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郭武村始建於南宋末。
明代,屬東莞縣歸城鄉第七都。
清末,屬缺口司。
民國時期,屬第五區赤龍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屬東莞縣第六區虎洲鄉,虎門人民公社金洲生產大隊,虎門區金洲鄉,東莞市虎門鎮金洲管理區,虎門鎮金洲行政村、金洲社區。
行政區劃
郭武村為東莞市虎門鎮
金洲社區轄自然村,行政區劃代碼沿用金洲社區行政區劃代碼441900121021。
地理環境
郭武村位於虎門鎮中心,距虎門鎮政府約3千米,面積0.44平方千米。該村坐落於丘陵地帶,平均海拔較低。村內有三房山,海拔33米。東與大寧、北柵相望,西對北坊村,南與小捷落村相連,北與博涌社區的盧屋村相連。
人口
2015年末,郭武村戶籍人口379人,其中男178人,女201人;80歲以上14人,最年長者93歲(女)。外來暫住人口57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7人。
經濟
郭武村傳統經濟以種植水稻、莞草為主,兼種植花生、番薯、木薯、蔬菜及果樹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有耕地422畝,除種植水稻外,曾大面積種植莞草,盛產年種有134畝,總產量達1322擔。20世紀90年代,隨工業化發展和農村城市化建設,耕地面積大量減少,傳統農業逐漸衰退。到2010年,全村無耕地。
2015年,郭武村集體經營行業主要有製衣業。是年,有工商企業近百家,其中外資工業企業1家,年產值675萬元。村集體有廠房及配套設施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總收入765.7萬元,純收入543萬元,資產總計3247.9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有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祖等。
社會事業
文體事業
2015年末,郭武村村內有公園1座,老人活動中心1所。
基礎設施
1973年,郭武村通電。1976年,通電話。1984年,通自來水。1998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2000年,通網際網路。
交通運輸
郭武村有鎮道捷南路、虎門大道穿過村境,村後是廣深高速路交匯處。
歷史文化
郭武村因該地以前是個島嶼,此地人稱島嶼為“國母”,後為避諱“國之母親”,而以諧音改為郭武村。
郭武村傳統民居為廣府民居,無存留。
郭武村世居村民有蘇、陳、王等姓,以蘇姓為主。南宋嘉定年間(1208~1224年),蘇氏先祖蘇允到東莞縣任鹽務官,其後代蘇民仰從東莞縣南城蚝崗遷居虎門郭武。
郭武村民均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東莞虎門話。
楹聯:“誕放文德,再傳武功”,書於清朝,存蘇氏宗祠大門左右兩側。
匾額:“蘇氏宗祠”,書於清朝,存蘇氏宗祠祠堂正門上方。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日軍艦炮擊虎門,村民向內地、山間疏散。1997年,郭武村引進第一家外資企業。2007年,郭武村集體和族中鄉親捐助、集資近40萬元,重修蘇氏宗柯。
風景名勝
蘇氏宗祠,始建於清代,2007年重修,占地面積約200平方米。祠堂分前、中、後三進,祠堂前有兩根方形立柱,上下相互鑲嵌,祠脊頂飛檐翹角,廊檐雕花圖案色澤艷麗,木板花紋、花卉形態鮮艷,屋檐兩端有鰲魚獅子圖案的陶瓷雕花。
地方特產
郭武村傳統節慶食品有油角、煎堆、炒米餅、響丸等。
著名人物
蘇鳴(1893~1959年),國民革命軍十九路軍軍需處長,擅長書畫,精通金石,曾捐款建設虎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