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郭集鄉大劉莊國小
- 所屬地區:大劉莊村委大張莊南
- 占地面積:約3500平方米
- 教職工:13人
學校發展史,校址變更,學制變化,教師,面臨的問題,生源,教育資源,
學校發展史
校址變更
學校最初位於大劉莊村委大張莊西南約300米,為了方便本村委其他村的學生就近入學,後來,搬遷至大劉莊與王莊交界處(王莊村土地),2008年,大劉莊村國小與三官廟國小合併為大劉莊村國小,根據區域需要,建新址於此。
學制變化
大劉莊國小最初建校時,以五年制國小為基礎,設立一至五年級國小教學班,另外,根據上級辦學精神,曾辦過國中一二年級,後國中班終止。國家開展九年義務教育以來,大劉莊國小及時把教學班級調整為六個年級,近年,根據需要,又開展了學前教育。
教師
建校初期,教師的來源主要是招聘民辦教師,教師素質良莠不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國家對民辦教師進行了整頓,又對新聘任的民辦教師進行了再繼續教育,國家加大大中專生培養力度後,逐年補充有正規教育經歷的人員,使教學質量上升了一個新台階。
面臨的問題
生源
隨著外出務工農民的增加,為了便於管理,許多農村家長就把學生送到了城鎮寄宿學校,農村國小校的生源越來越少,浪費教師資源。
教育資源
國家雖然加大對農村國小的扶持力度,但相對於城鎮學校來說,差距還是很明顯的,無論是硬體建設還是教師隊伍,農村學校無法與城鎮學校相比較,所以,就造成惡性循環:教學條件差,學生不願意來,好教師留不住;沒有學生,上級就減少扶持力度。這樣,學校就陷入極其尷尬的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