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概述
1945年生於北京,祖籍天津。以大寫意花鳥畫享譽畫壇,併兼擅山水、書法、篆刻、詩詞及西洋繪畫等,於戲曲上造詣尤深。郭石夫先生的花鳥畫,博綜集萃,淵源廣大、由近現代之吳昌碩、潘天壽、齊白石、朱屺瞻諸巨匠,追溯揚州二李、八大、二石至青藤白陽,悉為己用,蔚為一家。其畫風沉雄樸厚,古雅剛正,磅礴而不染獷悍之習,灑脫而內具堅貞之質。凡一花片葉、寸草泰石,莫不深合理法,備極情態,而未嘗於“創新”的旗號下墮入流滑狂怪一格,實為中國當代大寫意花鳥畫領域樹立一代典範。郭石夫先生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畫院藝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市美術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日本現代中國美術館名譽理事、國家一級美術師。曾創建北京第一個畫會——百花畫會(北京花鳥畫研究會前身)及中國水墨聯盟。出版有大型畫集及《中國書畫名家技法》光碟系列。2010年入選文化部中國藝術品市場重點案例課題研究《中國當代藝術經典名家·郭石夫》。
藝術概況
藝術觀點
郭石夫在創作思想上最主要的觀點:一是表現“中國文化的精神性”;二是“文長風骨,老缶精神”,傳統是鮮活的傳統;三是“中國繪畫的哲學性”。
郭石夫為畫,表現技法上一是主張“大”。此“大”一為“境界之大”,他不喜好藝術上的“小橋流水”,苦心追求藝術上的“黃鐘大呂”,曾自刻閒章“天地吾廬”、“如此豪情”、“豪橫人間筆一枝”以勵志;二為“尺幅之大”,曾自刻閒章“大處著墨”與“動而不息”以勵志。二是“筆墨精神”,他畫花鳥,潑墨如潑水,畫面總是墨氣淋漓,彩色只是點睛之用。三是“天然去雕飾”,以“自然天成”為最高境界,去
人工匠氣。他的作品《志在摩霄》(松石鷹圖)、《群芳華滋》、《一架春風動紫霄》可以證之。總結郭石夫的藝術表現技法,豈一個“大”字了得?
郭石夫認為,人對美的追求永遠沒有盡頭,中國畫審美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然天成,表現在他的花鳥作品中,就是大氣淋漓,沉雄樸厚,古雅剛正,磅礴而不染獷悍之氣,灑脫而內聚堅貞之質。
藝術特點
郭石夫作品淋漓奔放,蒼古樸拙。大幅意境開闊,筆墨渾融;小品意韻簡遠,筆精墨妙。他作畫時膽大氣沉,落筆重而收拾細,用心放而能斂,率真之處不失謹慎斟酌,在大寫意畫壇上有獨特風格。其畫風沉雄樸厚、古雅剛正,磅礴而不染獷悍之習,灑脫而內具堅貞之質。凡一花片葉,寸草泰石,莫不深合理法,備極情態,而未嘗於“創新”的旗號下墜入流滑狂怪一格,實為中國當代大寫意花鳥畫領域的典範。
郭石夫追求嚴謹博大,氣度宏偉的藝術風格。畫風雄渾嚴謹博大,氣度恢宏。學術上強調民族文化、民族藝術對於民族精神獨立之必需。創造有民族風格和時代精神之作品,使之成為人民精神之食糧,是其一生之追求。郭石夫寫意花鳥畫作品,韻味純厚,不論水墨、重彩、大幅、小品總是純純正正一種中國氣派,功底深厚、筆墨精熟,他的大幅意境開闊,筆墨渾融,生辣。章法嚴謹大起大落,有寫書自然風神之概,而他的小品意韻恬淡,簡遠,筆精墨妙,令人如品清茗。他的中國畫筆墨神髓,淋漓奔放、蒼古樸拙 、濃艷豐實,正與吳昌碩、齊白石 、潘天壽一脈相接。他作畫膽大氣沉,落筆重而收拾細,用心放而能斂,率真卻不失謹慎斟酌,自具匠心,在當今大寫意畫壇上獨領風騷。
郭石夫入畫的題材常見於梅蘭竹菊、荷花紫藤、八哥麻雀等等,僅此而已。在這些作品中,畫家致力融入一種朝氣勃發的激情,在他的筆下,則因主體情感與審美取向的轉換,而被打上了鮮明的時代印記與個性特徵,煥發出新的神彩風姿。郭石夫作畫極具書寫性,他不尚嚴謹精細的雕琢,主張放筆直取,以意寫形,以勢貫氣,注重畫面整體線面結構的處理與開合關係的把握。他筆下的線條厚重、生辣、力透紙背,完全以書法的用筆規範中鋒寫出。他用墨、用色講究沉實質樸,強調虛實關係與整體氣勢張力,以筆墨的豐富表現力溝通了形與神、具象與抽象的內在關聯。我們從他的畫中,不僅讀到了文人情趣與筆墨氣韻,也讀到了詩情畫意,讀到了畫家的胸懷氣度與才情修養。
藝術年表
1945年3月生於北京,祖籍天津。
1950年入教會學校,後轉入米市胡同中心國小。8歲開始隨外祖母蔡心冰學畫。
