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司路

都司路,貴陽街道名,早在七百多年前,這裡就是統治全省的政治中心,元明兩朝的“省級官署”就設在這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都司路
  • 名稱:貴陽街道名
  • 歷史沿革:早在元初至元十六年
  • 朝代:元朝
基本介紹,歷史沿革,

基本介紹

如果可以用顯赫二字來形容貴陽的某個老地名,那么都司路當之無愧。因為早在七百多年前,這裡就是統治全省的政治中心,元明兩朝的“省級官署”就設在這裡。老百姓習慣將這些官署叫做“都司衙門”,因而得名叫都司路。都司路全長近一公里,東連中華南路,西接瑞金南路。這條路還有習慣俗名叫衛坡和縣門口。

歷史沿革

早在元初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朝在這裡置“八番羅甸宣慰司”。至元十九年又設“順元等路軍民宣慰司”。至元二十九年,兩宣慰司合併,設“八番順元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並設順元城。因此,這座土城牆圍起來的城也叫順元城。為何把一座城叫做順元城呢?這裡流傳著一個故事:元朝統治者是遊牧民族,入主中原後,怕老百姓起來反抗,不搞民族團結,更不懂“以人為本”和建造“和諧社會”。對老百姓採取高壓政策,收繳民間武器。因菜刀也可作武器,規定百姓只準幾家合用一把菜刀。老百姓無法忍受,決定聯合起來進行武裝起義,反抗統治者的壓迫。暗中決定在中秋節那天舉事。因官府控制嚴密,為了不泄漏起義時間的機密,利用中秋節時家家都吃月餅的習俗,把舉事時間用紙條寫好夾在月餅中(黔式月餅是用紙包好的),紙條上寫“八月十五殺韃子”,這樣每家每戶都接到了“統一號令”。元朝把城起名順元城,就是要百姓做元朝的順民。
明朝建立後,於洪武四年在都司路置貴州衛指揮使司,第二年又設貴州都指揮使司,在正堂威遠堂後設壯獻堂,在右邊設管屯都指揮道,在前邊建翊國籌建坊。又在衙門外附建斷事司(審案)及司獄司(監獄)。這些官署是朝廷的地方行政官署,管理全省的軍、政大事。但有趣的是,又在都司路置宣慰使司(衙門),把對朝廷用兵有幫助的水西安氏土司和水東宋氏土司分別封為宣慰使和宣慰使同知。讓這兩大土司集中在使司衙門“辦公”,不讓他們回鴨池河以西及今天的開陽一線自己的“根據地”,防備他們生亂。
爾後的許多最高官署也設在以都司路為中心的附近地段。如明隆慶三年(1569年)成立的貴陽府設在市府路。清雍正六年(1728年)成立的提督學政署建在今郵電大樓附近,軍糧蓄備道署設在今科學路,康熙年間成立的貴築縣署設在都司路。民國三年(1914年)7月1日成立的貴陽市政府設在市府路。
可能這條路有點都市味道,解放後1981年改名叫都市路,這一改,把這條路的歷史抹掉了,把這條路的歷史文化底蘊沖淡了。所以很快又恢復了都司路這一地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