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籛齡

郭籛齡,生於1827年,字子壽,又字山民,莆田人。

基本介紹

  • 本名:郭籛齡
  • 字號:字子壽,又字山民
  • 出生時間:1827
  • 去世時間:1888
他是“與林則徐得交莫逆”的書畫家、詩人郭尚先的兒子。鹹豐年間,郭籛齡以鄉貢選同知,候補浙江。此時,太平天國軍隊攻下杭州,他逃歸莆田,從此不再做官,著書以終。有《吉雨山房遺集》。他兩次小住福州,對鼓山特有好感,接連寫了六首吟鼓山的詩,還寫了《游鼓山記》。同時,他還在福州考察了家鄉的宋代狀元、抗元英雄陳文龍的五座尚書廟。他在歌唱合祀陳文龍和侄兒陳瓚的《二忠祠》詩中說:“勁節丹心萃一門,九原奚愧魏公孫。吾君吾侄肯相負,斯母斯兒不苟存。四字千秋(“效死勿去”)真孟子,三山遍地祀忠魂(福州尚書廟祀陳文龍,香火最盛)。黃扉龍首文山並,信有江、閩兩狀元。” 陳文龍(?———1277年),字君賁,莆田人。他是宋丞相、魏國公陳俊卿的後裔,所以詩中說:“九原奚愧魏公孫”。陳文龍是宋度宗鹹淳五年(1269年)狀元,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年),元軍入閩,他以閩廣宣撫使領軍在閩南一帶抗擊元軍,後退守興化,兵敗,與家人被俘,元軍勸他投降,他指腹而言:“此節義文章也,可相逼邪?”後械送杭州,絕食死於岳廟。他侄兒陳瓚仍舉抗元大旗,殺死叛將林華,堅守興化,終因不敵,城破人亡。陳文龍母親被元軍囚禁福州尼庵,不屈自盡。陳文龍生前牢記“效死勿去”的四字真言。同時代的江西吉水人、狀元文天祥(號文山,封信國公),也是著名的抗元民族英雄,兵敗不屈而死。因此詩末句說:“黃扉龍首文山並,信有江、閩兩狀元。” 福州現存陽岐尚書廟和塢尾尚書廟都是供祀陳文龍的。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則徐告老回鄉時,瞻仰塢尾尚書廟,深感陳文龍和文天祥都是不朽的民族英雄,於是撰寫了一副有名的對聯:“節鎮守鄉邦,縱景炎殘局難支,一代忠貞垂史傳;英靈昭海澨,與信國隆名並峙,一洲清晏仗神庥。”此石柱聯仍在台江塢尾尚書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