1958年參加北京新興京劇團,工花臉。
1960年隨新興京劇團調到新疆。
1962年隨祖國慰問團進入中印邊界新疆葉城參加慰問演出,慰問解放軍。期間畫了很多北疆、南疆的寫生速寫。
1963年辭職回京。回京後到故宮繪畫館裡學畫畫。
1964年由文化局分配進入
吳素秋京劇團,後改名北京新燕京劇團。在劇團從事戲劇布景工作。郭石夫為劇團做的第一個布景是《沙家浜》。
1967年新燕京劇團解散後,被下放到北京市人民機械廠當工人。
1970年因議及江青隨意為京劇演員改名為而獲罪,又因王維詩句受到批鬥。
1972年將原名郭連仲改為郭石夫,又戲稱自己為“頑石子”。
1979年調回
北京京劇院任舞美設計。3月與沈學仁、李燕等畫家在北京創建“百花畫會”。畫會成立後立即租用了文化宮的東配殿辦了“第一屆百花畫會畫展”。
1981年與
張立辰、
王培東等人參與創建崔子范先生倡導成立的“北京市花鳥畫研究會”。
1984年10月與
張淑芳女士結婚,其陶然亭自新路居室亦命名為“有芳室”。
1985年調入北京畫院。其子降生,學名郭伊墨。
1986年4月,為民政部建設盲人、聾啞人治療中心籌集資金,郭石夫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公益性個人畫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李鵬為畫展發來賀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雷潔瓊出席並剪彩,民政部部長
崔乃夫為畫展題字。畫展共展出作品百餘十幅。
1987年5月,北京畫院建院30周年。“北京畫院作品展”和“北京畫院老畫家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辦。郭石夫畫作入選《北京畫院作品集》,由
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1988年1月,參加北京畫院在北海公園舉辦的“迎春畫展”。8月,參加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北京畫院新作展”。
1989年4月,參加由北京畫院和台灣高雄市現代畫學會以及台灣高雄市王象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國美術館聯合主辦的“海峽兩岸繪畫交流展”。“北京畫院老畫家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同時展出。
1990年9月14日到10月7日,在北京市第十一屆亞運會藝術節期間,北京畫院與上海中國畫院、江蘇省國畫院、廣東畫院、陝西省國畫院在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聯合舉辦“五畫院中國畫作品聯展”,畫展由北京畫院主辦。郭石夫多幅作品參加展覽。
11月,參加在香港大會堂舉為的“北京畫院中國畫香港首展”(移師中華書局讀者服務中心舉辦)。
1991年參加北京畫院與上海中國畫院、江蘇省國畫院、廣東畫院、陝西省國畫院聯合舉辦的“五畫院中國畫作品聯展”,畫展由上海中國畫院主辦,在上海美術館舉行。後參加北京畫院在中國歷史博物館舉辦的“海峽兩岸七人畫展”。
1992年參加北京畫院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50周年·北京畫院建院35周年美術作品展”。
同年訪問日本,參加日本長野縣小布施市文翠閣中國美術館成立儀式,文翠閣中國美術館為郭石夫建立繪畫陳列室。並創作巨幅山水畫《三峽煙雲圖》。
1993年9月參加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北京畫院寫生作品展”。
1996年6月參加在電視畫廊舉辦“北京畫院國畫作品展”。
1997年8月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郭石夫畫集》,並著《有芳室談藝》。
1999年4月在山東濰坊市舉辦由西沐策劃的個人藝術展,中央美術學院教師梅墨生撰文“渝郁淋漓真寫意——淺論郭石夫花鳥畫”。
10月作品《春雨》入選第九屆全國美展。
