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樹周

郭樹周

郭樹周是山東商河縣人,1967年5月出生,1986年10月入伍,1988年4月入黨,1998年6月提乾,少校軍銜,技術10級,現任給水團司令部技術室助理工程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郭樹周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67年5月
  • 性別:男
主要成就
入伍21年來,他憑著對給水事業的摯愛,始終奮戰在找水打井第一線,堅持把三尺鑽台作為實現人生價值的舞台達閥姜,乾一行,鑽一行,精一行,他研究總結出的“分段鑽探擴孔法”,在全軍給水部隊推廣使用;結合實際進行器材革新研製的“液壓蓄能裝置”、“磁記號固定接觸器”、“礫石層專用牙輪鑽頭”、“簡易加油器”、“便捷式變速桿”、“分層止水法”、“多功能活動工作檯”等12項科研革新項目獲部隊QC成果獎;他不畏艱難,頑強拼搏,戰風沙戈壁,斗嚴寒酷暑,積極實踐為民宗旨,先後參與了西北五省(區)123眼水井的施工任務,5次被評為“紅旗機械操作手”,4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3次被評為“優秀技術幹部”,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1999年5月獲得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屆青年“五四”獎章,2003年3月被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文明辦、區團委、寧夏軍區政治部聯合表彰為“全區學習雷鋒、志願服務先進個人”,2004年12月被蘭州軍區表彰為基層建設標兵個人,2006年12月被寧夏軍區司令部、寧夏軍區政治部表彰為武器裝備管理工作先進個人,2006年12月被寧夏軍區表彰為優等指揮員。  在打井施工中,由於一般的牙輪鑽頭無法對付硬度極高的全剃精基岩,在鑽進時,鑽頭轉卵石也跟著轉,只鑽不進尺,岩芯也取不出來,這一仔射捉技術性難題,許多年來一直困擾著一代代的鑽探工程技術人員,郭樹周下決心要攻克它。
從1998年到2000年,郭樹周多方查閱資料,請教專家,數百次進行實驗,最終設計出一種新型的“礫石層專用牙輪鑽頭”,從而大大提高了鑽進效率,僅此一項,就將在基岩地質條件下的鑽進速度提高了10%以上。按照常規,鑽進時,一般都是鑽到規定的深度再進行擴孔。這樣井台上部的一些石頭、泥沙等物體就易落入孔底造成塌孔導致試臘埋鑽。針對這種情況,郭樹周經反覆研究試驗提出了“分段鑽探擴孔法”,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1998年10月,郭樹周採用這種方法在內蒙古阿拉善左旗打出了一口深達460米、日出水量為2000噸的高效優質水井,徹底解決了在沙礫地層打井時的塌孔、埋鑽難題。幾年來,郭樹周經過長期的潛心鑽研,邊施工邊搞器材革新,先後取得的12項QC成果獎,經推廣使用後,每年為部隊節省經費8萬餘元。  鑽井連隊每年都是初春出隊,寒冬歸只記凶巴建。堡尋格精打井施工的地方多數是戈壁荒灘,官兵長年頂酷暑、冒嚴寒,吃沙拌飯,喝苦鹹水,施工條件相當艱苦。有時冬天施工,官兵每天與冰冷的泥漿和鑽桿打交道,棉衣被泥水濕透凍成堅硬的冰盔甲,雙手稍不注意就會凍粘在冰冷的鑽桿上。郭樹周一直隨隊外出,他始終認為,自己的技術是部隊培養的,只要部隊需要,不管條件多苦,工作多累,也要克服。21年來,郭樹周已經數不清有多少次耳朵、手腳被凍傷。  1999年8月,由於“坦托拉”鑽機連續運轉了十幾天,導致液壓系統出了問題。開始,團里準備請天津廠家派人來維修。但郭樹周考慮到,請廠家來修花錢不說,光是路途就得好幾天。為給工程進度贏得寶貴時間,他把同一帳篷住的人都“趕”了出去,拿出鑽機說明書和圖紙,一張圖紙一張圖紙地查看,一個零件一個零件地核對,仔細地研究著每個部位、零件的性能、用途以及相互之間的關係和運行原理,整整18個小時,硬是憑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找到了機器故障的癥結,最終排除了故障。
2003年棗陵轎6月,連隊在內蒙古阿拉善左旗打井施工,由於地層結構複雜,施工難度大,開鑽後,他24小時堅守在井台,餓了啃一口饃饃,渴了喝一口涼水,堅持到第三天時,因過度勞累,他暈倒在了鑽機旁。在他的感召下,全連官兵齊心協力,嚴格按規程操作,確保了施工順利進行,打出了一眼日湧水量達1600多噸的甜水井。  2005年11月,連隊進駐石嘴山惠農區承擔生態園建設施工任務。當時天氣寒冷,鑽到240米時,鑽桿脫節了,如果打撈不出來,就可能導致這口水井報廢。面對天氣冷、鑽進深、地層複雜等諸多困難,他經過多次論證,畫了無數個打撈示意圖,自己動手設計加工打撈工具。郭樹周還把帳篷搭到井台旁邊,天天泡在井台上,經過整整7天的艱苦奮戰,終於打撈出了鑽桿。郭樹周不僅對全團5種類型的鑽機都能熟練操作,而且還練就了一手維修保養的絕活。
2003年6月,連隊在內蒙古阿拉善左旗打井施工,由於地層結構複雜,施工難度大,開鑽後,他24小時堅守在井台,餓了啃一口饃饃,渴了喝一口涼水,堅持到第三天時,因過度勞累,他暈倒在了鑽機旁。在他的感召下,全連官兵齊心協力,嚴格按規程操作,確保了施工順利進行,打出了一眼日湧水量達1600多噸的甜水井。  2005年11月,連隊進駐石嘴山惠農區承擔生態園建設施工任務。當時天氣寒冷,鑽到240米時,鑽桿脫節了,如果打撈不出來,就可能導致這口水井報廢。面對天氣冷、鑽進深、地層複雜等諸多困難,他經過多次論證,畫了無數個打撈示意圖,自己動手設計加工打撈工具。郭樹周還把帳篷搭到井台旁邊,天天泡在井台上,經過整整7天的艱苦奮戰,終於打撈出了鑽桿。郭樹周不僅對全團5種類型的鑽機都能熟練操作,而且還練就了一手維修保養的絕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