道森等多位愛爾蘭音樂人帶來了時而熱情洋溢、時而悠揚婉轉的愛爾蘭民間音樂集錦。
音樂會下半場在《大河之舞》的作曲家比爾?維蘭的作品《因尼施拉肯島》拉開帷幕,1994年,比爾·維蘭為歐洲歌唱大賽譜寫了《大河之舞》的音樂,出乎意料地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並於1997年奪得了葛萊美獎。“因尼施拉肯島”是愛爾蘭母島的名字,整首曲子充滿了作曲家對家鄉的眷戀和熱愛,極富愛爾蘭民謠的特質,科拉·維納斯·朗尼以及雅典娜·泰吉斯深情演繹,博得了現場觀眾熱情的掌聲。隨後,更富熱情的愛爾蘭舞蹈逐一登場,方正舞、傳統快步舞伴隨著愛爾蘭流行的舞曲將整個音樂會推向了高潮,台下的觀眾也表現出前所未有的高漲熱情,與台上的盛景相互呼應。指揮德里克在演出後向記者感嘆:“中國觀眾比想像中的熱情奔放,看到他們對愛爾蘭音樂如此喜愛我非常感動、開心。”
曲目
上半場
威爾格拉·優庫 中國愛爾蘭主題序曲
肖松:音詩
(小提琴獨奏:科拉·維納斯·朗尼)
薩拉薩蒂:卡門幻想曲
(小提琴獨奏:科拉·維納斯·朗尼)
下半場:
里姆斯基-柯薩科夫:天方夜譚
凱爾特音樂盛典-愛爾蘭風笛、口笛、班卓琴、小提琴、打擊樂器、聲樂以及舞蹈特別呈現。

2010.7.10-11在中國國家大劇院舉行音樂會

2010年7月10日和11日,國家大劇院漫步經典音樂會迎來一支“特殊”的樂團——都柏林愛樂樂團,他們將帶來兩場“特殊”的音樂會,裡面既有《大河之舞》的影子、愛爾蘭的民間音樂風,也有膾炙人口的篇章,更有為中國觀眾量身定做的“特別驚喜”,將為觀眾帶來與眾不同的消夏體驗。
浴火重生的“鳳凰”
都柏林是一座音樂名城,舉世聞名的亨德爾的《彌賽亞》就是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首演的,從此讓這座城市名揚天下。而都柏林愛樂樂團的歷史也堪稱悠久,早在19世紀初期,都柏林就有了自己的愛樂樂團。悠久的音樂傳統一直延續到二戰前,可惜無情的戰爭讓音樂止步。1997年都柏林再度恢復了自己的愛樂樂團,而這次“浴火重生”更為強調愛爾蘭民族特色,不僅音樂總監德雷克·格里森是土生土長的愛爾蘭人,還在交響樂團裡面啟用了大量愛爾蘭傳統樂器。和當今許多交響樂團強調“國際化”、紛紛引進國際化的演奏員隊伍不同,愛爾蘭愛樂樂團更為偏愛“本土化"和”民族化“,演奏員大多是本地人,更肩負著發揚光大愛爾蘭音樂的重任。
短短十三年間,都柏林取得了很大成就,愛爾蘭政府冊封都柏林愛樂樂團為“文化大使”,通過樂團在世界各地的表演,將愛爾蘭凱爾特風格的音樂傳遍各地。美國、德國、奧地利、瑞士等古典音樂的重鎮都相繼迎來都柏林愛樂樂團,和琉森音樂節並駕齊驅的瑞士另一大著名音樂盛典——盧加諾音樂節也將在這個夏天迎來這隻愛爾蘭鳳凰。
會跳踢踏舞的交響樂
都柏林愛樂樂團可謂是在世界上能讓交響樂跳出踢踏舞節奏的樂團。除了演奏根據民間樂器、民間曲調和節奏改編的交響樂之外,都柏林愛樂樂團還委約愛爾蘭當代作曲家創作出不少優美的樂曲,將在7月10日和11日的兩場音樂會上呈獻給中國觀眾。
《越野賽馬》、《愛爾蘭戰士的傳奇》等多部作品融合了愛爾蘭小提琴、愛爾蘭風笛、愛爾蘭班卓琴、愛爾蘭吉他和愛爾蘭羊皮鼓等傳統民間樂器,節奏鮮明,音色獨特,它們將奏響最悠揚、最空靈的愛爾蘭旋律。《大河之舞》恐怕是最廣為人知的愛爾蘭文化元素,它的作曲就是大名鼎鼎的比爾·維蘭。《因尼施拉肯島組曲》就是比爾·維蘭專門為小提琴和愛爾蘭小提琴所創作的最新力作。傳統的愛爾蘭小提琴和古典的小提琴相碰撞到底能製造出什麼奇特的音響效果,也只能等都柏林愛樂樂團的音樂會上才能見分曉。而此番都柏林愛樂樂團來到中國還將打破常規,給京城觀眾帶來一個驚喜,那就是在音樂中加入獨創的愛爾蘭舞蹈元素,讓喜歡愛爾蘭的觀眾真正過把癮。
愛爾蘭風吹來“中國味道”
都柏林愛樂樂團此行還特意為中國觀眾準備了別處聽不到的“中國味道”,《中國愛爾蘭主題序曲》就是維利戈蘭專門為樂團的中國之行所創作的樂曲。熟悉電影《魂斷藍橋》的朋友可能都知道,片中主題曲《友誼地久天長》引用的就是18世紀愛爾蘭民歌,都柏林愛樂作為愛爾蘭的文化大使,此番帶來的《中國愛爾蘭主題序曲》可謂是新時代的友誼頌歌。音樂會的結尾壓軸曲也非常有趣,由弗朗克·加文和德·黛安娜組合改編的《從高爾威到中國——愛爾蘭星球》取材於愛爾蘭的歷史文化名城高爾威,採用了民間樂器的表演和舞蹈場面。
繼都柏林愛樂樂團之後,北京交響樂團和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還將先後帶來四場精彩的音樂會,伴隨京城市民一同輕鬆消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