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郭道鎮位於沁源縣域中心,距縣城27公里,距市府長治137公里,距省會太原178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10°58´33´´——112°32´30´´,北緯36°20´20´´——37°00´42´´,北與沁源縣聰子峪鄉相連,南與交口鄉、李元鎮毗鄰,西與韓洪鄉為界,東與官灘鄉接壤,國土總面積298平方公里,鎮政府駐郭道村,新中國成立初期,郭道村為沁源縣政府駐地。郭道鎮域共有耕地2.1萬畝,森林面積19.3萬畝,礦產資源主要有煤、鐵、鋁釩釷等,現有煤炭企業6個,焦炭企業1個,生鐵冶煉企業2個,石料廠2個。2004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16569萬元,財政稅收完成137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004元。
建置沿革
1951年初縣政府搬遷後為縣第四區公所駐地,並置郭道鄉至1983年、1984年後改設為鎮、下轄綿上、東村、西村、南莊、蘇家莊、段家莊、龍門口、前興稍、後興稍、秦家莊、朱合溝、新集、東陽城、西陽城、永和、定陽、閆家莊、郭家莊、梭村、康家莊、仁里、郭道、向陽、高家山、伏貴25個行政村,長虹、人民2個社區。
區劃
5個鎮、9個鄉:沁河鎮、郭道鎮、靈空山鎮、王和鎮、李元鎮、中峪鄉、法中鄉、交口鄉、聰子峪鄉、韓洪鄉、官灘鄉、景風鄉、赤石橋鄉、王陶鄉。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16753 |
男 | 8818 |
女 | 7935 |
家庭戶戶數 | 4416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16190 |
家庭戶男 | 8304 |
家庭戶女 | 7886 |
0-14歲(總) | 4357 |
0-14歲男 | 2138 |
0-14歲女 | 2219 |
15-64歲(總) | 11322 |
15-64歲男 | 6131 |
15-64歲女 | 5191 |
65歲及以上(總) | 1074 |
65歲及以上男 | 549 |
65歲及以上女 | 525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14998 |
環境資源
自然環境
轄區內北依綿山山系,東靠仁霧山山系,南臨太岳山系,沁河三源泊水河(西)五龍河(北)少水河(東)貫穿全境,向南進入安澤,再向東匯入黃河,境域內居典型丘陵區、溝壑縱深,溝面寬闊,土質肥沃,年降水量788.6毫米,平均蒸發量1506.6毫米,全鎮無霜期地160—185天,年平均氣溫8.7℃,最高溫度34℃,最低溫度-9℃。
人口耕地
全鎮1978年有3727戶16746人;2010年有4565戶,1.824萬人,占有耕地面積22492.29畝,森林面積125996畝,天然草地10060.45畝。
交通
郭道鎮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汾(陽)屯(屯留)省道南北貫通全境,縣道郭(道)下(莊)結貫連東西,鎮內2008年實現了村村通公路,2011年實現巷巷通水泥路。
經濟發展
郭道鎮早在1958年12月便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命名的“全國農業先進單位”光榮稱號,改革開放中湧現出的沁源縣第一個億元鄉鎮。至2010年,郭道鎮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圍繞“調農、壯企、強商、興牧”發展戰略, 2011年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2.218億元,完成財政總收入238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118元。
郭道傳統的種植業以玉米、穀子、馬鈴薯為主,常用耕地面積28000餘畝,糧食總產量2011年為8800元,截至2010年全鎮共確權林地面積213780畝,集體保留15487.6畝,林改戶面積62382.82畝,四荒拍賣30255.27畝,自留山170066畝,畜牧業也得到快速發展到2010年底全鎮羊存欄32500隻,家禽存欄82200隻,牛存欄4110隻,規模養殖戶355戶。
郭道鎮礦產資源種類較多,儲量豐富,占有主導地位的為煤、鋁礬土,主要分布在鎮北伏貴、蘇家莊、段家莊村一帶,2008年經過煤礦資源整合,完成了原安達煤業有限公司、晉陽煤業有限公司、祥雲煤業有限公司和明源公司企業主體兼併重組工作以及通洲煤焦公司10萬噸煤氣合成醇續建項目以及通洲興盛洗煤廠350萬噸改擴建項目,安達公司120萬噸新建礦井形成2個獨立企業主體,並新上了久龍環保建材有限公司環保牆體項目,明源公司4×6000千瓦發電項目,已正式投入生產運營,截止2010年底,全鎮共有煤焦企業2家,總產值達2.3億元。
社會狀況
集鎮建設
2010年全鎮25個行政村全部達到通水、通電、通公路、通有線電視、網際網路用戶達2600餘戶。截止2011年10月,全鎮共完成街道硬化60多公里,有4/5的村實現巷巷通與戶戶通。
教育
轄區內有沁源二中一所,國小9所,一所幼稚園,沁源二中是全縣重點中學,有60年的建校史,具有多媒體教學條件和寄宿制設施,郭道國小屬全鎮第一座上規模寄宿制學校。東陽城國小進行改擴建後成為又一座寄宿制新型國小。
衛生醫療
鎮內有沁源第二人民醫院1所,鎮醫院1所,醫護人員73名,病床150張,兩院設有急診、內科、外科、婦幼、五官科、骨科、化驗室、放射科。能開展骨科、普外、婦科的常規手術。全鎮建成新農村衛生所25個,並已全部驗收合格,投入使用,全鎮共有醫護人員98名,形成了較為健全的醫療預防保健網路,100%的農民參加了醫療合作。
文化體育
全鎮有“八音會”35家,秧歌舞蹈隊15支,鎮建有郭道地區書畫協會,沁源縣剪紙協會,長治市集郵協會郭道分會,沁源縣收藏協會郭道分會,協會共有各類會員298人,其中集郵、剪紙獲得省、市各燈獎項56個。剪紙、伏貴龍燈、寒食節各獲得省、市、縣非物質文化保護名錄。全鎮建有26個文化活動中心,有農家書屋,有體育與健身設施和器材,有基層組織活動鎮地。
名勝古蹟
鎮域內有建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潔惠侯介子推墓(伏貴村),建於南宋日期的天齊廟(綿上村),建於唐中期的慈雲禪寺(郭道村),建於清乾隆時期的介神廟2座(綿上、郭道)和為紀念介子推而修築的“思煙臺”(郭道村),建於清康熙十三年的風神廟(新集村),建於清道光年間的關帝廟,另外儲存各個時期古建築廟宇遺蹟27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