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職教中心分為南北校區,原屬省級重點職業學校,占地總數達122715平方米,建築面積達51769平方米。學校先後被評為省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安置先進單位、市職業教育教學工作先進單位、市職業教育就業安置先進單位、2008年、2010年連續兩屆被評為全市職業院校“十佳學校”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郯城縣職教中心
- 性質:省級重點職業學校
- 占地:122715平方米
- 建築面積:51769平方米
基本情況,辦學思路,教學管理,教學制度,辦學條件,發展思路,
基本情況
2008年10月,郯城縣委縣府對國有職業教育資源整合,成立郯城縣中等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學校(下簡稱“郯城職教中心”),辦學綜合實力增強,實現了全縣職業教育發展的新突破,得到了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讚譽,學校先後被評為省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安置先進單位、市職業教育教學工作先進單位、市職業教育就業安置先進單位、2008年、2010年連續兩屆被評為全市職業院校“十佳學校”等。郯城職教中心分為南北校區,原屬省級重點職業學校,占地總數達122715平方米,建築面積達51769平方米。學校環境優美,教學設施齊全,實驗實習實訓條件充足,有多功能電子、電工拖動通用實習室等5個,各專業實習車間4個;服裝實習車間配有高速縫紉機320台,數控技術車間配有普通車床27台,數控車床5台,焊接車間配各種焊機50台,微機室配有教學用計算機367台,另有製圖室、高標準的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演播室、網管中心等。學校緊靠經濟前沿辦學,根據市場需求設定專業,學歷教育與培訓教育並舉,開設數控技術、服裝工藝與設計、計算機及套用、機電套用技術、幼兒教育、焊接、商品經營等專業,辦學規模居全市前列。
辦學思路
近年來,郯城職教中心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按照“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教育教學要有新局面、學校管理要有新舉措”的要求,進一步更新觀念,與時俱進,促進學校科學發展、質量發展、持久發展、內涵發展。工作開展上,縣教育局加大對職業教育統籌協調力度,為保障職業學校招生任務完成,出台了相關檔案,將高中階段(含職業學校)升學進行指標分配,加強督促調控,為職業教育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和條件。郯城職教中心積極進行最佳化組合,發揮南北校區資源優勢,進行專業整合,突出數控技術、服裝工藝與設計等重點專業建設;在強化教學管理的同時,加大資金投入,提升學校基礎能力水平,充分完善辦學條件;通過校企合作,積極拓寬實習就業渠道;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進一步最佳化辦學環境,使學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發展。
教學管理
郯城職教中心從實際出發,在管理制度上進行改革,實行校長領導下的分部管理、年級負責制;學校各部根據各自特點和具體情況,制定了適合本部教師的目標量化管理實施辦法,分處室、分級部實行了全方位、全天候、全量化、全體師生參與的管理制度。這樣,整體上各部、各年級既相互配合,又互相競爭,管理效果有了顯著提高;從教乾到一般職工,從教師到學生,人人參與管理,人人接受管理。
學校努力鞏固縣教育局開展的“師德建設年、學校管理年、質量提高年”系列活動的成果,不斷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教師隊伍建設。學校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國家、省、市、縣培訓班的學習,僅2008-2009學年度就選派100多人次專業教師參加各種層次的培訓,2009年、2010年有19人次參加國家級、省級專業教師培訓,專業教師獲得了較快成長;學校每學期對本校專任教師進行培訓學習,鼓勵專業教師參加各種形式的技能競賽和技術比武。與此同時,認真落實魯發[2005]35號檔案規定要求,定期安排部分專業課教師到相應的公司企業跟隨學生跟班實習。促進專業教師業務素質提高,努力提高“雙師型”教師比例。
教學制度
資力量加強教師教學環節的督導檢查與管理,注重平時規範管理,組織教師參加省、市、縣各級的教學教研活動。選派27名教師參加市級優質講課比賽,11人獲一等獎,12人獲二等獎,王文俠、李茂玲等6名教師脫穎而出,代表市參加省級講課比賽;在市優秀教學課件評比中,王麗君、張學欣、孫憲武老師獲一等獎;王雨蒙、付步步老師獲二等獎;在市級教學論文評選中有6人獲一等獎,10人獲二等獎,陳瑩等6位老師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多篇教學教研論文;王保芳、趙美、馬瑞赫老師的省級課題結題,其成果受到有關專家的充分肯定,孫懷斌、管偉章省級課題立項。2010年學校安排胡勤富、於虎臣等8名專業教師外出參加國家級、省級、市級各種層次專業培訓;利用暑假期間,通過專業教師“傳、幫、帶”形式,集中時間完成了12名普高教師轉型培訓,提高了“雙師型”教師比例近10個百分點。