11月郭石夫大寫意花鳥畫美國及東南亞巡迴展在美國舊金山、紐約正式啟動,50幅精心創作的花鳥畫在《世界日報畫廊》展出。
2000的7月由文化部藝術司與中國影視音像交流協會共同製作出版《中國書畫名家技法》系列光碟,並在山東煙臺美術館舉辦“郭石夫作品展”。由中國美協主辦的百年中國畫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郭石夫作品《春桃》入展並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2001年3月,參加由北京畫院主辦的“綠風——心繫奧運、關愛家園”畫展有,郭石夫等26位畫家的50餘件巨幅作品為“申奧”助陣。
8月參加北京畫院與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在中國美術館聯合舉辦的“南召勝境——北京畫院作品展”,北京市政協主席陳廣文參加了畫展。
2002年3月參加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大匠之門·北京畫院作品展”李瑞環、賈慶林等領導同志參觀了展覽。
10月參加北京日報社50年社慶開幕式的筆會活動,創作作品《春曉》並被報社收藏。
2003年3月作品收入安徽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當代畫家中國畫精品——花鳥篇》。
4月參加“眾志成誠、戰勝非典”著名美術家捐贈作品活動,並集體創作了《中華醫聖》、《長城風骨》等作品。
5月參加“世紀之光百年中國畫提名展”。
12月參加中國美協、合肥市人民政府舉辦的“2003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並被特邀創作了《深谷香風冷紫蘭》作品。
2004年1月出國參加“北京圖書展陳巴黎——中國古代典籍文化展”。
4月參加兩岸百位畫家聯展義賣活動。
9月參加全國政協為國畫《新北京盛景》的創作完成而進行的著名畫家簽名活動。
10月參加由文化部藝術司在北京舉辦的“中國花鳥畫九人探索交流展”;同月參加北京畫院和日本南畫院聯合主辦的第六回“中日美術交流聯合展”。
11月參加中國畫研究院主辦的“回望——中國當代畫家(54名畫家)系列展”(花鳥篇)
12月參加紀念毛澤東誕辰111周年“大匠之門”作品展。
2005年1月在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舉行的“百花迎春——中國文學藝術界2005年春節大聯歡”上現場揮毫潑墨,其作品被收藏。
2月作品入選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畫家小品集》。
3月作品入選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畫現代名家畫集》。
4月在河南鄭州舉辦郭石夫師生展,河南美術出版社出版《郭石夫畫集》。
5月在中國畫研究院舉辦崔如琢、吳悅石、郭石夫三人聯展,並出版《中國畫作品集》。《有芳室談藝》及多幅作品入選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當代花鳥畫經典名家專輯》。
6月在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館參加“南北花鳥·當代中國花鳥畫學術交流展”。
7月參加在中國美術館舉行的“當代中國畫學術論壇暨首屆當代中國畫學術展”。
9月在山東日照畫廊舉辦郭石夫個人畫展。
10月出版中國畫廊聯盟研究報告《巨匠之門——郭石夫專輯》。
2006年6月出版大型文藝月刊《大家訪談·郭石夫卷》。
7月作品入選“經典人居”全國百名畫家作品邀請展。
10月出席山東省第三屆藝博會並參加由《中國花鳥畫》雜誌社主辦、濟南市博物館協辦的“2006年全國當代花鳥畫家提名展”。
2007年7月在山西太原龍灣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
11月參加福建省畫院主辦的紀念福建省畫院建院25周年。
12月,應中共中央辦公廳等有關單位邀請,為毛主席紀念堂大會議室和十七大代表駐地創作《百花齊放》和《玉堂富貴》兩幅巨幅花鳥畫。
2008年1月《中國畫市場大趨勢·一線經典·郭石夫卷》出版。
