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景元(法醫學家)

郭景元(法醫學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郭景元教授,中國當代法醫學家,1952年畢業於福建醫學院,由於成績優秀,被選送到衛生部第一批高級法醫師資班學習。從那時開始郭景元教授與法醫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畢業後分到中山醫工作。一直從事法醫學教學、科研及檢案實踐。48年來,從不間斷。他是中山醫科大學法醫學的創始人之一。曾任法醫學系副主任,法醫物證學教研室主任;教育部全國法醫學專業教材編審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法醫學雜誌編委,法醫學雜誌副主編,全國法醫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人,中國法醫學會常務理事。現任廣州市科協委員,廣東省人民檢察院法醫顧問,廣州法醫學會理事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郭景元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中國
法醫學教育,科研成果,檢案經驗,桃李滿天下,

法醫學教育

幾十年來,郭景元教授熱愛法醫事業。他出生在我國宋代法醫學大師宋慈的故鄉。他對中國法醫學有深厚的感情,一直執著與追求。50年代到60年代,由於法醫學教學並不受重視,但他仍堅持在法醫戰線上工作;在長達10年文革的特殊年代,他雖受到許多委曲和迫害,但仍為維護法律的公正,做出了重要貢獻。80年代後,他迎來了法醫事業的春天,他日以繼夜地工作,為籌建法醫學系,培養後繼法醫人才,忘我的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1992~1993年曾訪問美國,他本有機會繼續留在美國工作、生活;他還是毅然回到法醫學系,繼續中國法醫學事業。

科研成果

郭景元教授一直從事法醫學套用基礎的研究,探索法醫鑑定的新方法。50年代,發現了結膜下注射法製備抗體,解決了血痕及精斑鑑定缺乏抗血紅蛋白及抗精液血清的難題;60~70年代,從事微量血痕的血型鑑定、毛髮血型鑑定和馬王堆古屍研究,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及醫藥衛生科學大會獎。80~90年代,深入研究毛髮血型物質的部位以及血清型、酶型、HLA、DNA的檢測,達國內先進水平,填補國內空白,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幾十年來郭景元教授在國內外雜誌發表論文100多篇。學術重大、有影響的法醫學著作17部,其中,《實用法醫學》獲衛生部1988年優秀教材獎,該書曾作1985年中國法醫赴美考察團代表我國法醫贈送美方同行的禮物。《法醫學》(衛生部統編教材)第一、二版獲衛生部1994年第二屆優秀教材獎;《實用法醫手冊》獲衛生部1996年醫藥衛生傑出科技著作科技進步獎)《中國醫學百科全書,法醫學分卷》獲1983年廣東省高教局、衛生廳聯合三等獎;《法醫學入門》獲1982年《中級醫刊》優秀論文獎;《血痕HLA-AB抗原測定》獲1986年廣東省高教局二等獎。

檢案經驗

法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郭景元教授近五十年法醫生涯中,親自主持鑑定的各種法醫案例達數千件,其中包括許多鮮為人知的案件,也有許多具有重大影響的案件,例如,文革中湖北襄陽副縣長殺岳母案;湖南中學校長強姦學生案;湛江市某戒毒所犯人死亡,誣告派出所幹警打死案;饒平交警被踢死案;鄭州鐵路醫院“調錯”嬰兒案;石家莊法醫不正之風案;福州某大學女青年被姦殺案;江門市某民警殺妻、拋屍入水塘案;和平縣女子自殺,誤為他殺,致冤平反案等。一些有關他為受屈幹部平反,為民伸冤的事跡,在民眾中廣為傳頌,得到省內外黨政領導一致好評。

桃李滿天下

郭景元教授十分重視法醫人才培養。從60年代起,在他帶領下,先後為廣東省佛山、韶關、梅州、肇慶、湛江等地區以及廣東、雲南省檢察院,廣東省保險系統,武警系統等系統舉辦數十期法醫培訓班,解決當時法醫人才欠缺的問題,提高法醫質量。為廣東省法制建設傾注了大量心血,至今大部分受培訓的法醫能堅守崗位,並成為公檢法系統的骨幹,有些已成為當地公安局長、縣委書記。80年代舉辦物證班十期,為全國物證學個人識別親子鑑定培養了大批人才。近十幾年培養碩士生25名,博士生5名,為全國公檢法輸送許多高級人才,為中國法醫學事業做出積極貢獻。
郭景元教授的法醫學生涯,是在風風雨雨中度過的。“梅花香自苦寒來”是他最喜歡的一句格言。正是風雨磨鍊了他的個性,他那剛直不阿,不畏權勢,秉公辦案的精神贏得同行的信任和尊敬。現在郭景元教授雖已年逾古稀,但他對法醫事業,還是那樣執著追求。他希望在法醫學領域中譜寫新的篇章,為祖國法醫學事業繼續做出應有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