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泰碑銘

郭泰碑銘

郭泰碑銘,漢語成語,拼音是guō tài bēi míng,意思是指內容真實、感情真摯的碑文,出自《後漢書·郭泰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郭泰碑銘
  • 拼音:guō tài bēi míng
  • 近義詞:郭碑、有道碑
  • 解釋:內容真實、感情真摯的碑文
成語釋義,成語出處,成語用法,成語典故,典源譯文,釋義,同源典故,相關詩詞,相關人物,

成語釋義

東漢郭泰,字有道,死後,大家為他立碑,由蔡邕撰文。後來蔡邕對盧植說:我撰寫的碑銘很多,都把好話說得言過其實,惟有郭有道是當之無愧的。後因以“郭泰碑銘”稱內容真實、感情真摯的墓碑文。也作“有道碑”。

成語出處

《後漢書·郭太傳》:“〔郭太卒,〕四方之士千餘人,皆來會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棕奔簽蔡邕為其文,既而謂涿郡盧植曰:‘吾為碑銘多矣雄擊,皆有慚德,唯郭有道無愧色耳。’”
郭太,即燥背習元郭泰,《後漢書》作者范曄以父名泰,避諱改作“郭太”。

成語用法

示例
唐·羅隱《圉城偶作》:“自從郭泰碑銘後,只見黃金不見人。”

成語典故

後漢書》卷六十八〈郭符許列傳·郭太〉
建寧元年,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為閹人所害,林宗哭之於野,慟。既而嘆曰:“‘人之雲亡,邦國殄瘁’。‘瞻烏爰止,不知於誰之屋’耳。” 明年春,卒於才阿市家,時年四十二。四方之士千餘人,皆來會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為其文,既而謂涿郡盧植曰:“吾為碑銘多矣,皆有慚德,唯郭有道無愧色耳。” 其獎拔士人,皆如所鑒。後之好事,或附益增張,故多華辭不經,又類卜相之書。今錄其章章效於事者。著之篇末。

典源譯文

建寧元年(168),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被宦官害死,郭林宗在野外號哭,極為悲痛。因嘆聲說:“‘人死了,國家也危險了。’‘烏鴉不知落在那個人家的屋上啊’。整芝鴉趨”(是說王業不知當何所歸。)第二年春,在家去世,終年四十二。四方之士一千多人來送葬。同志者於是共刻石立碑,蔡邕作碑文,既成,對涿郡盧植說:“我作的碑銘多啊!都有些感到慚愧,只有郭有道碑無愧色呢。”郭林宗所獎勵選拔的士人,都如他所鑑定的。先言後驗,大家都佩服他。後來喜歡品鑑人物的,或附會增加誇張之,所以多了一些華而不實和怪誕不稽之詞,又像卜相之書。今錄其明明白白見效於事實的,寫在篇尾。

釋義

漢郭泰去世,蔡邕蔡邕作碑文,說:“吾為碑銘多矣,皆有德,唯郭有道無愧色耳。”後因以“郭泰碑銘”稱內容真實、感情真摯的碑文。稱頌人生前品行。亦省作“ 郭碑 ”。

同源典故

看碑識蔡邕 郭碑

相關詩詞

唐·張說《李工部輓歌三首》:“會葬知元伯,看碑識蔡邕。”
清·宋琬《羅以獻胡去驕將歸武陵漢陽小集南園即席分韻》:“ 陳榻雖懸多倦色, 郭碑初就倍沾襟。”

相關人物

郭泰(公元127—169年),字林宗,東漢太原郡介休(今山西省介休)人,東漢時士人代表和太學生領袖。少有大志,苦讀成才,精通典籍,熟誦經史,淡泊名利,辭官不就,閉門教授,弟子千人,名士六十。當時,太學生和士人曾給全國32位大名士立了“八俊”(俊傑)、“八顧”(有德行)、“八及”(能引導後進)、“八廚”(有錢救濟貧士)的稱號,郭泰被尊為“八顧”之首。“黨錮之禍”起,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被宦黨捕殺。郭泰哭於郊野,遂臥病不起,次年病逝,時故旋厚年43歲。四方之士千餘人為其送葬,名士蔡邕說:“我為碑霉轎霉銘多矣,皆有慚德,唯郭有道無愧色。”《後漢書》贊郭泰曰“林宗懷寶,識深甄藻。明發周流,永言時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