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上的貧困村

郵票上的貧困村

2006年2月25日國家郵政局發行首套《灕江》特種郵票,全套4枚,志號為2006—4,圖名分別為“灕江 楊堤”、“灕江 浪石”(見圖)、“灕江 黃布”、“灕江 興坪”,面值均為80分,設計者為北京郵票印製局郵票設計師李德福。據當時媒體介紹,“《灕江》特種郵票的發行,充分展現了灕江這條養育廣西桂北人民的母親河所具有的獨特魅力,對於世人更好地了解桂林、了解灕江,將起到長期的影響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郵票上的貧困村
  • 外文名稱:The impoverished village on Stamps
  • 語言:中文
  • 類別:郵票
  • 郵發代號:2006-4
  • 定價:80分
村莊介紹,主要特產,

村莊介紹

遊覽過灕江的人都知道,從桂林碼頭上船大約一個小時後,過冠岩,進入陽朔的楊堤鄉境內。在楊堤鄉碼頭對岸,在江岸林竹掩隱之中,隱約可見青磚黛瓦的農舍伴江而立,岸前江水碧波翻滾,乍現一片黑岩石兀突交錯,江水撞上去,翻起簇簇浪花。當地人稱之為“浪石”,岸邊的這個村子就叫做“浪石村”。這一帶,風景格外優美。灕江到此,兩岸奇峰排列,水曲天窄,水穿峽谷,船依山行,一灘一個潭,緊緊相連,已入“幾程灕水曲,萬點桂山尖”的神奇妙境。左岸的白兔山、雞仔山、鳳凰山,挺拔高聳,傍水擁江,比肩而立,頂撫青天,各呈姿態;對岸的大黃山、筆架山、沖天峰,從北向南,高低錯落,屏列江濱,疊次生韻,夾岸迎送。此時坐在遊船之上,置身山擁水抱之中,兩岸山山側列,峰峰相連,形成了兩道夾江的天然翠屏,灕江則象一條綠色的綢帶在翠屏中飄舞,不覺山回浪轉。晴天則可極目而望,水穿江峽,波襯船影;陰雨天則雲遮霧繞,煙波混沌,山川隱約,幻境天成。如此奇美的景致使人嘆為觀止,攝影家、畫家、詩人和徒步遊客都喜歡在此流連。
江岸的浪石村委距楊堤鄉政府1公里(跨灕江),距陽朔縣城42公里,總面積約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418畝、水田1070畝、旱地345畝,全村轄水岩頭、浪石、全家洲、上龍、下龍五個自然村,有12個村民小組,467戶,1716人。五個自然村分布在灕江兩旁,灕江和大石山使5個自然村只能依靠水路與外界相通,交通十分不便。
由於自然條件惡劣,過去種植主要以稻穀為主,兼種玉米、花生及少量豆類,養殖主要有少量“二元雜”母豬及山羊,是陽朔縣全縣自然條件十分惡劣和農業生產條件相對落後的村委,1999年被自治區定為第三批“整村推進”的貧困村。

主要特產

黃皮果,又稱黃皮,是嶺南一帶特有的品種,主要生長在石山區。鑒於浪石村委石山多土地少,當地扶貧辦因勢利導,積極引導當地民眾種植黃皮果,並形成了100畝以上黃皮果種植示範基地,年產量達2萬多公斤。由於產品品質優良,已經成為是陽朔縣的黃皮果主要產地之一。近年來浪石黃皮果在廣東一些大中城市裡逐漸走俏。2010年黃皮果收穫季節,水果商人進村收購價最高曾達10元每公斤。
每年八月,為了鼓勵農民種好黃皮果,種優質黃皮果,當地黨委、政府還舉辦黃皮果優良單株評選會,由各村精心挑選優質黃皮果的樣品來參賽,比一比誰是最好吃的黃皮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