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建(暨南大學文學院歷史學系教授)

郭明建(暨南大學文學院歷史學系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郭明建,博士,暨南大學文學院歷史學系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郭明建 
  • 學位/學歷:博士 
  • 職業:教師 
  • 專業方向: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科技考古(產地分析、環境考古)、考古文化遺產研究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主要成果,科研項目,獲獎情況,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2000年-2004年 瀋陽大學財務管理系,攻讀學士學位;
2006年-2009年 山東大學考古學系,攻讀碩士學位;
2009年-2012年 山東大學考古學系,攻讀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2010年-2011年 美國耶魯大學人類學系、地質學系,訪問學者;
2012年至2017年 中國國家博物館綜合考古部助理研究館員;
2017年至2019年 中國國家博物館綜合考古部副研究館員;
2019年11月至今 暨南大學歷史學系工作。

研究方向

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科技考古(產地分析、環境考古)、考古文化遺產研究。

主要成果

(1)著作
《山東薛河流域系統考古調查報告》,科學出版社,2016年(主編)。
(2)論文
1、《中國北方地區農業起源研究的理論和實踐》,《華夏考古》,2012年1期(獨立作者);
2、《淺談中國新石器文化文化的產生》,中國第四紀科學研究會環境考古專業委員會等編,《環境考古學研究(第五輯)》,2016年(獨立作者);
3、《良渚文化巨觀聚落研究》,《考古學報》,2014年1期(獨立作者);
4、《良渚文化微觀聚落研究》,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等,《古代文明(第12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獨立作者);
5、《略談良渚文化的宗教》,山東大學東方考古研究中心,《東方考古.第11集》,科學出版社,2015年(獨立作者);
6、《從社會到圖像——商周獸面紋涵義再析》,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夏商都邑與文化(二)--紀念二里頭遺址發現55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4年(獨立作者);
7、《山東薛河流域區域系統考古調查簡報》,《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 2015年3期(獨立作者);
8、《山東薛河流域古今聚落的對比研究與啟示》,《聚落考古通訊.一》,201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南方文物》,2020年5期(獨立作者);
9、《城鎮化進程與對基層考古人員的影響》,《中國文物報》,2017年1月13日(獨立作者);
10、《良渚文化玉器產地的綜合分析》,《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7年7期(獨立作者);
11、《古代陶器產地分析的理論探討與技術分析》,北京聯合大學考古學研究中心,《早期中國研究(第3輯)》,文物出版社,2018年(獨立作者);
12、《雄安新區考古調查的若干方法與聚落理念》,《中國文物報》,2018年2月23日(獨立作者);
13、《我國田野考古的發展歷程與大賚店遺址的發掘》,《華夏考古》,2018年3期(獨立作者)。
14、《良渚文化玉器工業初探》,山東大學東方考古研究中心,《東方考古.第15集》,科學出版社,2019年(獨立作者);
15、《雄安考古中的雄安質量》,《中國文物報》,2020年4月17日(獨立作者)
16、《課題意識引導下的田野工作——壩上地區史前遺存調查及興隆遺址發掘項目的策劃與實施》,《中國文物報》,2020年12月18日(第一作者)
17、《河北康保縣興隆遺址2018-2019年發掘簡報》,《考古》,2021年1期。

科研項目

2010-2011年承擔ACLS(美國學術聯合會) /Luce基金,“海岱地區史前白陶產地研究”項目 (項目負責人);
2012-2015年承擔中國國家博物館等,“山東滕州薛河流域考古系統調查報告”編寫與出版項目(主編);
2013-2014年參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大賚店遺址發掘”項目(執行領隊);
2015年至2019年承擔中國國家博物館等,“河北壩上地區新石器時代遺址調查與興隆遺址發掘”項目(項目負責人、領隊);
2017-2018年 參與河北雄安新區聯合考古隊,“雄安新區考古調查及啟動區考古試掘”項目(分領隊);
2019年參與中國中建設計集團等,山東薛河流域文物保護(遺址公園)規劃項目(學術顧問);
2017年起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 “冀西北地區新石器時代早中期的文化演進與生業經濟研究”項目(項目負責人)。

獲獎情況

2018年主持的河北省康保縣興隆遺址發掘項目入選2018年度中國重要發現;
2018-2019年主持的河北省康保縣興隆遺址發掘項目入選2020年“考古中國”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