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工作
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田野考古,廣西
龍脊壯族地區的人類學和民族考古學個案調查與研究,中國南方地區文化遺產個案調查與比較研究。
學術理念
以學術問題為中心而不以特定學科劃分為囿,以形成整體性理解為目標。一切學術研究,皆由設定問題開始。在當前專門學科分工日漸加深和分歧的背景下,每一門獨立的學科,都只能在自己的專業範圍內對所研究問題加以描述。當研究者敘述出問題所表達的現象後,最關鍵的是去了解其背後的原因和意義,但這顯然是單一學科無法解決的。如果研究者只以單一學科為本位,以超出專業和學科範圍為由而拒絕任何跨學科的思考和觀察,最終只會使研究者逐漸失去對問題進行整體性研究的能力。在以問題為導向的研究取向中,一切所謂的“學科”,實際上僅是不可或缺的各種研究方法、工具而已,而並非兩相獨立、互不關聯的學術領域。根據所研究問題的不同而需要搭配不同的學科和方法。在研究問題的牽引下,研究者需要拿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勇氣,要具備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知的能力。此外,還需要認識到,無論多大範圍的研究,皆奠基於對許多細節的認識,且離不開個別小地區對象的實據來佐證;同時,無論多么小範圍的研究,亦皆離不開大脈絡的背景、人生、人類、社會生存的一些核心規律。用顯微鏡觀察每一細胞,用望遠鏡觀察星系的關係,就這樣在巨觀和微觀之間,我們方才能夠接近於了解人、社會、地區、時代之間的關聯性,才能觀察歷史演化中的社會與人生。
主要論著
專書
《長江中游地區初期社會複雜化研究(4300BC-2000B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
《天上人間:廣西龍勝龍脊壯族文化考察札記》,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考古人類學》,主編,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4月,獲廣西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峽江地區古代族群互動與文化變遷》(與夏寒合著),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12。
論文
從新石器時代刻紋白陶和八角星圖看平原與山地文化的關係(
郭靜雲、郭立新),《東南文化》2014年第4期。
論稻作萌生與成熟的時空問題(
郭靜雲、郭立新),《中國農史》2014年5、6期。
長江中游是東亞稻作原生文明的發祥地,《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5期。
Way Out of the Maze of Histo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beral Arts and Social,Vol. 2 No. 4 May, 2014
《壯族傳統基層社會親屬與結群的若干基本特徵》,《廣西民族研究》,2014年第1期,頁67-74頁。
《湖北十堰市焦家院宋墓發掘簡報》,《四川文物》2014年1期,頁3-11頁。
《廣州老城區歷史文物資源調查及開發策略分析》(第一作者),《文化遺產》2011年第4期。
《勞動互助、儀禮交換與社會結群:廣西龍脊壯族村落的社群結構分析》,《社會》,2009年第6期。
《解讀鄧家灣》,《江漢考古》2009年第3期。
《折衝於生命事實與攀附求同之間:龍脊壯人社會結群邏輯探究》,《歷史人類學學刊》,2008年一、二期合刊,頁173-218,獲廣東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中外不同語境下的民族考古學認知》,《東南文化》2008年第6期。
《透視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遺產保護》,收入周大鳴、何星亮主編:《文化多樣性與當代世界》,民族出版社2008年7月。
《墓葬情境分析與身份標識:以博羅橫嶺山墓地為例》,《中山大學學報(哲社版)》2006年第5期。
《論長江中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生計經濟與人口壓力》,《華夏考古》2006年第3期。
《初論公眾考古學》(合著),《東南文化》2006年第4期,54-60頁。
《榮耀的背後:廣西龍背壯族喪葬儀式分析》,《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1期,第57-61頁。
《打造生命:龍脊壯族豎房活動分析》,《廣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36-42頁。
《界限與共享:龍脊壯族社會空間模式分析》,《首屆中國與東南亞民族論壇論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2月,第75-85頁。
《論長江中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生計經濟與人口壓力》,《華夏考古》2006年第3期,第33-39,53頁。
《論漢江東部地區史前時期的手工業專業化生產》,《東南文化》2003年9期,22-28頁。
《長江中游地區新石器時代自然環境變遷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4年第2輯,5-16頁。
《衝突與戰爭:從大溪到石家河》,《長江三峽湖北庫區文物保護與考古學研究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年7月,137-156頁。
《探索與論爭:長江中游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譜系》,《江漢考古》2004年第3期,69-74頁。
《屈家嶺文化的聚落形態與社會結構分析》,《中原文物》2004年第6期,9-14頁。
《石家河文化晚期的瓮棺葬研究》,《四川文物》2005年第3期,第22-26頁。
《湖北省巴東縣孔包漢墓發掘報告》(執筆),《四川文物》2003年6期。
《考古對象對考古學研究的影響-考古學反思之一》,《華夏考古》2000年第2期。
《民族考古學三題-關於名實問題、理論基礎與研究方法的探討》,《南方文物》1997年第4期。
《論冷水沖型、北流型與靈山型銅鼓的關係》,《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1997年第3期。
《論冷水沖型銅鼓的三個地方類型》,《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1997年。
《東周玉器的分期》,《中原文物》1998年第3期。
譯著
《人類學定位:田野科學的界限與基礎》(與駱建建、袁同凱合譯),北京:華夏出版社,“西方人類學新教材譯叢”,2005年8月。
《巴拉憲章》(與孫慧合譯),《長江文化論叢》(第四輯),賀雲翱主編,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9,頁220-250。
《民族考古學實踐》(與姚崇新等合譯),嶽麓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