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鴻光,男,1973年生,河南省洛陽市人,現居寧夏銀川市。 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省國畫院特聘書法家,河南省書畫院特聘書法家,2002年參加邵岩工作室學習。作品曾參加首屆全國青年展,全國第二屆扇面書法大展,全國第五屆新人新作展,全國首屆冊頁書法大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郭鴻光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73年
- 性別:男
基本信息,他人評價,作品展示,
基本信息
自創書法參加第二屆流行書風征評展,第二屆羲之杯全國書法大獎賽,小欖杯全國縣鎮書法大賽,林散之獎南京書法傳媒三年展,貞元杯全國書法大賽,第二屆中國海西書畫大賽,首屆中國西部房車文化藝術節書畫大展等一系列全國書法大展。
他人評價
鴻光先生出生於洛陽偃師。洛陽文化底蘊深厚,洛陽碑刻書法更是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偃師,自夏朝始,商、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相繼在這裡建都,成為我國古代七朝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數千年古代文明的長河中,積澱了豐厚的歷史文化,有著數不勝數的物質文化遺存。偃師的碑刻,其時代綿綿而繼,數量林林總總,幾乎涵蓋了由漢以降的各個朝代,多有皇家和名臣之作,且文書俱佳、歷史價值重大而著稱於世。那些時代不一、形態各異、大大小小的神道碑、功德碑、紀事碑、造像碑等,無不承載著偃師的歷史文化和地域風情。鴻光生活地距龍門石窟僅一步之遙,長於斯的鴻光,自然而然就受到了深厚地域文化的影響。鴻光自幼就對寫毛筆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苦於沒有老師指導,對寫字的熱愛也僅僅是隨手寫寫畫畫而已。
書法在他心中,始終處於一個很重要的位置。隨著生活環境地改變和生活條件地提高,心中那份塵封已久的對書法的興趣又被激發了出來。1999年,他開始從顏真卿的《勤禮碑》入手。隨著臨習的不斷深入,加上審美的逐漸轉移,他被那些字形端正大方、魄力雄強、氣象渾穆的墓誌、造像書法所吸引。故而,他便把學習書法的目標鎖定在了對墓誌、造像書法的研究、臨習與創作上。他先從《張猛龍碑》入手,在臨習了一段時間後,也許是性格使然,他發現並不喜歡這類風格成熟的墓誌書法,而更傾向於那些刻工率意、灑脫自然風格的一類。他認為,這類墓誌風格的作品在創作時更有書寫性,更能抒發自己的情感。
之後,他便轉臨《吐谷渾墓誌》,繼而研習《元騰墓誌》、《元彬墓誌》等碑刻及造像書法。他臨帖時,並不刻意注重字形的結構,而重在追求碑刻的神采和意韻。他大量地臨習,然後從這些墓誌書法中找到一個適合自己創作的“點”,而後在這個“點”上繼續深化和發揮。後來他意識到,僅僅寫碑是不夠的,必須碑帖兼容,這樣在創作時方能遊刃有餘,得心應手。於是,他又對《聖教序》、《二王雜帖》、顏真卿《祭侄文稿》、白蕉《蘭題雜存卷》等一系列帖派書法進行了一番領悟。
細細品味鴻光作品集中所收錄的全部作品,不管行書作品還是楷書作品,大體上還是以碑派風格為主,但面貌不盡相同。作品既有碑的厚重,又有帖的流動。這種收穫,非一朝一夕所為,是他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結果,也是他不斷參悟、不斷修煉所達到的一種境界。近幾年來,他多次參加一些列全國性書法大展,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晚清康有為力倡碑學,其碑學思想“精、熟、通”在當代書法創作中,仍然是書法創作的一個重要方面。碑學的創作,于右任當是一個成功的個案,碑帖兼容,碑中有帖,帖中有碑。鴻光深諳此理,碑帖並進,假以時日,定大有所成!
摘錄谷國偉文章《融碑於帖 意欲古會》
作品展示
選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