1、 加強專業建設,突出學校辦學優勢。為促進學校規模發展,加大投資力度,改善實習實訓條件,打造出一批學校重點骨幹特色專業,學校數控技術、服裝工藝與設計專業屬於省級改革試點專業,計算機及套用、機電技術屬於市級示範專業,幼兒教育屬學校特色專業,不同專業給予不同定位,各自明確發展方向。學校2004年開始增設數控技術專業,當時僅有2個班,為了促進專業發展,先是委派由實訓主任帶4名教師外出學習,學成歸來帶動數控技術相近專業的青年教師轉型,解決專業師資問題;而後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增加設備投入,擴建實習實訓車間,加快設備升級,短短几年已成為學校重點專業,在校專業教學班保持在6-10個之間,2007年通過省級改革試點專業驗收,2009年列為市示範專業。
教學管理上,針對學生思想多元、個性化多樣、發展差異大的實際,根據學生個人意願,確定AB層教學班,改革課程內容和教育體系,努力建立“目標多元、課程適用和彈性教學”的人才培養模式,對口升學、技能培養有針對性展開。學生參加對口升學,無論人數上,還是成績,連續5年居全市第一。2010年07級畢業生134人參加對口高考,過錄取線人數達98﹒4℅,升學率達92﹒6℅,並有劉琦等4名同學升入青島大學、濱州醫學院等對口本科學院,成為學校教育教學一大亮點。
2、 實行模組實踐、項目教學,提高技能培養質量。專業以就業為導向,明確教學目標,對專業課程分成模組逐一進行,適時組織技術比武成果展示,分階段考核驗收,學生技能訓練成績顯著。在2007-2008年市專業技能教學質量年活動中,比賽中有5項獲團體一等獎;在2009年全市首屆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學校成功承辦了服裝工藝與設計和模特比賽。同時,計算機及套用、數控技術、焊接等7個專業組隊參加了全市技能大賽,4名學生在全市技能大賽中獲得一等獎;2010年全市技能大賽有馬明等3名同學獲一等獎,8名同學獲二等獎,10名同學獲三等獎。
辦學條件
近年來,學校發展迅速,規模不斷擴大,為適應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縣委縣府高度重視,給予大力支持。 2007年,學校利用200萬元國債項目興建了7000平方米的教學大樓,投資達690萬元,使辦學空間進一步擴大;又爭取到國家經貿委扶持資金100萬元,用於服裝工藝與設計專業設備的充實,提升了該專業的辦學水平,為我縣服裝名城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學校經費來源穩中有升,近年增長率8%以上,2008---2010年,縣財政撥款達3920萬元,專款192萬元,加上學費收入1666萬元,新建、改建多處實習實訓車間(基地),購置多種實驗實習設備。通過近幾年的投資建設,提升了學校基礎能力水平,為職教中心進一步做大、做強,提供了有力的物質保障。
幾年來,在加強基礎建設的同時,不斷進行校容校貌改造,隨著學校育人環境的改善,學校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因地制宜地在樓房前後空閒地帶栽種了翠竹、松柏等多種名貴植物,宜人盛景遍布,最具藝術性、觀賞性的如水杉廣場、藤蘿長廊、琅琅亭台等;又在門廳設立校訓牆,把“樸厚為人,自強立世”育人理念無聲而又鮮明表達,藉以陶冶師生情操,規範個人行為。等等,達到了“簡單、大方、雅致、包容、豐富”美化效果,展示著校園環境的優雅、和諧、實用,促成健康文明、高雅向上、特色書香校園的形成。
發展思路
從2007年開始,學校實行級部管理,年級負責制,建立起較為完善的三個層面常規管理(以處室為橋樑的條塊管理,以年級為核心的橫面管理,以班主任及學生為主體的自我管理),明確了工作責任,細化了工作流程,確保對學生實行“全員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確保學生在學習、紀律、衛生等日常行為的規範養成。
堅持活動育人、文化育人。從學生實際出發,實現校本課程開發建設,廣泛開展了以“打造一生標誌”為主題的第二課堂活動,並倡導進行了“知曉禮節,行為規範”的活動,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創造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園文明工程。
通過定時或不定時的主題班會、國旗下的演講、“五四”、國慶等節日紀念活動以及科教活動等,有針對性地開展愛國主義、團隊精神、中華美德和革命傳統教育,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逐步完善學校量化管理細則。堅持日檢查、周匯總、月總結,管理量化到每項工作、每個師生,繼續實行“先進班級”、“文明宿舍”等評比活動,從學生日常行為開始,從一點一滴做起,抓好常規工作,使養成教育真正落實到每一個環節中。
在各級黨委政府和主管部門領導和支持下,我們抓住職業教育大發展的有利時機,學校各項工作取得了實質性的突破。但是,離上級的高標準要求還存有一些有待完善提高的地方。我們正在認真對照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評估各項指標體系,分解細化工作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提高學校基礎能力水平,強化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推進學校穩步、快速發展,努力辦好讓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我們將以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飽滿的工作熱情,做好迎查的各項準備工作,以優異的成績接受國家和省專家的督導檢查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