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氏家譜

郭氏家譜

郭氏家譜(鄭州),由郭氏後人(鄭州市二七區侯寨鄉台郭社區)追本溯源,考究,整理彙編的具有研究郭氏文化歷史價值的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郭氏家譜
  • 出土地點:鄭州市二七區
  • 館藏地點:鄭州市二七區侯寨鄉台郭社區
  • 所屬年代:2015
歷史,現狀,文物價值,

歷史

唐朝時期,管城(今鄭州老城區一帶)到密縣(今新密市)之間有一條官道,道路兩邊有很多村莊,其中一個村莊位於管城西南約25里處。因當地有成片的楊樹、柳樹,村莊便得名“楊柳村”。元朝末年,因戰亂不斷,楊柳村的人口銳減,僅剩下孟、王、毛3個姓氏不足10戶人家。
明朝建立後,官府開始組織山西的部分民眾向河南一帶移民。明憲宗成化二年(1466),山西洪洞縣椿樹胡同的郭氏家族,由郭武功攜其二子、二女、三胞侄、十三堂侄(因其中有18個男孩,又被稱為“十八郭”)移民到鄭州西南的楊柳村。
郭武功一行人在楊柳村定居後,和當地村民和睦相處,深得眾人尊敬。經過數十年的生息繁衍,郭氏家族人丁興旺,迅速達到100多人,使原來僅有幾戶人家的楊柳村逐漸恢復了往日的興旺。不過,郭氏家族人多地少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於是,當初“十八郭”的部分後人陸續遷往他鄉居住,最後散居在鄭州及周邊的新鄭、新密、滎陽、開封等地。
明神宗萬曆年間,官府有一批官銀要從南方運往北京。途經楊柳村時,突然從路兩邊殺出一大幫蒙面的強人,將官銀劫走。萬曆皇帝聞訊後嚴令限期破案。因銀子在楊柳村被劫,負責偵辦的官員便率大軍將村子圍住,把村民當作劫匪統統以劫銀或通匪的罪名殺掉。最後大肆縱火、掘地、填井,把村莊徹底摧毀,從此楊柳村不復存在。
就在官府包圍村莊的前夕,幾個和官兵有親戚關係的郭姓村民得到了密報,急忙逃出村莊,從而得以保全性命。官兵全部撤走後,這幾個郭姓村民回到成為一片焦土的楊柳村,因無房居住,就在村內河溝的溝台上挖掘洞穴居住,艱難度日。
清朝初期,經過多年發展,這裡成為一個小村莊,因村民在溝台上居住,並且姓郭,村名便被稱為“台郭”,於是,“台郭”便代替了當年的“楊柳村”。
後來,郭武功的部分後代開始遷出台郭村,現在鄭州南郊、西郊都有郭姓子孫的後裔。

現狀

郭武功墓。位於台郭自然村內,舊時常有郭氏後人到此祭拜。“文化大革命”時期因平整土地,墓地遭毀,後得到修復,現有墓碑、墓志銘尚存。
郭氏宗祠。為了便於郭氏後人參拜先人,村內建有郭氏宗祠,分布在鄭州、新鄭、新密的郭武功後人多到此尋根拜祖。2011年村里舉辦了隆重的“辛卯年郭氏拜祖典禮”,來自平頂山、孟州、新密、新鄭及鄭州等地的1000多名郭氏後裔前來尋根祭祖。 (未完待整理)

文物價值

對研究郭氏文化起源、歷史,以及當地歷史具有研究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