10月應邀參加由中國國家畫院、中央美院中國畫學院、北京畫院、清華美院及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政府主辦,南沙國際美術館承辦的“筆墨精神——中國畫當代經典名家作品邀請展”。
11月應邀參加北京《中國美術大事記》三周年文獻展暨中國美術家代作品邀請展。
2009年4月應邀參加中國對外藝術展覽中心、中國書畫博覽雜誌社舉辦的《藝術豐碑》當代中國畫名家巨幅畫作品特展。
9月參加在蘭州展出的“江山無盡——北京甘肅成縣藝術家作品展”。
10月榮寶齋畫院郭石夫工作室成立。
2010年1月應邀參加由文化部藝術服務中心、香港中華文化城交流協會主辦的“第三屆當代中國畫學術論壇暨第三屆當代中國畫學術展”。同月25日,參加在北京恭王府舉辦的“和美暢神——三院九人中國花鳥畫展”。
列入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中國藝術品市場及其案例研究》重要案例研究畫家,並成立郭石夫課題組。
相關報導
西沐
進入新的世紀,當文化自覺成為更多人的關注點時,郭石夫的學術地位備更多人所關注,日顯收起其隆。從他的繪畫中,我們不但看到了他對傳統的繼承,更看到了他在中國文化根脈的基礎上,依循自我悟性的創造與發生。寫意繪畫作為中國文化藝術思想中最精微的形式與體驗,應不斷參與到21世紀中國文化精神的關照與創建中去,這既是一種文化的自覺,更是一種文化勃然興起的自信力,是提升文化品位、拓展寫意藝術的文化意識的重要契機。
在全球化文化的互動過程中,中國寫意繪畫的對象、接受方式、傳播機制以及價值功能可以說都產生了一些新的變化,在新文化生態環境面前,為中國繪畫在新的世紀提供性的理論與實踐,是中國繪畫在構建中國文化過程中應著力發揮的推動文化價值重建的重要方面。
現代語境中的繪畫審美呈現,體現了中國繪畫的文化根基與內涵,強調文化是繪畫的一種本體性證據。寫意,特別是大寫意花鳥畫,是一種無法之法的藝術形式,是超越技法形式的一種直指心性的文化審美表達。作為一個具有文化擔當與藝術追求的藝術家,勇於做文化的擔當者與傳承者是一種使命。哲學不是一種追求新異的思辨,而是一種懷具鄉愁的精神家園的追尋之旅,而當代繪畫精神也正是在重返人類文化、追尋文化母體的回歸過程中不斷自觀與自證。
1997年,郭石夫在畫集(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郭石夫畫集》)的自序前言中講到 "這本畫集正當我五十歲的時候得以編輯出版,這也是我出版的第一本自己的畫集。幾年來,對於傳統花鳥畫如何創造出新的形式,如何加強它的視覺效果,同時又不失去它的審美內蘊,既保持民族傳統,又強化它的時代精神,始終是我思考和追求的目的。但是藝術的變革實非一日之功,所以這本集子裡收入的作品都應算是過去的東西,如果說有一點可取之處,那也應看作是我在前人的基礎上,多少有一點源於自己的想法而取得的成績。就這一點而言,也是用了我幾十年的時間,藝術之旅的艱辛真如大海行舟……"這段表白讓我們看到了一位繼承中國文化精神的藝術家的艱辛求索過程,也體會到了一位藝術家面對民族傳統背景與時代精神、面對藝術變革現象的真誠與遠見。面對時代思考、文化思考、藝術思考的多重梳理,郭石夫有堅定的藝術信念,他真誠地面對社會、傳統、文化、藝術,自覺地按著理想的藝術方式思考、創作。從他的文化和藝術態度中,我們看到了中國藝術家的自信與精神緊張力;在他從容的生活態度中,我們看到了一位藝術家創造的時代價值與藝術價值。他的藝術價值超越了藝術本身,他的作品傳承著中國人的文化品行和民族品德,還有宋元時代開始的文人精神及生命氣質,再繼而親近著近代藝術大師的風骨氣度。我們在欣賞郭石夫的作品時,會不自覺地想到這一連串歷史鉤沉。有人說,中國的藝術承載、背負的東西太多。在此,我更想說,中國的繪畫藝術在追本溯源的精神旨歸中早已將這些團合成一種氣息、氣脈生長於中國人的血脈,我們祖先的智慧也絕對不會將"繁重"、"背負"一類作為上品千載相傳。實事上,所留給我們的正是那些自然而然的智慧與悟性,在無形中見著有形。因此,郭石夫的藝術境界之高也正是在於他對於傳統所帶有的根器與智慧,所以,他的作品在當今的時代背景中仍有著純正的中國文人的精神氣息。
郭石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